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欧莱雅并未局限于产品层面的比拼,而是通过 “美之道” 系列项目构建品牌独特的美学价值体系。9月14日,欧莱雅中国携手松美术馆、联动艺术家张晓刚举办的“美之道・读者与作者”沉浸式青年美育项目正式启动。在这场兼具“传播广度”“场域深度”“内容高度”的活动中,参与人员在 “读者” 与 “作者” 身份间自由切换,成为美的共创者。
这背后,欧莱雅面向全球的新理念在中国被特别诠释为“美之道”。此次活动,欧莱雅中国也让更多年轻人走进艺术、感受美、创造美。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美之道”的全新品牌语言,欧莱雅中国正在以“美之道,人人都知道”的长期价值与用户连接。
青年美育项目正式启动
9 月 13 日,张晓刚迄今最大规模个展 “读者与作者” 在松美术馆开幕。展览集中呈现近 400 件横跨 1975 至 2025 年的多元艺术作品,以 “读者” 与 “作者” 双重视角,探讨时代、艺术史与个人的深层关联。
作为 “青年美育伙伴”,欧莱雅中国携手松美术馆推出惠民举措,向所有学生免费开放展览,并于 9 月 14 日打造 “美之道・读者与作者” 沉浸式青年美育项目,通过多环节设计,鼓励公众尤其是学生在 “读者” 与 “作者” 身份间自由切换,成为美的共创者。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 “美之道·读者与作者” 活动以 “美的启迪、美的升华、美的共生” 为脉络,12 小时不间断的美育之旅节奏清晰、内容丰富。
活动清晨以松间瑜伽练习拉开帷幕,帮助参与者调整至轻盈松弛的状态,为全天沉浸式美育体验做好准备。后续环节中,欧莱雅中国特邀多位跨界嘉宾,开展 “读者与作者” 主题跨界导览。嘉宾们从各自视角出发,串联艺术与日常生活,带领参与者在张晓刚作品中,体悟 “美” 与历史文化、美好生活、社会经济、国际交流的深度交织,探索美学的更多可能。
下午的百人共创绘画环节成为活动重要转折点。百余位青年观众拿起画笔,创作心中的 “美”,从艺术的 “读者” 正式转变为 “作者”,在集体创作中碰撞灵感,真切感知 “人人都是美的作者” 的理念,实现美的共鸣与传递。
随后,“美之道沙龙” 这一核心环节由资深艺评人鞠白玉主持,艺术家张晓刚、策展人崔灿灿、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读书博主都靓展开跨界对谈。
四位嘉宾围绕 “美的启迪”“美的升华”“美的共生”,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分享被美震撼的经历及其对人生选择的影响,探讨美在绘画、策展、文学与生活中的多元呈现,强调 “追寻美是普遍平等的命题,取决于个人观念与视野”,为年轻观众带来美学、时代与个人关系的深刻启迪。
“三方联动” 打破传播壁垒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活动通过多维度、沉浸式的设计,让艺术与美走进日常生活,为青年群体搭建了探索美、创造美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美育的普及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源整合层面,欧莱雅展现出强大的 “三方联动” 能力,以自身 “传播广度” 为纽带,精准串联松美术馆的 “场域深度” 与张晓刚艺术的 “内容高度”。
在这场合作中,三方分工明确且优势互补:松美术馆拥有独特的实体场域优势,白墙、松树构成的美学空间与丰富的美育经验,为活动提供了沉浸式的物理载体;张晓刚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其横跨 1975 至 2025 年的近 400 件作品,为项目注入了高端的艺术内容与深厚的美学高度。
在此背景下,欧莱雅则凭借超 1.5 万名员工的庞大基数、广泛的消费者覆盖以及成熟的传播渠道,成为资源整合的核心枢纽。一方面为松美术馆的 “小众美育” 提供资金与传播支持,将美术馆的专业展览放大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活动;另一方面结合 “美之道” 理念,从张晓刚的艺术作品中提炼 “美的启迪、美的升华、美的共生” 脉络,让专业艺术内容更贴近大众认知;同时,通过多渠道宣传 “学生免费看展” 政策,成功打破艺术圈壁垒,让原本局限于艺术爱好者的展览,触达更多非艺术专业的青年群体,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表示:“此次依托松美术馆的场域深度、张晓刚艺术的内容高度,叠加欧莱雅的传播广度,三方联手,我们希望实现艺术与大众美育的双向赋能,助力更多人探寻‘美的答案’。‘美之道’是欧莱雅中国对这个时代‘美’的深刻解答。我们致力于通过多元的形式,让更多年轻人走进艺术、感受美、创造美,真正实现‘美之道,人人都知道’的目标。”
从 “文化绑定” 到 “用户共创”
市场观点指出,从战略维度看,欧莱雅 “美之道” 呈现出清晰的 “两步走” 进阶逻辑,实现了从 “文化绑定” 到 “用户共创” 的跨越。
事实上,在欧莱雅集团成立115周年之时,欧莱雅面向全球提出了“Essentiality of Beauty”理念,并在中国被特别诠释为“美之道”,将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美”与东方哲思中的“道”相融合。此次“美之道・读者与作者”沉浸式美育体验,是欧莱雅中国“美之道”系列实践的关键一环。
此前,欧莱雅中国便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 “美之道・循径至美” 项目,甄选 32 件馆藏珍品,以中式美学时代特征重构文物说明,并通过线下导览与线上小程序交互的创新模式,打破展览物理界限。
这一举措被认为,欧莱雅中国正在借助国家级文化 IP 为 “美之道” 定调,将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之美与品牌的科学护肤、精致妆容理念相联结,打破 “美妆 = 表面美” 的刻板认知,赋予 “美” 深厚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底蕴。
而此次松美术馆项目则完成了战略升级,从 “单向传递文化美” 转向 “双向激发用户创美”。欧莱雅中国不仅支持张晓刚个展《读者与作者》向所有学生免费开放,还设计了百人共创绘画、过期化妆品 “变废为宝” 创作等环节,让青年群体从 “听美、看美” 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 “创美” 的主动参与者。
此外,从可持续美理念的落地来看,欧莱雅中国还巧妙借助 “过期化妆品创作” 这一方式,将产品生命周期延伸至 “美学价值” 层面,把行业痛点转化为品牌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业内人士指出,欧莱雅中国正在将 “美” 的话语权从文物、艺术家转移到普通用户手中,真正践行 “美之道,人人都知道” 的目标,让品牌理念从抽象概念落地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际行动,形成更具长期价值的用户连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