中工网讯 9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总工会开展“杭杭出状元·临听匠心”2025年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以青春为幕、以匠心为灯,将“三个精神”融入深情而铿锵的时代课堂,讲述劳动创造传奇、匠心照亮时代的杭州故事。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总工会主办,临安区总工会承办。全市劳模工匠代表、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邀请不同行业的劳模工匠代表作为“辅导员”,讲述“情在匠心”“技在匠心”“智在匠心”三节课,通过劳模工匠在各个领域创新创业的故事,生动展现“三个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代表民生实业的“情在匠心”环节,两位劳模工匠代表——杭州日报记者郑莉娜与杭州华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工邱云展开对话。“邱云您好,您在生产一线工作了快25年,有什么可以向我们年轻职工分享的吗?”“我一直坚信,只要学好技术,苦练本领,就能成就美好人生。”从一名电焊工学徒成长为劳模工匠,邱云始终秉持对工作的热爱、钻研和敬业,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和邱云与郑莉娜一样,杭州的劳模工匠们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精一行”,一支笔、一根线、一个零件、一次改变,都是厚积薄发的创新,更是各行各业匠心的体现。
在代表文旅共富的“技在匠心”环节,浙江省乡村工匠名师、天目工匠罗云妍向大家分享了她的创业经历。“走出大山是为改变命运,回归大山是为改变家乡。”2017年,罗云妍返乡创业,先后打造民宿,组建乡村绣娘队伍,带动周边居民增收。她在天目匠心馆里开创的工作室不仅让更多村里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也让工匠精神、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在罗云妍等匠人们的带动下,村民们从“旁观者”成为“主理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科技交融共生的沃土。在代表科技创新的“智在匠心”环节,杭州数字工匠张昕婵讲述了她从三尺讲台到一线车间的跨界之路。“数字工匠是融合传统工匠精神与数字时代创新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张昕婵在这条跨界之路上,带领团队逐步掌握全新工具,攻克技术难关,圆满解决了从传统生产到数字化转型的难题。而她的成长经历,正是数字工匠作为“技术翻译官”,打破领域壁垒,重组技术基因,让一线创新从“个人技艺”进化为“行业标准”的生动写照。
在活动现场,杭州劳模工匠宣讲员线上专题学习班正式启动。本次学习班由杭州市总工会与中国工人出版社联合策划,是“职工之家”APP的“学习强会”系统内首个专为劳模工匠宣讲员打造的培训班,也是杭州在探索“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创新实践中的又一次重要迈进。同时,第四届“天目工匠”也正式发布。
活动最后,国家级技能大师、杭州工匠叶金龙带着他的四位徒弟一同上台,寄语广大学子和年轻职工:“无论走向什么岗位,都要秉持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精神,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王钰哲)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