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数名院士呼吁糖尿病患者停止食用,比甜食还升糖,趁早撤下餐桌

0
分享至



晚饭时间,66岁的张大叔端着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皱着眉头问家人:“医生说少吃甜食,我主食老规矩,应该没事吧?”没想到,这一碗看似健康、普普通通的主食,却悄悄成了他的血糖“隐形凶手”。体检时,医生看着张大叔的血糖报告,直皱眉头:“咋又飙了?是不是偷吃糖了?”张大叔赶紧喊冤,却被医生一句话点醒:“你以为避开糖就是万无一失?有些东西,比甜食还‘猛’!”

现实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像张大叔一样,对甜食避之唯恐不及,却日日沉迷于白米饭、馒头、白面条和白粥这些“无害形象代表”。近期数名院士联合呼吁,这类精制主食升糖速度之快,甚至比白糖还要厉害你餐桌上的“白月光”,可能正是血糖最大的不安定因素。而这个结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数据佐证。为什么你明明没吃糖,血糖却总是反复无常?答案,可能就藏在你每天的主食碗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患者到底该如何科学避雷?哪些食物看起来普通,却是升糖“黑马”?更重要的,怎样替换才能吃得饱、吃得巧,又让血糖稳得住?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都在忽视。



几乎所有糖尿病朋友都遵循一条“黄金法则”:远离糖和甜食。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发现,严格控糖的人,血糖却依然不受控,原因何在?

首先必须明确,升糖水平的关键,叫做“升糖指数”(GI值)。这个数值,代表了一种食物进入体内后引发血糖上升的速度。一般来说,GI值越高,血糖提升越快,胰腺就要更费劲地分泌胰岛素。

令人震惊的是,白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3,白糖反而只有65!也就是说,你大口吃白米饭,血糖的上升速度和幅度,比直接吃糖还要明显。白面条、白馒头、白粥、糯米制品等“白色精致主食”,一个个都是升糖的“加速器”。院士们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同步指出,这些精制主食因为膳食纤维被剥离几乎殆尽,加工后的淀粉几乎是“纯净可迅速吸收”的状态,进入肠道即可迅速转为葡萄糖“直冲血管”。



北京协和医院郭晓蕙教授团队研究显示:日常高比例精白主食的摄入,与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幅度呈正相关。更可怕的是,许多人搭配白米饭、面条时,往往还会主观减少脂肪和蛋白质摄入,导致餐后血糖“冲顶式”爆表,胰腺功能受损进程显著加快。

很多糖友每天三顿主食“白到极致”,觉得吃得清淡安全,毫无负担。殊不知,大量研究和真实案例证明,长期以“白色精制主食”为主,会换来以下三大困扰:

血糖大幅波动、持续升高不少患者在严格控糖后依然餐后血糖居高不下,甚至夜间容易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研究发现,仅仅是用白米饭作为主食,2小时血糖升幅远超全谷物人群,高峰可高出约30%到40%。

身体提前出现胰岛素抵抗日复一日让胰腺“加班救火”,胰岛素分泌量久而久之不可避免下滑,最终胰岛素抵抗也就是糖尿病加重、并发症提前。中国疾控中心报告显示,约35%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主食以精制谷物为主,是胰岛素功能受损的重要诱因。



慢性并发症风险增加有研究追踪5000余名患者发现,高GI主食摄入超过总量的50%,糖脂代谢异常、视网膜病变、肾损害等慢性并发症风险约较低GI饮食人群高出25.7%。

并非所有主食都危险,关键在于“怎么选怎么吃”

很多老人会困惑,完全不吃主食不现实,那是不是只能“饿着”?院士们的答案很明确:不是单纯戒掉主食,而是要“聪明地选”、“搭配着吃”。

增加全谷物杂粮比例将一部分白米、白面替换为糙米、燕麦、荞麦、黑米、紫薯、红薯、玉米等谷物,升糖指数降至40到55以下。多项临床实验显示,主食中杂粮比例提升到30%及以上,血糖波动显著收敛,进食后饱腹感也更强。

荤素、油脂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优质脂肪(植物油、坚果等)能延缓碳水转化速度。“碳水加蛋白加少油”搭配,同等米饭摄入,血糖峰值可降低20%到28%。



主食烹调方式需要升级“煮粥比蒸饭升糖更快,炒饭、焖饭升糖也更猛。”建议选择“蒸”的方式,米粒颗粒越完整、加工越少,越不易造成快速升糖。快手饮食尽量避免“软糯到喝粥”。

膳食纤维是血糖最好的闸门在米饭、面条等主食中添加绿叶蔬菜、豆类、魔芋、洋葱等高纤维食材,每顿餐纤维增加5到10克,血糖峰值可下调约15%。医学营养指南已将膳食纤维摄入列为糖友饮食管理必选项。

巧用餐前快步行、自助运动主食摄入前后快步走、餐后20分钟适度活动,将有效降低当次血糖峰值和翌日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说到底,糖尿病饮食管理不是“绝情”,而是要适应现代生活、调优每日膳食程序。每一次主动选择糙米、小米杂粮馒头、荞麦面,都是对身体最真诚的改善。

如果你或家里有人血糖反复无常,请别再无视身边这些“白色伪装者”。践行“全谷物杂粮化、荤素油搭配合理化、餐后活动日常化”的三步策略,才是守住健康线的根本。“聪明替换主食”,就从今天饭桌做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支付宝提醒:大家及时解除对不用的APP和服务的授权

支付宝提醒:大家及时解除对不用的APP和服务的授权

快科技
2025-09-17 13:53:03
海量!刘强东“请客”菜单曝光,连续敬酒15桌,一人喝大半斤茅台

海量!刘强东“请客”菜单曝光,连续敬酒15桌,一人喝大半斤茅台

前沿天地
2025-09-17 14:14:12
深圳“三剑客”,干翻苹果,把耳机卖到全球第一

深圳“三剑客”,干翻苹果,把耳机卖到全球第一

最华人
2025-09-18 15:54:45
醉驾肇事还逃逸?浦东交警1小时火速拦截,肇事者已被刑拘

醉驾肇事还逃逸?浦东交警1小时火速拦截,肇事者已被刑拘

上观新闻
2025-09-18 15:08:05
缝纫自习室爆满!27岁杭州姑娘:一晚上就坐在缝纫机前,特别治愈

缝纫自习室爆满!27岁杭州姑娘:一晚上就坐在缝纫机前,特别治愈

极目新闻
2025-09-17 17:52:41
毛主席曾留七大预言:当时没人信,如今6个已应验,第7个即将实现

毛主席曾留七大预言:当时没人信,如今6个已应验,第7个即将实现

秀心文雅
2025-09-13 10:25:44
韩国急了!李在明紧急下令:中国使馆100米内,设为红色警戒

韩国急了!李在明紧急下令:中国使馆100米内,设为红色警戒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9-18 00:54:46
傅崇碧回忆铁原阻击战,曾多次提到187师,师长88年晋升上将军衔

傅崇碧回忆铁原阻击战,曾多次提到187师,师长88年晋升上将军衔

蜉蝣说
2025-09-18 11:09:16
东方卫视首播!42集谍战大剧来袭,仅播出3集,收视热度全线领跑

东方卫视首播!42集谍战大剧来袭,仅播出3集,收视热度全线领跑

乐枫电影
2025-09-18 14:25:10
黄奇帆再预言未来房地产,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黄奇帆再预言未来房地产,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或大概率又是对的

巢客HOME
2025-09-16 06:50:03
CCTV16直播,申花主力蓄势待发,于汉超PK韦世豪,成都少歇1天

CCTV16直播,申花主力蓄势待发,于汉超PK韦世豪,成都少歇1天

替补席看球
2025-09-18 11:23:46
短短2年时间,砸神像,号称八字最硬的网红,面相却变了

短短2年时间,砸神像,号称八字最硬的网红,面相却变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8-02 15:12:06
内塔尼亚胡首次直指中国与卡塔尔主导舆论“围攻”以色列

内塔尼亚胡首次直指中国与卡塔尔主导舆论“围攻”以色列

桂系007
2025-09-16 06:18:45
台海观澜 | 台湾地位未定论,老调重弹为哪般

台海观澜 | 台湾地位未定论,老调重弹为哪般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4:42:13
国乒奥运新格局:女队“三驾马车”已成型,男队三号主力“难产”

国乒奥运新格局:女队“三驾马车”已成型,男队三号主力“难产”

全言作品
2025-09-18 06:42:42
退休后被查,传某车企集团打下“大老虎”!

退休后被查,传某车企集团打下“大老虎”!

明镜pro
2025-09-18 11:00:32
中央气象台:台风“米娜”将于19日下午至晚上登陆广东沿海 广东有强风雨天气

中央气象台:台风“米娜”将于19日下午至晚上登陆广东沿海 广东有强风雨天气

财联社
2025-09-18 15:56:11
男子炒股10年倾家荡产,如今妻子病重急需用钱,打开电脑后他傻眼

男子炒股10年倾家荡产,如今妻子病重急需用钱,打开电脑后他傻眼

罪案洞察者
2025-09-02 11:30:12
粟裕为何66年后没受什么影响?原因有几个,这位元帅的保护是关键

粟裕为何66年后没受什么影响?原因有几个,这位元帅的保护是关键

景心忆史
2025-09-18 09:35:59
大学老师开始“贷款上班”

大学老师开始“贷款上班”

东亚财评V
2025-09-17 07:08:06
2025-09-18 16:47:00
萧嚉影视解说
萧嚉影视解说
专注于精彩影视内容剪辑
701文章数 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中企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数码
手机
健康

亲子要闻

如何远离儿童急性肠胃炎?这三个临床表现父母要了解

教育要闻

下图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数码要闻

上半年全球开放式耳机占比突破10% 同比大涨61.1%

手机要闻

手机影像大战升级!OPPO的“真2亿”像素到底“真”在哪里?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