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名将辈出,但是大多数名将不是擅长一对一决斗,就是擅长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真正能做到以一敌百的猛将确实少之又少。
但是少不表示没有,那么多名将之中,还是有四个人能做到以一敌百的。
让人意外的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蜀汉竟然有拥有两个人,这令人不得不怀疑:蜀汉难道走的是精锐路线?要和曹魏、东吴比质量?
这四人到底是谁?又为何能被称作以一敌百呢?咱们也不废话了,直入正题。
![]()
“忠义无双”的关羽
提起三国时期的猛将,就绕不开关羽关二爷。无他,关二爷就是三国时期的武将天花板。
什么“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别看吕布被吹得神乎其神,好像天下无敌一样。那是关二爷当时声名不显,人们不知道他的厉害罢了。
说吕布天下无敌,颇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感觉。
但是曹操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关羽乃是世所罕见的人才,于是极力笼络。
![]()
而关羽一共做了两件堪称以一敌百的事情,放眼整个三国时期,这两件事除了他,没人做得到。
这第一件事自然是“斩颜良”了。
这“斩颜良”可谓是关羽的成名作。
当时刘备和曹操决裂,刘备投奔袁绍,而关羽为了给刘备垫后,成了曹操的阶下囚。
![]()
由于曹操一直想要笼络关羽,因此关羽在曹操这边不仅没有遭到刁难,反而得到曹操的厚待。
关羽义薄云天,欠了人情自然要还的。于是和曹操约定,立下战功来偿还人情。
恰好曹操当时和袁绍已经彻底撕破脸了,袁绍的大军倾囊而出。其中袁绍的大将颜良率领上万人马攻打白马,白马告急。
为了提振士气,曹操派出关羽和张辽攻颜良。
![]()
张辽率领数千人马掩杀而来,成功吸引了颜良军的注意力。其实此战张辽是打辅助的,真正的主角是关羽。
只见关二爷手握长刀,策马而来,目标直指颜良。
沿途颜良军的士卒见状,纷纷围拢上来,想要阻拦关羽。但是关羽是什么人,他武艺高超,力气过人。一柄长刀在他手中被耍得出神入化,沿途的敌人全都被其斩杀,如入无人之境。
颜良见状,知道来者不简单,于是也策马迎了上去。
![]()
颜良毕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将,他自恃身份,于是高喝道:“吾乃袁公麾下大将颜良,来者何人,还不报上名来。吾可不斩无名之辈。”
结果关二爷懒得和他废话,就在颜良自顾自说话的时候,他手起刀落,颜良的首级就掉到了地上。他娴熟地用长刀将其首级挑了起来,拿着首级,立刻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等他走远了,周围那些颜良军的士卒才反应过来。可是没人敢去阻拦关羽。开玩笑,不说他秒杀自家主帅,单单刚才阻拦他的人就有上百人,结果无一生还。明摆着阻拦他和找死无异,自然没人敢阻拦关羽。
关羽一战成名,人们这才知道有这么一个猛人,硬是于上万敌人面前阵斩地方大将。说关羽以一敌百都是谦虚了,他的实力足以堪称“以一敌万”了。
![]()
而关羽第二次展现以一敌百的实力,则是败走麦城的时候。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关羽这辈子最大的一次败仗。
就在汉中之战刚刚结束不久,远在荆州的关羽就发动了樊城之战。此战前期十分顺利,关羽凭借“水淹七军”得以“威震华夏”。就连曹操都被吓破了胆,一个劲地囔囔着要迁都。
只可惜曹操被司马懿给好说歹说劝住了,于是转而联合东吴,一起出兵夹击关羽。
![]()
世人只知道关羽败走麦城的狼狈,却鲜有人知为了让关羽狼狈,曹魏和东吴到底派出了多少人马。
曹魏这边,领军的便是徐晃、张辽,此外还有殷署、朱盖、徐商等人。徐晃和张辽就不必多说了,都是一流武将。而后面三人,虽然不出名,但是能跟随徐晃、张辽一起围攻关羽,而且名字被记载到史书中,足以说明不是等闲之辈。
而东吴这边为首的则是吕蒙、陆逊。赫赫有名的“江东十二虎臣”也来了好几个,比如韩当、蒋钦、周泰、丁奉、徐盛、潘璋。
“江东十二虎臣”可是与“五虎上将”“五子良将”齐名的存在,虽然知名度要略逊于后者,但是实力还是有的,大多拥有一流、准一流武将的实力。
![]()
被这么多名将、猛将外加数万大军围攻,关羽还能一次次突围成功,逃出生天,就足以看出其强大。
关羽最后实际上是孤立无援,觉得愧对兄长刘备,才主动出城迎战,选择战死沙场的。关羽虽然身死,但是他斩杀的敌人前前后后加起来少说也有数百人。甚至可能有上千人。
如此战绩,纵观整个三国时期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七进七出”的赵云
和关羽一样,赵云之所以被称作以一敌百,也是因为两件事情。
![]()
这第一件自然是赫赫有名的“单骑救主”了。
这也是赵云被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挥师南下,目标直指荆州。当时刘表刚刚病逝,其子刘琮继任荆州二代牧,选择举荆州以降。
刘备早就和曹操决裂,二人已是不死不休的地步。刘琮这人不地道,你说他投降吧,好歹知会下刘备,刘备也好提前跑路。
![]()
结果直到曹操的大军入主荆州,刘备才得到消息,赶紧收拾东西开溜。
可惜为时已晚,刘备很快被曹操的大军给追上了。刘备君臣只得分头突围。等大家后来再次集合的时候,发现赵云不见了。
有人说看到赵云往曹营方向去了,张飞闻言,高呼:“我早就看那厮不顺眼了,不就是长得比我帅,果然不是什么好人。”接着就开始对赵云及其家人展开了“热情”的“问候”。
这时候刘备站出来替赵云说话了:“休要乱说,子龙与我相识多年,知根知底,他不是这样的人。”
![]()
结果不久之后赵云抱着阿斗回来了。
原来他见刘备的妻儿陷入曹操大军的围困,于是返回救人去了。
当时刘备妻儿的处境十分危急,四周都是曹操的人马,赵云就这么不管不顾,单枪匹马地冲了进去。
不得不说,赵云能位列“五虎上将”,与关羽、张飞、马超齐名,本领自然高强。只见他将一杆银枪耍得行云流水,好似千杆长枪飞舞,周围的士卒都无法近身。
![]()
就这样左突右冲,他来到了刘备的妻儿身边。
但是周围的士卒太多了,他最后只救下了阿斗。赵云抱着阿斗,杀出重围。但是沿途又遇到多股曹军,他只能一次次冲了过去。硬是杀了个“七进七出”。
等他彻底冲出曹军的包围,只留下了上百尸骸,身上带伤者更是成百上千。
这第二件事则发生在汉中之战时期。
![]()
当时黄忠已经阵斩魏军主帅侯渊,曹军士气低迷,只能勉强招架而已。曹操只得亲率大军赶往汉中。
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先行派遣一支军队往汉中运送粮草。
黄忠主动请缨要去劫粮道。结果黄忠去了数日未归,赵云担心这位老将军出了啥变故,于是带了数十骑去搜寻其下落。
结果好巧不巧的,他连黄忠的人影都没见到,却遇到了曹军前锋主力。
![]()
这下玩笑可开大了,赵云见势不妙,立刻率领手下撤退。但是还没退多远,就陷入了曹军的层层包围之中。
但是赵云硬是左突右冲,带着手下冲了出来。沿途的曹军不是死了就是重伤,竟然无人可以阻拦赵云。
赵云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明明冲出重围了,结果发现部将张著身负重伤,陷入曹军的围困之中。他干脆调转马头,再次杀了回去。硬是带着张著一起返回营地。
曹军被赵云这点人马大杀四方,自然面子上过不去,于是攻了过来。赵云采用疑兵之计,配合他冲锋陷阵,硬是击退了曹操的大军。
![]()
刘备得到消息,接连称赞道:“子龙一身是胆呀!”
从上面两件事可以看出,赵云之勇猛不输关羽。说他以一敌百那都是谦虚了,赵云明显也有万夫莫当之勇。
“孙权噩梦”张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孙权就得了一种“怪病”:当着他的面绝对不能提“十万”二字。
谁敢在他面前提“十万”,甭管多好的关系,他都要和对方急。
![]()
既然是“病”,那自然有“病根”,而孙权的病根就是张辽。
这一切还得从建安二十年说起。当时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刘备已经拿下了益州,并且在汉中与曹操开战打得火热。
孙权一看,刘备已经有了“做大做强”的迹象,而曹操原本就实力强劲,现在还在忙着攻城略地。好像就自己这边没啥动静。
虽说好不容易收回了荆州三郡,可这荆州本来就是他的,只是借给刘备罢了。
![]()
也就是说,自从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只有他孙权一直止步不前。
孙权这人是很好面子的,他爹孙坚、他哥孙策,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战绩无数,可是孙家到了他手里,就没啥拿得出手的战绩。这让孙权面上无光,于是他决定亲自领军,打一场大胜仗,来给自己撑撑门面。
思来想去,他决定攻打合肥。
之所以选择合肥,也是有说法的。早在赤壁之战刚结束那会,孙权就曾经亲率大军攻打合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最终无功而返。
![]()
孙权觉得挺没面子的,于是时隔多年,再次剑指合肥。这次,他带了十万大军,打算来个“一力破万法”,平推合肥。不承想,他却成就了张辽的赫赫威名。
不得不说,孙权选择的时机是不错的。不久之前,曹操在赶往汉中的途中,带走了合肥的大部分兵力和辎重,导致合肥仅有七千兵马。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孙权的兵力是合肥守军的十几倍,这仗还不是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孙权这边因为人太多,地方又拥挤,安营扎寨花了不少时间。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张辽率领800精骑冲了出来,目标直指孙权的中军大营。
![]()
东吴这边压根没想到对方有这胆量出城,所以毫无防备。加上当时忙着安营扎寨,场面混乱,无法迅速集结部队。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结果张辽一路杀过来,差点近了孙权的身。不过东吴这边毕竟人多势众,张辽后来还是被包了饺子。
但是让孙权郁闷的是,打了大半天,竟然还没能灭掉这几百魏军,自己这边反倒是折损了上千人。光死在张辽手中的就有上百人。
最后竟然让张辽带着数百手下全身而退。
![]()
此时吴军士气大落,攻城是没戏了。而且驻守合肥的曹军之勇猛,远超孙权的预料。他毕竟没有什么战阵经验的,心里很虚,犹豫再三,选择了退兵。
结果就在他退兵途中,张辽又来了。张辽实在是太猛了,加上吴军当时一心回去,无心应战,竟然被张辽及其麾下斩杀数千人,更有数万人因为踩踏、坠河死伤惨重。
就连孙权都差点成了张辽的阶下囚,要不是吕蒙等将士一心护主,孙权怕是要交代在合肥了。
自此以后,孙权便落下了不能提“十万”的毛病。一提起“十万”,他就心疼他的十万大军,想起那一段噩梦。
![]()
而凭着在此战的表现,说张辽以一敌百,毫无争议。
“胆大妄为”的甘宁
甘宁之勇猛在合肥之战中已经有所展现。当时他和张辽你来我往不相上下,这才为孙权的全身而退制造了机会。
但是这对于甘宁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他这辈子做的事情,比这惊险的情况多了去了。
甘宁这人是出了名的胆子大,和他熟悉的人经常称呼他“甘大胆”。
![]()
他曾经固守夷陵,面对十倍的敌人,却不为所动,谈笑风生。轻轻松松就击退了来犯之敌。
不过真正让他出名的,还是他夜袭曹营的事迹。
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在合肥之战发生的两年前,曹操为了一雪前耻,率领40万大军,打算攻打东吴。
孙权得到消息后,大为震怒,于是点起大军打算和曹操来一场大战。
![]()
当时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为了鼓舞士气,孙权找来以“胆大妄为”而闻名军中的甘宁,希望他能夜袭曹营。
甘宁闻言,一口答应下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主公平日待我不薄,现在我理应舍命报答主公的恩情。”
于是他回到营中,找来上百个悍不畏死的勇士,组成“敢死队”,与自己一同夜袭曹营。
曹操那边仗着兵多将广,根本没把东吴这边放在眼里。因此防备十分稀疏。尤其是到了凌晨,更是连巡逻的人都没几个。
![]()
于是甘宁带着手下轻而易举地猫进了曹营。
顿时,曹营火光四起,甘宁带着手下四处点火。见人就来上一刀。一时间,曹操的大营火光四起,喊杀连天。
在斩杀了数百人后,甘宁带着手下全须全尾地跑了回来。包括孙权在内的众人连连称奇。
后面,甘宁又来了几次夜袭。虽然带来的损伤对于曹操来说连个零头都算不上,但是弄得手下人马整天紧张兮兮的,晚上也不敢睡觉。
![]()
时间拖久了,曹操也知道这仗没法打了,最后只得撤兵。
甘宁仅凭上百人,就逼退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堪称战场神话。而他仅凭百余人,就敢在曹操的大营肆意出入、大杀四方,其本事可见一斑。再加上他在合肥之战中的表现,他绝对有以一敌百的本事。
参考资料:
《三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