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你知道吗?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台湾也在等待统一。可那片15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至今还在俄国手里。
割让与租借——一字之差天壤别
1898年英国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租期九十九年,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期满。
根据海牙国际和会1899年7月29日制定的《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规定,殖民地是指被无理侵占地区,完全丧失主权。而香港,却是依条约租借,这就是关键。
1858年5月28日,瑷珲城内。大清黑龙江将军奕山和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签订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割让和租借,一字之差决定命运。
香港是租来的,租期到了要还。澳门名义上也是租的,葡萄牙人心里明白。可俄国拿走的土地是永久割让,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法理上的差异,成了后来收复难易的根本原因。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奉命谈判的恭亲王奕䜣求和心切,卑躬屈膝地请求沙俄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调停。这一跪,跪掉了100万平方公里。
1860年11月14日,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
更令人愤慨的是,按照《中俄北京条约》第一条对属俄土地是边界线正北,正东方向的规定,被割让的领土只有外东北南北两部分,外东北中部一大块有《中俄尼布楚条约》确认的约三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岛屿和大片海域并没有被割让出去,仍是中国领土。
可惜的是,法理上的模糊给了俄方钻空子的机会。
战略价值的诅咒——越重要越难要回
香港对英国来说,说白了就是个贸易中转站,澳门对葡萄牙的意义也差不多。这些地方重要,可替代品总是有的,新加坡可以替代香港,其他港口也能承担澳门的功能。
可外东北对俄国意味着什么?
那里有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思是"征服东方",这个名字就说明一切。没了这个港口,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往哪里停?
那里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站,这条铁路是俄国的生命线,连接欧洲和远东,没了外东北,铁路修到哪里去?
那里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黑龙江流域的肥沃土地,能养活多少俄国人?当地的木材出口,给俄国赚了多少外汇?
越是战略要地,越是不会轻易交还,这是地缘政治的铁律。
香港对英国来说是锦上添花,外东北对俄国来说是生死攸关。你让英国人放弃一个远东贸易港,他们心疼但能接受。你让俄国人交出通往太平洋的门户,他们会跟你拼命。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片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城市和工业基地。海参崴成了俄国远东最大的港口,伯力成了重要的工业中心。数百万俄国人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人,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乡。
地缘价值越高,收回成本越大,这是历史的残酷逻辑。
实力对比的现实——弱国无外交的铁律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铁娘子刚刚在马岛战争中击败阿根廷,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可面对中国收回香港的坚定决心,她也只能接受现实。
英国已经不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了。
二战后的英国国力衰落,到了80年代更是捉襟见肘,维持一个远东殖民地的成本太高,收益却在递减。况且新界租约到期,没了新界,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也守不住。
葡萄牙的情况更不用说,这个昔日的海上霸主早已风光不再,连维持澳门这个小小飞地都力不从心。
可俄国不一样。
即使苏联解体后最虚弱的时期,俄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些土地已经完全融入了俄国的行政体系和社会结构。
当地居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迁徙和融合,早已俄化,你要收回这些土地,等于是要把数百万俄国人赶出家园。
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实力的游戏,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再合理的要求也是空谈。
中国收回港澳,是在改革开放带来国力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实现的,经济实力的增强,让中国有了和英葡两国平等对话的资本。
可面对俄国,中国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两国有着4200公里的共同边界,在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现实政治的考量往往大于历史情感。
国际法的无奈——既成事实的法律效力
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了中俄边界。那时候的中国是康熙盛世,俄国还是个二流国家,条约规定黑龙江流域基本属于中国。
可历史没有如果。
1840年后,中国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长期处于风雨飘摇、政局不稳的局面,饱受列强凌辱,此时,直接与中国接壤的沙俄是获利最多的一个国家。
特别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期间,沙俄正是利用清朝政府内外交困之际,强迫中国签订了割让土地最多的两个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
趁火打劫,兵不血刃,这是俄国外交的经典手法。
现代国际法对于历史条约的处理,有着复杂的原则和惯例。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一旦生效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使是不平等条约,如果已经执行了很长时间,也可能产生既成事实的法律效力。
2001年7月16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条约第六条涉及边界问题,实际上确认了现有边界的合法性。这意味着历史争议的正式结束。
2004年10月,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就东段边界争议地区达成最后协议。中俄划界虽已尘埃落定,但两国学者的学术之争并未完结。
法理上的争议永远存在,现实中的边界已经确定。
香港回归有《中英联合声明》,澳门回归有《中葡联合声明》,这些国际文件为两地回归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台湾问题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确认台湾必须归还中国。
可中俄边界问题缺乏类似的国际法律文书支持,相反,一系列双边条约都确认了现状的合法性。
国际法是强者的游戏规则,弱国只能接受现实,强国才能改写规则。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些区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行政建制和人口结构。海参崴有几十万居民,伯力也有几十万人口,这些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乡。
任何改变现状的努力都将面临巨大的实际困难。
历史不能重来,现实必须面对,中国收回了港澳,等待着台湾回归。至于那些被俄国拿走的土地,也许只能成为永远的痛。
这就是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赢家通吃,败者买单。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新中国外交历史回顾》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网:《中俄边界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的重大意义》
北京政法网:《历史上的今天》系列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