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不少血液病患者发现,夏天控制得好好的病情,一到秋天就容易“出状况”,要么感冒后血象下降,要么口干、乏力的症状加重,这到底是咋回事?
其实跟秋天的气候脱不了关系——天气转凉容易受凉,空气干燥还会“耗”身体里的水分,本来免疫力就弱的患者,自然更容易被疾病“盯上”。想安稳过秋,做好这几件事很关键!
先把保暖做到位,别让感冒找上门
秋天早晚温差大,早上穿外套、中午穿短袖都常见,这时候千万别学别人“春捂秋冻”。建议穿“能加能脱”的衣服,比如里面穿薄针织衫,外面搭个薄外套,热了能脱,冷了能及时穿上。
尤其要护好脖颈、胸口和手脚,这些地方受凉最容易引发感冒,而感冒可是让血液病复发的“大麻烦”。家里开窗通风时别对着人吹,温度保持在20-24℃最舒服。
饮食选对很重要,润燥又补气血
秋天干燥,容易口干、便秘,饮食得跟着调整,记住“润”和“补”两个重点:
✅想润燥:就吃梨、银耳、百合,煮成银耳羹、雪梨汤,喝着舒服还能缓解干燥;要是总觉得口干,用麦冬、玉竹煮水当茶喝,比喝饮料管用。
✅想补气血:鸡蛋、瘦肉、红枣要常吃,贫血明显的话,每周煮1-2次当归红枣鸡蛋(当归5g+红枣5颗+鸡蛋1个),补得温和还不腻,手脚凉的人吃了也舒服。
✅想护脾胃:山药、南瓜煮粥,或者莲子、芡实蒸着吃,化疗后没胃口、大便稀的人吃了特别合适。
一定别吃辣、别贪凉,冰饮、火锅这些只会加重身体负担。
细节别忽视,减少感染风险
很多小事没做好,也可能影响病情:
家里干燥就用加湿器,记得每天换水清洁,别让细菌滋生;睡前泡泡脚,手脚凉的话穿双袜子睡,睡眠好了恢复才快;出门要戴口罩,别去人多、通风差的地方,勤用肥皂洗手;上午9-10点、下午4-5点可以晒晒太阳,晒后背能补阳气,还能帮身体补钙。
另外,秋天容易让人情绪低落,别闷在心里,跟家人朋友聊聊天、出去散散步,好心态对病情恢复也有帮助。做好这些,就能帮你避开“多事之秋”,安稳度过秋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