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自驾游又出事了:一家四口,乐极生悲
最近日本媒体报道了一起让人心头一紧的事故。9月7日傍晚,在北海道美瑛町,一辆载着中国游客的租赁车突然冲出道路,车上一人当场没救回来,另外三人重伤。
听到这种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哎,又是游客自驾。想象一下,一家四口,本来开开心心去北海道看秋天的风景,结果旅途戛然而止。这种落差,真的是让人心酸。
据警方消息,司机是一位66岁的中国大叔,车上坐的都是家人。后排的妻子在送医时已经心肺停止,最终确认死亡。剩下三人也都伤得不轻,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看似简单的路,为什么会翻车?
说实话,这个地方路况并不复杂,也不是夜晚大雾那种极端情况。当时下午五点,天还亮着。警方调查后给出的说法是:车辆没有和其他车相撞,而是“单车路外逸脱”。直白点说,就是司机自己没控制住。
更扎心的一点是,后排乘客没有系安全带。日本警方明确提到,死者因为腹部受到强烈压迫,导致内脏破裂。要是有安全带,情况可能会不一样。
很多人平时觉得“坐后排不用系带子”,但真遇到事故,后排伤亡率比前排还高。尤其是高速或者突然失控的情况,后排乘客就是直接被甩出去的“人肉气球”。
为什么中国游客在日本开车总出事?
其实这不是个案,几乎每年都能听到类似的新闻。北海道尤其高发。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 地大人稀,公共交通不够方便
去看美瑛、富良野的风景,没车基本走不通,所以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租车。 - 规则差异太大
日本是靠左行驶,方向盘在右边。老司机们上去也容易打错方向灯,把雨刷当转向。遇到路口有“止まれ”标志时,本地人都乖乖停下来,中国游客一看路上没人就走,结果常常撞车。
- 速度差异
表面限速70,实际上日本本地人开到100很常见。你要是跟不上,会被后车逼得慌张;你要是盲目跟车,又可能控不住车速。 - 语言不通
一旦出事故,等着你的不是一两句道歉,而是警方笔录、保险理赔、医院急救。不会日语?不好意思,全靠比划。甚至有过案例:游客没法准确说出伤情,被医生误诊成轻伤,延误治疗。
这么一串坑加在一起,事故几乎是迟早的。
这起事故只是冰山一角。2025年才过9个月,类似的事已经发生过几次:
- 一对中国夫妻在高速失控,丈夫当场目睹妻子离世;
- 一位老人超车时没掌握好,车子失控,老伴当场死亡。
这些悲剧,背后全是“经验不够 + 规则没弄懂 + 运气不好”。说白了,就是对风险估计不足。
事故报道出来以后,日本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热议。有些评论挺直白的:
- 「外国人游客在北海道开车风险太大,连日本人自己都觉得难开。」
- 「租车公司是不是该强制提醒?靠左行驶对外国人来说真的很难。」
- 「系安全带啊!不管坐前排后排,这是最基本的吧。」
- 「其实公共交通虽然麻烦,但总比命没了强。」
当然也有比较温柔的声音:
- 「看到这种消息心疼,希望伤者能好起来。」
- 「希望大家来日本玩得开心,但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整体氛围其实比我想象的冷静,没有什么攻击性,更多是担忧。
自驾的自由 VS 安全的代价
很多人去日本自驾,是因为想体验那种“随心所欲”的旅行:想停就停,想拍照就拍照,不受巴士时刻表限制。
但自由不是免费的。你要用对规则的敬畏、对安全的自律,来换取这份自由。
有些人觉得“我国内开车几十年了,老司机不怕”,但别忘了,规则完全不一样,你的老经验反而可能是坑。就像电脑快捷键换了位置,你下意识一按就错。可开车不是Ctrl+C和Ctrl+V那么简单,错一次可能就是命。
北海道的秋天,真的美得像童话。稻田金黄,远山白雪,路边的红叶像火一样。谁不想带家人一起去看看呢?
愿大家在追逐风景的路上,都能平安归来。自由固然好,但别忘了:规则和安全,才是自由的前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