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 讯 员 汤昕悦
本报讯 “太好了!真是方便又安全,去公园少走了很多路!”“这个门一开,我就能穿过桥下直接到公园去散步,省了十分钟脚程呢!”“谢谢社区,这个门开得真是灵光!”近日,市区新秀苑小区迎来一件“喜事”,居民们纷纷鼓掌庆祝,几位阿姨更是兴奋地掏出手机,定格下这一瞬间。
当天,南湖区新嘉街道花园社区联合新嘉街道城建办、温暖嘉物业、新秀苑业委会举行便民门开通仪式。随着崭新的铁门徐徐开启,原本被绿化带隔断的桥下步道终于与小区连通。
据了解,新秀苑小区共有780户居民,居住的以老年人为主。平日里,这些老年人喜欢前往嘉北粮仓公园散步休闲。新秀苑与该公园仅隔一条越秀路,直线距离不过20多米,然而由于小区开门方向的限制,居民前往公园并不便利——从小区北门前往公园需绕行较远路程,从西门前往则需横穿马路,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这扇门凝聚着多方心血!”新秀苑小区业委会主任陆陈伟激动地说,“记得第一次和社区提需求时,我心里其实特别没底,觉得这项工作大概率难以完成,没想到这个愿望如今真的实现了。还记得在工程实施阶段,师傅们顶着烈日反复测量,为保障夜间通行安全,还专门在桥顶安装了暖光灯带。”
便民门的顺利开通得益于“红色管家”的引领和三方协同机制的高效运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花园社区的“红色管家”们通过大走访深入调研、实地勘察,发现居民们对于开放边门的呼声很高。
在了解到居民们的迫切需求后,从6月开始,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坐在一起,同时借助政协微协商议会、人大代表“季记相约”等契机,一次次地商讨方案,一遍遍地对接细节。
“开门”看似是一件小事,背后却涉及诸多工作。怎么开放?电线管道如何铺设?安全问题如何保障?温暖嘉物业项目经理吴月展示了手机里的工作日志:“从6月到8月,我们开了5次协调会,光是电线管道就重新铺了三次。为确保24小时通行,特别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为确保河岸边通行安全,新嘉街道城建办安装了更为稳固的不锈钢扶手。”
经过一个多月的“微改造”,终于把“绕路难题”变成了“出门即达”的便利。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清红感慨地说:“这扇便民门的开通不仅连接了小区与公园的通道,更是三方联动、服务居民的连心门,是我们新秀苑小区提升居住品质、展现新面貌的幸福之门。”
花园社区以“红色引擎”驱动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聚焦群众的“微”需求、社区治理的“微”细节,将治理难题转化为民生暖意,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推动小区治理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效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