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听说过“假扮女友”,万万没想到,现在连子女都有“假扮”的了。
这几天,“辽宁大连小伙子给丁克老人当假儿子月入过万”的新闻,一下子冲上了热搜,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具体情况是这样。
辽宁大连的阿凯(化名),是一名退伍军人。
从部队回来之后,他跟自己的几个战友组建了一个“雷霆团队”。
最开始,他们承接一些反家暴,护送老弱病残的委托。
这些项目一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有一种铁汉柔情的既视感。
然而,今年一次偶然的客户询问——能不能帮忙去看看我家里的老人?
这个业务,让他们团队从此转型,从“硬汉打手”直接转变成“温柔孝子”,从此开启了他们团队业务的第二春。
他们的客户,大多是空巢老人。
他们的儿女,要么远赴他乡,无法照顾老人,要么就是年轻时做“丁克”,根本没有儿女。
因为年老失能、无人照顾,阿凯团队刚好弥补了这个空缺,需求量急剧增加。
他们团队的业务既有趣又实用:
有时候他们是提供情感陪伴的“好孝子”。
日常接送老人回家,定期看望空巢老人,陪他们聊聊天儿、说说话,缓解了老人们的孤独感。
有时候,他们又是给老年震慑场面的“铁汉子”。
他们会假扮成丁克老人的“儿子”将他们送到养老院,身材魁梧的他们往那儿一站,就是活字招牌,谁都不敢欺负那个老人。
退伍军人当老人们的“外包儿女”,给他们送温暖、送陪伴、撑场面,这种业务模式一经曝光,在网上掀起了极大的声浪。
评论区里有人大力赞同:
既不用自己生孩子,老了以后还不怕受欺负,一举两得。
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认为这是一种欺诈行为,更尴尬的是,要是跟别人“撞儿子”了怎么办?
尽管网上的声音甚嚣尘上,但阿凯团队的生意却越来越红火。
短短几个月,阿凯团队就从9人发展至一千多人,业务覆盖了全国各地。
他们的单次收费从500到2500不等,根据服务的时间长短和内容,价格会有所浮动。
价格不低,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这个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外包儿女”的服务,与其说是花钱请人叫爹,不如说是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极度需要。
他们需要年轻人提供亲情的陪伴,需要他们作为子女对其他人的震慑。
丁克老人、失独老人这些特殊群体,他们没有子女作为依靠,在养老院或社区中更容易处于弱势地位,受到冷落,欺辱,这些都是常事。
所以,很多人到老了才会幡然醒悟:
不管你曾经多么富有,多么辉煌灿烂,当你变老变弱,没有子女依靠的时候,你的命运,只能是任人摆布。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年轻的儿女,是他们在老年生活的依靠和全部保障。
抖音上有个博主,分享过一个老人的真实经历。
老人是广州本地人,年轻的时候做点小生意,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孩子,就这样快快乐乐地活了几十年。
到了不能自理的年纪,他找了一家高端的养老院,但养老院的人知道他无儿无女之后,对他的照顾很是冷漠和怠慢。
有时候拉裤子了很久都不给换,就让他穿着冰冷邋遢的裤子在那里坐上一整天;
有时候喊半天护工也没人回应,他只能在绝望中一遍又一遍地寄希望于他们良心发现,过来看看他。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从一开始对养老院信心满满,到油尽灯枯,对生活没有了一丝盼头,最后离世。
这其中,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心酸。
试想,要是他有个亲生儿女,时常过来看望,照顾不周就马上投诉,养老院还敢这样肆无忌惮地对待他吗?
试问,要是他有一个亲生儿女看到自己的父亲被这样对待之后,马上把事情闹大,养老院还敢这样明目张胆吗?
养老院,服务的对象其实并不是老人,而是老人背后的年轻人。
看过一个视频,南京一个养老院的阿姨说出了一个事实:
在养老院,没有子女做后台,护工还是会欺负你的。
人家不是看你的钱,而是看你背后有没有人。
你电话一打,子女就来了,那他们自然不敢动你。
年轻人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他们倾斜,而所有阶层都会对年轻的人有所忌惮。
所以,当你老了你会发现,别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的背后是否站着年轻人。
或许有人会说,不住养老院,自己独居呢?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独居老人遇到的困境,只会比养老院的老人更多。
2009年,上海一名老人死在家中,然而,她的尸骨整整两年之后才被人发现。
2024年,四川一位老人在自己家中去世,直到半年后,才被邻居发现,打开门的时候,老人的尸体已经严重腐化,惨不忍睹。
新华网就曾报道过,在北京,多家殡仪馆都存放着多具遗体无人认领,这些遗骨,最终只能由政府出面火化或埋葬。
这还只是死后无人问津,人一旦衰老之后,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一个65岁的老人去租房,可是她找了20多家中介,都拒绝了她。
甚至很多人表示:房子宁愿空着,也不愿意租给老人。
为什么?
这里面有很多想象不到的麻烦。
在房子里磕了碰了,谁负责?
在房子里病了死了,房子岂不是就变成凶宅?
老年人不交房租,能不能把她赶出去?要是往地上一躺怎么办?
房东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所以干脆拒绝。
所以有时你会发现,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衰老只是最小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自己要不要子女都无所谓,可是当爽完了几十年,当青春退散,苍老袭来的时候,他们将面临的是“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的凄凉晚年。
来看一组数据吧。
截止到2024年,中国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数有3.1亿人。
这个数量,可以说是相当庞大。
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而年轻人现在普遍不想结婚生子,少子化的现象愈发严重。
据相关统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可能会达到4.87亿,占到总人口的40%,而与之匹配的年轻人却仅有20%。
现在年轻人比较多,你花钱还可以请到“外包子女”,可是当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你还能请到吗?或者说,花钱能请到的“天价”你出得起吗?
每个人都会衰老,但在人口老龄化的这场浪潮中,我们都无法独善其身。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在这场危机中活得轻松一点呢?
第一,谨慎丁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考虑生孩子。
年轻的时候,做丁克是很潇洒。
但这个决定带来的影响,却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知道。
伴侣中途反悔,而你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孕育;
无儿无女被人算计吃绝户;
住进养老院,谁都可以骑在头上……
当这些困境真实地压在身上的时候,衰老的你根本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有人说,生个孩子现在负担重,压力大,付出太多。
我想说的是,人啊,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什么意思呢?
当年我们觉得房子太贵买不起,现在跌成什么样子了?
当年我们觉得上大学难如登天,现在扩招成什么样子了?
少子化的社会来临时,恰恰是生孩子性价比最高的时候。
工作、学业、社会化资源,都会向着那少数的孩子倾斜。
他们的人生,一定比我们现在要光明远大得多,因为“少子化”,他们是被全社会托举的一代。
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说:在当前社会,生孩子是最好的投资。
不一定全对,但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你投资房产,房子跌成这个鬼样,你投资股市,股市把你当成韭菜。
而如果你自己原生家庭很好,又会教育孩子,那么多生几个确实是很好的投资,它带来的回报,远远超出股市和楼市。
做投资就一定要和大部分人逆着方向,那个超生的年代,少生你就赚了,而现在这个“少子化”的年代,你多几个孩子会让所有人艳羡,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和现在无法比拟的。
有人可能会说,那生出来的孩子成了白眼狼,岂不是白搭?
仔细想想,以我们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已经传递给孩子的基因,养出白眼狼的概率还是很小很小的,你自己性格怎么样,孩子大概率就会怎么样。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催大家结婚生子。
而是说,如果你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也有这个想法,那么多生几个孩子,在将来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如果真的不想生孩子,那么赚足够多的钱存起来。
很多人说,人老了,有钱傍身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人老了之后用钱的地方很多,请护工要花钱,看病要花钱,出趟远门要花钱。
就拿上面的“外包儿女”来说,有钱的老人可以雇佣别人来给自己撑场面,没钱的老人只能在养老院任人欺凌。
就是这么残酷。
这个规律,在亲戚朋友面前同样适用。
有钱的独居老人,亲戚朋友会“抢着”照顾,因为想着你走后,继承你的遗产。
但没钱的老人,几乎无人问津,死在外面都没人知道。
所以,年轻的时候,不要挥霍,多存下一点钱,尽量让自己老了之后能“保值”一点,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人口老龄化的浪潮终将席卷每个人的生活,但危机中往往蕴藏着转机。
具体将来会怎么样,都取决于你今天的决定。
PS. 碎片化时代,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继续创作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