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国虽然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攫取了外东北地区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它的侵略野心仍不满足。就在八国联军向京津地区进发之时,俄国又单独派出十几万大军,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东北地区。当时的清朝接近崩溃,根本无法抵抗,因此东北全境很快就被俄国人控制。然而,俄国后来却撤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俄国出兵
一直以来,沙皇俄国在远东地区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拥有一座优良的不冻港,经过一番“考察”后,他们将旅顺视为最理想的地方。因此在甲午战争后,俄国强租旅大,并通过修建铁路,逐渐将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组建联军,俄国对此事非常积极,他们还想利用这个机会,实现其占领东北的野心。
当时,俄国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公开叫嚣出兵东北,将其“变成第二个布哈拉”。1900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命令,在外东北地区集结兵力,进入战争状态。7月31日,俄国的四个兵团,共计11.6万人,悍然入侵东北地区。虽然部分清军英勇抵抗,但仍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到了10月3日,俄军进入盛京(今辽宁沈阳),至此东三省全部沦陷。
二、拒绝撤兵
此时的俄国鉴于东北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列强的态度,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占领东北地区,于是他们想要通过保留清朝东北地方官员,将他们置于俄国的监督、管理之下,然后逐步将这里变成其殖民地。而东北毕竟是清朝的发祥之地,努尔哈赤、皇太极的陵寝都在这里,因此并不愿意放弃,于是与俄国进行长期的交涉。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朝与俄国在东北撤兵问题上仍然未能达成一致。其实,俄国人根本不愿意撤退,比如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就说过这样的话,全部撤兵“标志着俄国在远东的失败”。不过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英、日同盟的建立,更是让俄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在1902年4月,俄国终于在《交收东三省条约》上签字。
三、被迫撤兵
俄国的第一批军队如约撤退,可是到第二批的时候却出了问题!1903年4月,俄国突然向清朝提出七个条件,其实质就是想独霸东北地区,并将蒙古纳入其势力范围,同时不允许其他国家插足。在遭到清朝拒绝后,俄国彻底撕毁《交收东三省条约》,并且重新占领盛京等地。清朝委曲求全,不敢招惹俄国,但有些国家坐不住了,这就是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后,也踏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制定了大陆政策,将侵略目标锁定到了朝鲜半岛以及东北地区。因此,日本与俄国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1904年,日本偷袭俄国驻旅顺舰队,日俄战争就此爆发。最终俄国战败,灰溜溜地退出了东北地区。然而,刚走了“北极熊”,又来了“东洋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