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菏泽市“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人防工程建设领域)专场,邀请市国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 布 人
周继忠 菏泽市国动办(人防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郑 克 菏泽市人防工程服务中心主任
李 伟 菏泽市国动办(人防办)人防管理科科长
黄贤方 菏泽市国动办(人防办)人防管理科副科长
主 持 人
晁 岑 菏泽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
发布会内容
完善的防空体系是提升人防工程实战效能的基础。市国动办围绕“全域覆盖、重点突出、衔接顺畅”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市人防体系不断优化。
强化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础上,市国动办组织编制了《菏泽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为我市人防工程建设绘就“总蓝图”。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的协同,在城市总体规划、片区开发规划编制和新建项目审批中,严格落实“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要求,实现人防工程与项目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切实筑牢城市地下防护体系。
为持续优化人防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市国动办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人防工程建设包容审慎监管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从人防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质量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4个环节提出14项包容审慎监管措施,覆盖人防工程建设全周期。将人防规划方案审查时间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备案申报材料由6项减至4项,实施容缺受理报监申请和容缺备案。一年来,累计推动10.02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开工建设,13.7万平方米人防工程投入使用。
针对人防工程建设周期长、整体验收慢的问题,积极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探索推行分段验收机制,推动已建成部分尽快验收投用,方便群众生活。目前,全市人防工程总竣工面积达145.82万平方米,在建规模307.45万平方米,人均防护面积稳步提升。
践行“平战结合”方针,发挥人防工程平时功能,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市国动办立足人防工程地下空间资源,探索多元化平时利用模式,推动战备资源服务社会、惠及民生。
针对城市核心区、商圈、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积极推进人防工程与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融合,大力建设人防停车场。在新建住宅小区、商圈及单建人防项目中,人防工程平时优先作为停车场使用。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单建人防停车场8个,提供停车位2484个,有效缓解了周边交通和停车压力。
结合城市便民服务需要,探索将部分人防工程改造为“地下便民空间”。在居民区周边,利用单建人防工程开辟纳凉点,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夏日休憩场所;同时设置应急科普宣传区,通过图文展板普及防空防灾知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能力,使人防工程成为城市便民服务的重要补充。
立足本市实际,引导人防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撑,用于建设健身馆、游泳馆、球类场馆、餐饮商铺等设施。在丹华园和人民广场打造地下商业综合体,便利周边居民生活。在曹州牡丹园人民广场东侧建设菏泽市国防动员宣教体验馆,展示人防历史与防空知识,形成集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场所。该馆已接待参观、研学人员10余万人次,获评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市直机关“主题党日”实践基地和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实践基地。
下一步,市国动办将继续坚持“保战备、惠民生”目标,持续完善防空体系,筑牢安全屏障,拓展平时功能,推动人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菏泽、幸福菏泽贡献国防动员力量。
来源 | 菏泽日报 记者 孔博 摄影 石新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