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海公安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针对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操控无人机违规飞行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共计查处违法案件380余起,行政处罚380余人,没收无人机110余架。由于影响到了大量无人机爱好者,今天我们就根据已有的信息,给大家做个事件始末、惩罚细则和未来如何合规飞行的总结。
事件起因——环金撞机
2025年8月25日霍某某 (女 61岁)徐某某 (男 55岁)裴某某 (男 30岁)3人系无人机飞行爱好者。该日操控无人机在陆家嘴地区违反飞行规则飞行并造成一楼宇屋顶防水层一定程度的受损,违反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警方依法对三人进行了行政处罚。事后,造成飞行事故的当事人把撞机视频发在了网络上,引发了社会讨论和媒体报道。
随后环球金融中心物业接受东方网采访,称自2016年第一次发生无人机事故至今,环球金融中心9年已记录95次事故,运营方对此表达了强烈谴责。从8月底至今,上海警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后台飞行记录挂帐倒查,并全天候进行 7*24小时不间断监控飞行。
截至9月12日发布会召开时为止,共计查处违法案件380余起,行政处罚380余人,没收无人机110余架。目前上海所有无人机爱好者都人心惶惶,生怕后续继续扩大惩罚范围。
处罚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虽然在2024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经实施,我们影像新势力在实施前也给大家做过解读。其中很多惩罚标准都讲的很清楚了,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先见之明。但在实际执行中,大部分航拍爱好者与警方保持了不错的默契,我们主动报备飞行但对具体条例并不严格遵守,警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今开始上纲上线后,必须得认真遵守对应的管理条例了。
扩展阅读:未来怎么飞?解读《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目前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显示,对于“无人机黑飞”的处罚基于三大条款,分别是:
第十九条 国家根据需要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以下简称管制空域)。
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以及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以及下列区域上方的空域应当划设为管制空域:机场、国界线、边境线向我方一侧、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监管场所等涉密单位、重要军工设施保护区域、核设施控制区域、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生产和仓储区域、发电厂、变电站、加油(气)站、供水厂、公共交通枢纽、航电枢纽、重大水利设施、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线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射电天文台、卫星测控(导航)站、航空无线电导航台、雷达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设施、重要革命纪念地、重要不可移动文物、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规定的其他区域。
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或者操控模型航空器在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划定的空域外飞行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以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条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涉及境外飞行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当依法进行国籍登记。
违反本条例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有关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应当由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现场指导。
操控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人员,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经培训合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监护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另外对于破解无人机高度、改装无人机等行为,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非法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行政拘留。
目前上海的惩处力度
根据目前已经接受了行政处罚的朋友处得知,上海的处罚力度非常巨大,我来给大家做个比较简单的汇总。
首先是在管制空域黑飞的惩罚。目前警方会根据你的飞行记录进行类进式处罚,飞行高度高于120米低于300米的,达到三次后罚款1000元。飞行高度高于300米的一次罚款1000元并没收无人机,超1米都不行。飞行记录向前至少追溯到2025年6月1日,也有说法是追溯6隔越,具体的说法很多不太好考证具体追溯时间。如果事后为逃避处罚将无人机外寄或转卖,警方依然会将其追回没收,并加重处罚力度。并且如果第二次抓到超高超限飞行,可能会涉及到行政拘留,目前此条也无法考证真伪。
其次是自组无人机/FPV无人机,因为这类飞行器不具备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上海已经一刀切进行禁飞。任何以航拍无人机形式报备飞行的FPV穿越机,发现后直接连同负责人一起拘留。该处罚条例目前还没有实例,但信息来源比较可靠,处罚依据也非《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目前上海飞友们大多持悲观态度,目前海鲜平台上已经出现相当多数量的上海卖家。不过大疆的店员们目前情绪非常稳定,毕竟除了无人机以外大疆还有扫地机器人~
如何合法合规飞行
除了18岁以上和实名登记外,最重要的还是在适飞空域中飞行。除了120米高度以下外,上海合规飞行还需要在随申办中对飞行进行报备。报备的用途在于让航拍爱好者避开特殊设施、单位。值得一提的是,249克的Mini系列也需要申报和实名,这个重量仅在海外旅游时可以规避不少限制,但在国内和其他航拍器同级管理。
经过朋友实测,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也就是报备+飞行真高低于120米,虽然警方依然会请你去配合他们工作一段时间,但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处罚。但如果高度超了1米,那么会根据轻重进行处罚,上周末就有另一位朋友因此交了罚款。
理论上如果想要在管制空域飞行的话需通过UOM平台进行飞行申请,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后才可以飞行。但目前即使UOM平台能够批准的飞行计划,也很容易卡在起飞确认环节,导致错过起飞时间,所以实际执法权还是在当地警方手上而非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
总的来说,在上海航拍一定是没有之前自由了,但对于低空拍摄的权利还是保留了,相比于地球上绝大部分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后续我们还会持续制作有关于航拍的相关内容,比如上海120米以下能飞什么等等,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