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一场政治与经济博弈后的“特朗普式胜利”?
![]()
曾经以独立性著称的美联储,不得不退缩了,疯狂的政治强人特朗普取得了胜利。
在经历了长达九个月的按兵不动后,美联储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
然而,与过往多数由经济基本面驱动的政策转向不同,此次降息决策的背后,弥漫着浓重的政治硝烟。它似乎并非纯粹的经济理性选择,而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与经济博弈后,现任美国政府取得的一次“特朗普式胜利”。但这究竟是福是祸?其涟漪效应正令美国和世界经济面临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严峻考验。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清楚,此次降息的根本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
从表面上看,美联储此轮降息的直接诱因,是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降温迹象。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长2.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失业率也从4.2%升至4.3%,消费者对就业市场的信心跌至多年低谷。另一方面,尽管关税政策推高了部分商品价格,导致通胀出现回升苗头,但整体而言,通胀尚未脱离可控范围,且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放缓。
然而,深层次剖析,此次降息的根本动力,无疑源于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史无前例的政治压力。自2025年以来,特朗普多次公开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其为“笨蛋”,并史无前例地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尽管这一举动已被法院暂时阻止。与此同时,他火速提名并推动参议院通过了自己的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使其得以赶在本周关键的议息会议前就职,直接参与利率决策投票。米兰被广泛视为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其政策立场与白宫保持高度一致,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通过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人事布局与法律层面的极限拉扯,特朗普成功地在美联储内部打入了鲜明的“亲政府”楔子,极大地挤压了美联储的独立决策空间,迫使其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就范。
本次低头之后,在特朗普持续的巨大压力之下,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美联储此次的降息,或许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结束。展望未来,美国的利率政策走向,是继续降息、重启加息,还是维持不变,存在着巨大的变数。然而,一个愈发清晰的信号是,这些决策的关键,将愈发取决于特朗普政府的政治意志,而非纯粹的经济数据。
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国经济的“矛盾性”为政策路径增添了复杂性。一方面,GDP增速尚可,消费领域展现出一定韧性;另一方面,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在高利率环境下持续承压,关税政策的通胀效应也在逐步显现。这种喜忧参半的局面,为不同政策倾向的官员都提供了论据,使得美联储内部的分歧愈发难以调和。
然而,政治层面的影响更为深远。随着米兰的入职和库克留任法律战的持续,美联储理事会内部的权力平衡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若特朗普未来成功罢免库克,并再提名一位“自己人”,那么支持其政策立场的理事将占据多数,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控制权将实质性增强。更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2026年5月届满,届时特朗普将有机会任命新的主席,从而彻底重塑美联储的领导层。这一系列人事变动,预示着未来美联储的决策将更难以摆脱白宫的影响。市场普遍担忧,为了配合政府的财政扩张和经济增长目标,美联储可能被迫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在经济尚未完全疲软时继续降息,从而埋下更大的通胀泡沫和资产泡沫隐患。
这一次政治性降息的代价,是美国与世界不得不面对特朗普一贯性的“福祸难料”。
政治性降息,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为美国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刺激股市上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其潜在的长期风险和负面外溢效应,却可能令美国和世界都付出沉重代价。
首先,对美国自身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通胀的卷土重来和资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当前,尽管劳动力市场疲软,但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此时降息,可能会重新点燃通胀预期,使得美联储此前为抗击通胀所做的努力被一点点抵消。
同时,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将鼓励过度的风险承担,推高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正如摩根资管所警告的,如果市场认为降息是迫于政治压力而非经济基本面,投资者信心将受到严重打击,股票、债券和美元都将面临新的风险,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削弱而非提振经济需求。
其次,对世界经济而言,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往往伴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剧烈波动,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动荡。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曾多次成为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当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高企,外债水平高、外汇储备不足的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等,面临极高的风险。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资本可能从这些高风险国家加速外流,导致其货币贬值、偿债成本飙升,甚至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此外,美联储的独立性受损,也将削弱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动摇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信用基础,长期来看,可能引发全球货币体系更广泛的动荡。
美联储此次降息,是经济理性多重选择屈服于政治意志单一选择的一次深刻体现,是特朗普政府通过极限施压手段取得的“胜利”。然而,这场胜利的背后,是美国央行独立性的严重受损,是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巨大隐患。当货币政策沦为政治工具,其带来的短期刺激,终将让位于长期的结构性风险。美国和世界,或许都将为这场“特朗普式胜利”付出难以预料的代价。未来的美联储,如何在政治洪流中坚守其独立性和专业判断,将不仅关乎美国经济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市场的信心与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