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26正式版已经正式推送了,相信很多的朋友已经升级了!有人说续航提升了,但是也有人泼凉水。
一夜升级,吐槽飞起:有人喊“续航崩了”,有人说“手机烫得能烙饼”,还有人嫌动画“没跟上手”。话题直接把“刚升 iOS 26 的天都塌了”送上热搜。
苹果也罕见地在支持页发话:大版本装完的前几天,耗电和发热会抖一抖,等后台把事儿干完,曲线会回到正常区间,后面小版本再继续打磨。
为啥这次声量这么大?
首先,iOS 26 的改动不只是“补丁”——半透明的“液态玻璃”材质、更激进的动画、更多系统级能力,本身就更吃 GPU 和内存。
第二,社交平台扩散太快了,大家还没等系统喘口气,吐槽已经铺满屏。结果就是:体感的“过渡期”碰上情绪的“放大器”。
说回原理,没那么玄学。大版本升级之后,系统要在后台给相册、信息、Spotlight 这些做全量索引,要把新资源拉齐,还要“催更”一遍第三方应用。
就像新家装好要通风、电脑第一次开机要扫盘,前两三天都忙,电自然掉得快、温度也会高一点。谁的使用更“重口”,波动就更明显。
要不要现在就升?
如果手里是 iPhone 15/16,机子硬件富余,想尝鲜可以上,适应期通常短。主力商务机赶着出差的,稳一点,等 26.1 再上不晚。
iPhone 11/12 这种 4GB 内存老兵,如果你是重度多任务/游戏党,先看看首周口碑;日常社交通勤为主,也能升,但别指望第一天就完美。
外观这块,同样是两极分化。
有人夸“终于有 2025 的样子了”,也有人嫌强光下半透明不好看清、图标高光太“闪”。
口味问题,没对错。客观上,电话流程、照片整理、车载界面、信息筛选这些高频路径确实顺了,这是能长口碑的地方,比堆几个噱头按钮靠谱。
别被第一天的温度牵着走。
升级这事儿,本质是“预期管理”:知道它会热、会费点电,也知道它会好。
等两天,看它自己把后台活干完,再决定是留下还是观望。你要是真已经升了,也别把所有问题都归到“系统不行”头上,先用两三天再下结论,数据比情绪更有说服力。
你升级了吗?体验过后续航和温度如何,回到能接受的区间了吗?评论区聊一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