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钱,不一样的“含金量”。 对体制内朋友来说,养老金、公积金、职业年金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是多少金额。
因为不是所有单位都会主动将工资条发给了员工,所以有一些人还是比较懵懂的。
即便有些看到工资明显的人,也会有诸多的疑问,今天就说一说缴纳基数的比例。
比如,这三者缴纳比例是不是一样?
到底哪个交得更多、对自己更划算?
其实这“三金”的缴纳逻辑、比例标准不完全相同,咱们九月看看各地的真实数据。 首先得明确一点。
三者的缴纳比例不仅计算基数的规则有差异,不过单位和个人的缴存比相对统一。
咱们先从“基数”这个基础说起。
大家的工资只有一个,而且是相对固定,但计算的细节是有区别的。
养老金的缴费基数,是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而且有明确的上下限。
下限通常是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上限是300%。
比如2024年的养老金缴费基数。
北京的下限是6821元,上限35283元。
上海的下限是7310元,上限36549元。
公积金的基数和养老金类似,也是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但下限更低。
很多地方直接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算。
职业年金的基数则和养老金基本一致,都是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基准,没有单独的上下限,跟着养老金的基数走。
这是三者基数最核心的区别。
公积金基数下限可能远低于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而职业年金和养老金基数基本“绑定”。
再看最关键的“缴纳比例”,这才是决定三者金额差异的核心。
先看养老金。
体制内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缴纳比例是一样的,只是体制内基数不会按照下限交。 然后是公积金。
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的体制内单位,大多按12%的比例交。
中西部省会城市体制内比例也多在10%—12%。
最后是职业年金。
这是体制内专属,相当于补充养老金。
对比下来,公积金和养老金通常更高,职业年金相对低一些。
但如果看“单位缴纳部分”。
养老金的单位比例(16%)最高。
其次是公积金(5%—12%)。
最后是职业年金(8%)。
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缴纳基数是一样的。
公积金的与以上“两金”不一样,不过好在公积金可以查询到,但是不要公积金基数反推职业年金金额,可能高也可能低些。
以某一级科员为例,公金积的缴纳基数是7000元,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是5718元。
特别说下住房公积金是“可提取”的,在某种条件下相当于“活钱”,而养老金和职业年金要等到退休才能领,是“长期储备”。
另外,医保基数不与个人工资挂钩。
医保是按地区平均工资统一计算,这导致低收入职工的医保缴纳基数可能高于实际工资,高收入职工则可能低于实际工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