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一苗千金难求”到“不足一杯奶茶钱”

0
分享至



2020年5月18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护士展示国产HPV疫苗。 新华社发

尝试推动新政策的过程里,钱从何来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在“用钱换健康”的公共卫生领域尤为明显,投入在预防的资金,可能十至二十年才能看到效果,他们必须找到办法、创造条件,说服财政、说服决策者。

帮财政找钱

地方大规模采购加之市场竞争产生以量换价的效果,原本昂贵的HPV疫苗价格一路下跌。

2019年讨论HPV时,中国的国家免疫规划已经12年没有再进行任何实质性新疫苗的扩容,整个体系还维持着2007年确定的预防15种疾病的格局。这背后需要跨过多个实际难题,比如财政是否愿意出钱、是否有稳定的货源、价格足够有性价比,以及是否会优先考虑流感、水痘等当时呼声更高的疫苗。刚刚在国内获批上市三年的HPV疫苗价格高昂,很难奢望得到政策关注。

2023年开年,国务院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专门提出要促进HPV疫苗接种,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服务,探索多种渠道支持资源不足地区适龄女孩接种。政策文件留出了探索空间,但并未明确免疫规划是否调整。

在决策体系之外,公众对国家政策的期待也在升温。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负责疫苗传播倡导项目的石文静注意到,那段时间,无论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相关建议,还是最新的科研成果都会登上热搜。学界内部,也开始大量讨论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的可能。

但在当时,一个无法回避也颇受业内关注的焦点就是财政的态度。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和注射器购置费用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接种服务等工作经费由各级地方财政承担。这种情况下,对免疫规划的讨论总是会被引向钱的问题。“主要依靠财政补贴的方式,也就决定整体投入的大幅提升受到限制,造成很难把一些造价更高、价格更贵的新疫苗,及时纳入免疫规划目录。单纯依靠财政扩容免疫规划的空间非常有限。”一位国家级政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近期的一场论坛上谈道。

学界也找出了一些可能的方案,试图展示给决策者。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是,随着出生人口急剧减少,免疫规划的目标人群从2016年的1883万人骤减到2022年的956万人,未使用的资金积累下来,可考虑将之重新分配用于增加疫苗种类。另一种思路是调整筹资结构,参考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混合支付方式,通过统筹财政、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慈善捐赠等多元化渠道为疫苗筹资,同时借助市场机制以量换价促使疫苗大幅降价。

部分方案也确实就是之后的走向。继厦门万泰后,云南沃森的2价HPV疫苗在2022年获批上市,国内市场正式形成了两家国产厂商供货的局面。地方的大规模采购加之市场竞争产生了“以量换价”的效果,原本昂贵的HPV疫苗价格一路下跌。2022年,万泰生物中标广东省民生工程时的价格还要329元/支,到2024年8月的山东采购时,沃森开出了27.5元/支的低价,被媒体形容为“不足一杯奶茶钱”。采购成本的大幅降低令疾控系统都感到惊讶。

而后,“一苗难求”的故事转向另一个方向。几年下来,补种HPV疫苗的需求逐渐得到释放,市场降温让曾经将大量疫苗调往中国的外企,开始转回其他地区。HPV疫苗不再是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在内部和公开的交流中,疫苗厂商开始表态支持进入免疫规划。这块拼图即将完成。

  和历史欠债赛跑

有人将之形容为“大礼包”,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份应有的公共责任。

在公费接种HPV疫苗一事上,2020年的鄂尔多斯是突破性进展,但也只是一小步。

等待国家免疫规划的日子漫长又平静。

2025年4月19日,疫苗与健康大会在武汉举行。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发言时说,未来将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按照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化。其中一个方向是研究新增疫苗的种类,国际普遍共识的、疾病负担重、成本效益高、疫苗产能满足需求、财政可负担的,要尽快增加进来。这是几年来官方对免疫规划即将扩围新疫苗最直接的信号。HPV疫苗几乎满足了所有前提条件:有两家国产厂家生产供货充足、价格低廉符合经济效益,且“HPV感染所致疾病治疗支出成本远超接种疫苗的预防成本”。

再之后就是9月11日的“措手不及”。沈洪兵突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今年国家还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有人将之形容为“大礼包”,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份应有的公共责任。此前曾有研究预测,HPV疫苗的延迟接种已经影响了数以千万的女孩,她们中的一部分将直面宫颈癌的风险。现在随着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未来呈现出另一种可能:中国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彻底消除宫颈癌,数以百万的女性将免于宫颈癌的困扰,人们不再因此而死亡。

这不仅是统计数据的稳中向好。正如世卫组织西太区主任Saia Ma‘u Piukala博士在今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所说:“宫颈癌每年夺走全球超过35万名女性的生命。她们不仅仅是数字。她们是母亲、女儿、姐妹和朋友。她们是我们家庭和社区的核心……这种痛苦可以避免,我们拥有工具,我们不是等待科学进展,而是等待行动。”

不过,现在还没到“干杯”的时候。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只是终结宫颈癌的开始,免费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何说服适龄女生接种确保接种率达标?如何为最边远的乡村供给产品?如何做好接种服务?如何为错过接种机会的女性提供补救措施?更关键的是,继乙肝疫苗和HPV疫苗之后,如何将下一款疫苗及时、公平提供给有需要的公民?

如果从这个学期开始接种,疫苗能保护的大概是即将步入中学的女生们,而从大范围预防到观察到宫颈癌发病率降低还需要15-20年时间。“那么多妇女没能赶上最佳接种时机,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开展筛查的国家来说,只能接受这20年间妇女健康付出的代价。但我们中国等不起。”乔友林说,“张银银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认为应该像鄂尔多斯那样,补种到30岁,把这个历史欠账补上。”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感谢所有为本报道提供帮助的人士。部分内容参考人物杂志、财新周刊、盖茨基金会公众号、新京报、乐天行动派、健康报、每日人物、新华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经济观察报相关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1820文章数 35856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