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新 牛凌云 吴阳
“打耳洞”是美容外科一级项目,应当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美容机构中,由专业执业医师在符合标准的环境内规范操作完成。实际生活中,少数既不具备提供医疗美容服务资质,相关从业人员也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生活美容机构,却提供起了“打耳洞”服务。
今年6月3日,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就收到了群众反映,称其16岁的孩子到一家生活美容机构打耳洞,因机打穿透过程中消毒不到位,出血过多,孩子耳洞位置长时间发炎红肿,不得不去医院做了微创手术。
收到线索后,检察官立即到辖区生活美容机构走访,确认上述情况属实。不仅如此,检察官还发现辖区部分生活美容机构在显著位置悬挂“微整”“纹身清洗”“无疼穿耳”等医疗美容广告宣传口号,严重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随后,唐河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美容行业的虚假广告、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等行为的监督管理。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迅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生活美容机构违规“打耳洞”行为开展调查处理。对于线上线下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行政机关督促经营者改正,通过发布《医疗美容防欺诈风险告知书》、讲解相关案例等方式,对经营者进行普法。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相关行政机关已摸底排查生活美容机构500余家、下架涉虚假广告60余条,对41户经营者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注销7家、立案调查3家。近日,唐河县检察院和相关行政机关经回访,确认相关问题已整改到位。
来源:检察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