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靠运气,小众农货如何变成国民爆款?

0
分享至




“挖到宝了,买到了纯甜的黄金百香果!”

“不允许还有人没吃过寿光的彩椒!”

“是我肤浅了,青皮的冰糖橙居然不酸的?”

近些年,打开社交平台,越来越多人开始分享这些新奇农产品的消费体验。

另一端,这股尝新热潮也真切地惠及了源头的农民——一斤百香果,在产地曾经只卖几毛钱,但如今,它成了广西北流年网络零售额超过6亿元的“致富果”。

这并非个例,抖音电商最新助农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平台累计售出农特产品102亿单,平均每天有2448万单农特产包裹发往全国。

问题随之而来:这些原本只属于少数产地、或是专业市场的农产品,为什么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餐桌上?

它们的走红是偶然的好运,还是背后有一套可以复制的生意逻辑?更重要的是,当热度退去,这些产品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怀着这样的好奇,浪潮新消费对这一趋势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每一个走红的新奇好物,背后都踩中了三大关键逻辑——

  • 产品化:挖掘差异化供给,并将“土特产”变为“新商品”;

  • 内容化:为原本偏功能性需求的农产品,赋予情感性需求动机;

  • 品牌化:完成从流量生意到品牌沉淀的升级。

而抖音电商的价值,正是将这三大逻辑串联起来,让产品有了被看见、被选择、被记住的确定性增长路径。


对很多农产品来说,第一道槛不是营销,而是能否先被定义为商品。

产地好、口感好,并不等于卖得好。过去,多少优质农货困于产地,不是品质不佳,而是缺乏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要么卖相不佳,运输易损;要么缺乏标准,难定价位;要么默默无闻,卖不上价。

而抖音电商深入供给侧,首先为农户们解决了“有货卖、能持续卖、还能卖出更好价”的问题。

挖掘原产地的“隐藏宝藏”,是破局的第一步。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却长期被埋没。广西北流的百香果就是个典型,这个“纯甜”的品种不符合“百香果=酸”的既有认知,由于口感小众,不仅在传统批发市场卖不上价钱,甚至一度面临被果农弃种的困境。

转机来自于抖音电商发起的助农专项活动。在直播间里,果农现场采摘、切开百香果,金黄的果肉和充沛的汁水被直观地展示在镜头前,打破了消费者的刻板印象,北流百香果也借此机会被推向了前台。


此外,更多风味独特、产区稀缺、短季窗口的农产品们,也被抖音电商筛选了出来,“与众不同”为它们带来了天然的讨论度与尝新欲。就这样,云南哀牢山的绿皮冰糖橙、辽宁本溪的软枣猕猴桃等等,从区域走向全国。

但被发现只是第一步,还需要让好货被稳定交付。

过去,网购农产品像是“开盲盒”——坏果混杂、运输磕碰、品质不稳,消费体验大打折扣。

河南信阳的天生栗质就遇到过类似难题。创始人高苗苗在售后反馈中发现:“很多顾客反映板栗剥壳太麻烦,而且因为看不到果肉状态,偶尔吃到坏果非常影响体验。”

情况正在改变。在抖音电商@天生栗质发布的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人工剥壳的身影,这是品牌的解法——人工去壳,开袋即食,坏果一目了然,大大减少顾客买到坏果的概率。


对于需要保持原形态销售的农产品,则是通过优化发货流程来保证品质。

比如广西北流的纯香果生鲜旗舰店,团队进行24小时“日不落”直播,确保消费者下单后能第一时间采摘发货;广东珠海的渔小仙野生海鲜店则合作平台,配套了冷链物流解决方案,保证海鲜新鲜直达。

当好东西能够安全抵达,如何让价格回归价值?

长期以来,农产品“优质难优价”是行业顽疾,而抖音电商通过创新包装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溢价能力,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

烟台的苹果霞姐,不再论斤卖苹果,而是精选优果做成礼盒,让价值显著提升;哀牢山的冰糖橙品牌鲜蜂队,则通过平台的价格优惠和货品补贴,2024年上市不久,官方旗舰店抖音店铺就热销20万单。

产品化,让好味道有了被稳定交付的确定性,它系统性地解决了农产品“有什么”“怎么卖”“卖多少”的三个核心问题,为后续的走红奠定了价值基础。


当“好商品”准备就绪,转向需求端,如何让它被看见、被想要,就成了关键问题。

传统农产品的消费逻辑很简单,解渴、管饱,更多是功能性驱动。但想要在线上走红,绝非简单地将货品搬上网,而是重塑消费动机,让它们不再只是餐桌上的一份食材,而能成为一种体验、一种情感,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背后,“内容”是关键推手。抖音电商通过构建场景信任、人格连接和趋势赋能的内容体系,为农产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信任,是线上农产品交易的基石。

线上买农产品,最大顾虑就是“看不见、摸不着”。抖音电商的解决方案是,把镜头搬进原产地——田间地头、果园渔船,甚至农户的家里,都成了直播现场,极致真实的场景,成为了硬核的信任背书。

比如广东珠海的渔小仙,在她的直播里,观众看到的是实时的赶海、捕捞、打包,海浪声成为最自然的背景音,评论区不乏留言表示:“好想吃呀”“看着品质真不错”“这个一般多少钱一斤?”

类似的还有山东寿光的菜农,他们直接在地里采摘彩椒,把带着泥土的果实递到镜头前;山东金乡一位名叫王航的普通人,用镜头记录下了真实的乡村一日三餐,账号@王奶奶一家人 引得400万人追更,大量粉丝留言“如何能够吃到视频里的美食?”


这些内容构建了一个个高信任度的原生消费场域,彻底打消了消费者的品质疑虑。

解决了信任问题后,人格化的情感连接则让产品附着上了“温度”。

抖音电商里的农产品,很少是冷冰冰地摆在镜头前,而总是有人在讲述——淳朴的农民、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村干部,甚至是地方手艺人。他们的身份和故事,成为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强力纽带。

仍旧以广东珠海的渔小仙为例,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海鲜卖家”,而是因为想要记录父母打渔的生活,辞掉了城市里安稳的工作,又在这记录的过程中渐渐爱上了赶海,决心回乡扎根海边的鲜活个体。她的故事,吸引了许多同样勇敢追逐自由生活的人。

再比如山东临沂的@沂蒙二姐,她不懂诗行,不懂韵律,读书只读到初中,却用略带“土味”的诗歌,以土地为灵感,在绵延的田地里直播卖农货。

“沂蒙山山下的农庄,平凡庸常的大娘热爱生活,喜欢分享。”这样质朴的表达,让消费者看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对土地的热爱。


人物的温度被移植到了商品上。用户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产品背后人和他们所代表的生活理念。这种情感认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忠诚度。

当产品积累了一定基础流量后,随之而来的是破圈的难题。

而这正是抖音电商所擅长的,或借势时令节气,或将产品与地域文化、健康饮食等大众趋势绑定,将小众产品推向注意力的中心。

以寿光彩椒为例,原本它只是一种地方特色蔬菜,但借势“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的热度,抖音上出现了很多展现其缤纷的色彩和多样的吃法内容,让它一跃成为“网红蔬菜”,在购买彩椒时,消费者也有了对这场农业盛事的参与感。

茂名荔枝的走红更是如此。抖音的内容流里,不仅有荔枝的鲜美多汁的画面,更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历史文化典故,让消费者与古诗中的浪漫情怀产生共鸣,简单的购买行为,升维成了一种文化体验。

内容化是抖音电商引爆新奇好物的核心引擎。它通过构建信任、链接情感、借势热点,将消费动机从“我需要”转变为“我喜欢”,重塑了农产品的消费价值,为农产品带来了无限的增量可能。


爆单之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这是所有新奇好物必须面对的终极考题。

农产品要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跨越,需要完成从流量生意到品牌价值的沉淀。在抖音电商的助力下,越来越多农产品正走上这样的路径:在用户心中扎根、在经营中自立、在产业里共生。

品牌化的起点,是品类心智的形成。

农产品的生命周期往往短暂。季节一过、热度退去,销量就容易骤降。流量来去匆匆,但品类认知却能长久停留甚至主动唤醒需求。

山东菏泽芍药的案例尤为典型。在抖音电商集中资源、持续教育之下,菏泽芍药从一种普通的鲜花,升级为“五月必入”的品类符号。如今,菏泽芍药鲜切花年产量高达1.2亿枝,占全国总产量的65%以上,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类似的,茂名荔枝、会理石榴等地标产品,也通过平台强化了其品类领导地位,让“买荔枝认准茂名”、“挑石榴就选会理”成为消费者的共识。

同时,更健康的生意模式也是品牌化的重要一环。

一款产品的爆火往往能追溯到某几位头部达人,通过单点突破带一波销量,这样的模式就像“借船出海”,风险高且难以持续。

健康的生意模式,意味着不再仅仅依赖于少数头部达人,而是形成“达人扩散影响力、店播稳定承接”的模式,形成更为稳定的经营节奏。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抖音电商农特产店播商家数量同比增长51%,标志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商家将直播作为稳定的经营主阵地;与此同时,全年有超过546万名创作者参与带货,“多点开花”的生态正在稳定增长。

更进一步,当健康的生态释放出需求,最终将反哺区域产业,催生当地从种植、加工到包装、发货的完整产业链升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例如,金乡大蒜在@王奶奶一家人等创作者的带动下,抖音话题播放量超2.5亿次,期间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832%,反哺了当地整个大蒜产业链的发展;

同样,北流百香果产业带动当地5万人就业,全市百香果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菏泽芍药的火爆,直接推动了当地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业就业,一朵花撬动了一整个产业的繁荣。

品牌化是农产品实现长期价值的最终阶段,它意味着产品不再是流量的附庸,而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资产。抖音电商提供的,正是支撑这个闭环得以运转的土壤和基础设施。

抖音电商助农的成功,绝非简单的“流量红利”,而是一场系统的商业能力输出。它通过产品化解决“卖什么”,内容化解决“谁来买”,品牌化解决“如何长久”,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上行新基础设施。

只有当农产品真正成为一门可持续的好生意,乡村振兴才拥有最蓬勃的内生动力。

扫码链接新浪潮!

*本文由浪潮新消费原创,作者于城。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 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联储宣布降息!中国资产大涨

美联储宣布降息!中国资产大涨

新民晚报
2025-09-18 08:15:42
拒绝国乒安排,退役4年,丁宁如今的级别和年薪如何?

拒绝国乒安排,退役4年,丁宁如今的级别和年薪如何?

乐聊球
2025-09-18 10:36:33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科技堡垒
2025-09-18 12:23:17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5 12:03:42
17岁小伙深圳街头捡到近200万巨型金条,秒交交警!回应:没多想

17岁小伙深圳街头捡到近200万巨型金条,秒交交警!回应:没多想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7 21:37:59
不狠不行的中越边境:数百公里的铁丝网,这下越南人看了都老实了

不狠不行的中越边境:数百公里的铁丝网,这下越南人看了都老实了

沧海旅行家
2025-09-15 23:09:24
中国崩塌最彻底的专业,从年薪20万到月薪3千,大批毕业生转行

中国崩塌最彻底的专业,从年薪20万到月薪3千,大批毕业生转行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1 21:25:25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5-09-15 09:26:38
永久停业!天津这家会员制商超也干黄了?

永久停业!天津这家会员制商超也干黄了?

天津族
2025-09-18 07:33:50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章眽八卦
2025-09-12 10:18:55
收评|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A股惊魂一跳!发生什么了?

收评|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A股惊魂一跳!发生什么了?

龙行天下虎
2025-09-18 15:12:05
跌超70%!温州阿尔勒从1.3万到3千,一套房蒸发近百万谁扛得住?

跌超70%!温州阿尔勒从1.3万到3千,一套房蒸发近百万谁扛得住?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18 12:06:56
特朗普亲自当说客 能否"挽救"被孤立的以色列?

特朗普亲自当说客 能否"挽救"被孤立的以色列?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7 23:28:02
比亚迪回怼汽车大佬

比亚迪回怼汽车大佬

后视镜里de未来
2025-09-17 16:55:19
全新问界M7陆续到店 预售价28.8万起/将于9月23日上市

全新问界M7陆续到店 预售价28.8万起/将于9月23日上市

太平洋汽车
2025-09-18 15:12:32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瑜说还休
2025-09-16 07:36:57
董小姐事件之后,“协和4+4”发起者王辰院士被一撸到底

董小姐事件之后,“协和4+4”发起者王辰院士被一撸到底

吭哧有力
2025-09-17 19:09:27
前掘金冠军主帅马龙加入ESPN成分析师 被解雇至今无球队邀请执教

前掘金冠军主帅马龙加入ESPN成分析师 被解雇至今无球队邀请执教

醉卧浮生
2025-09-18 08:51:30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09-17 23:19:12
非常罕见:特朗普发文,用4个字来形容中国,他终于敢面对现实了

非常罕见:特朗普发文,用4个字来形容中国,他终于敢面对现实了

朝子亥
2025-09-18 15:15:03
2025-09-18 16:44:49
浪潮新消费
浪潮新消费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
3770文章数 3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中企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家居
艺术
数码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上半年全球开放式耳机占比突破10% 同比大涨61.1%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