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中医古籍《石室密录》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旨在使这部珍贵的中医古籍更加贴近现代读者,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受益于其中的中医智慧。希望通过翻译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古代医学与现代人群,让中医之道得以传承与发扬。文中提及的药方与方剂,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应用,请务必查阅原著并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卷四(御集)
清治法
论脉燥
天师说:清治法,指的是在治疗时既不能使用寒凉的药物,也不能盲目采用温补的方法,而是应该选择清平的药剂,因此得名“清治”。
这类病症,往往是由于肺气的燥热所引起。一旦肺金之气变得干燥,就可能引发意外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演变成肺痿、肺痈等严重病症。燥到极致就会生火,按常理似乎应该使用凉药来降火。
但为何在这里不能使用凉药呢?因为肺位于人体的上部,如果用凉药来寒凉肺部,药物可能无法迅速到达肺部,反而容易流向脾胃。这样一来,肺部的热邪没有去除,脾胃却可能因为寒凉而变得虚弱,进而导致腹泻。长期腹泻会使脾胃失去生机,脾胃功能受损,又如何能滋养肺金、补益肺气呢?因此,不如采用清平的药物,平和地补益脾胃,同时清除肺部的燥热,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药方如下:元参三钱、麦冬五钱、桔梗一钱、天门冬一钱、甘草一钱、紫菀一钱、款冬花一钱、贝母一钱、苏子一钱,水煎服。(注:此方可称为“清肺益气汤”。)
这个药方全部由清平的药物组成,是专门针对肺部燥热的有效方剂。长期服用,既不会使脾胃受寒,又能滋养肺金,自然就不会发生肺痿、肺痈等病症了。所以,如果有人长期咳嗽不止,就应当恭敬地服用这个药方,千万不要被一些时下的庸医所误导,错误地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
张公说:清治法的药方确实非常巧妙,我无话可加,因此不再提供其他药方。
来源:《石室密录》(清·陈士铎)
翻译:小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