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修路,对当代的基建水平来说似乎已经稀松平常了,有时候就连村里面都能集资修出一条漂亮的路来。
可在平均海拔4000的高原上修路,甚至入目所及皆是冻土——建筑业里最讨厌的土壤类型,这是世界性的长期难题。
06年,中国征服了险恶的大自然,硬生生在西藏凿出了一条天路,耗资巨大,甚至被无数国际专家怀疑,我们为的究竟是什么?
【会“动”的地基】
无论是造房修路,或是要建其他一些东西,最关键也是最首要的是什么——打地基。
一个好的地基,才能保证其上的建筑经久耐用,甚至发展至今,地基一词的含义早就扩大到了方方面面,你看,如今人们强调想在一个领域里深耕,是不是也会强调“地基”的重要性?
地基啊,哪怕是小学生都明白它很重要,而在冻土层修路,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地基上——突然之间,值得信赖的地基不够可靠了。
在聊这一点前,我们得先搞明白这个冻土是怎么一回事,看名字其实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就是冻起来的土呗!要这么说也没错,冻土,其实就是在寒冷地带形成的,一种冰、水、岩石、泥浆的混合物,“形态”比较多样,化了就会塌,冻起来又会胀,这种“热胀冷缩”,对地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试想,地基就是用来稳固的,可冻土上的地基何来稳固一词?随着气温的变化,地基会像是橡皮泥般任大自然揉搓,可能今天还是平整的,明年就变成凹凸不平了,甚至极端点,今天打好的地基高度到了人脚踝附近,明天能上涨到人的半腰,到了后天,直接缩回去了,人不小心路过直接甩进坑中。
冻土的地基,就像是人阴晴不定的心情一样,没人能保证自己永远开心,所以啊,历来冻土都是建筑行业的“禁地”,几乎不会有人想触整个霉头。
可中国却提出,要修一条青藏铁路,打开藏区对外交流的空间,在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疯了,甚至不乏有国际的业内大佬站出来,表示就中国的水平,如何征服冻土?
——因为就连他们也做不到。
【破译冻土密码】
修路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西藏是我国的一个省份,可受限于地理,常年有些封闭,必须要打开西藏的对外交流之路。
早在建国初期,政府就花了巨大的代价修了一条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们对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年久失修,一条新路的出现似乎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可这第二条路,不好修,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冻土上,处理不好,修的路就成了高低不平的海绵路,稍有不慎就会抛锚,甚至伤到汽车,可以说,如果没有办法克服冻土的异变,修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解决的方案吗?在提出修路建议的上世纪是没有的,甚至别说国内了,国外对此也是一筹莫展,那时候国外较为发达,技术领先我们,美、苏的科学家研究了很久也没找到对应的举措,冻土成了一个不可能的目标。
所以,当他们看到中国有些自不量力地想要挑战这个难题时,很多外国人都嘲讽我们是异想天开,但中国和国外的国情不同。
他们的一些地方如果真的不好修路,那索性就不修了,资本主义嘛,一切为了经济让步,但我们能这样做吗?不这样做,西藏会像今天这般融入大家庭中吗?
70年代开始,我们开始对冻土修路一事展开了攻坚,同时,对设计路线上不存在冻土的区域抓紧修建,争取实现部分通车,风雨30年,天堑中硬是被我们凿出了一条“天路”。
中国科学家,在征服冻土一事上走在了最前沿。
原来,冻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定型”,可能今天是这副模样,明天就换了一副,而影响它的最大原因就是温度,而过去,人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试图给冻土保温,思考如何让它长久处于坚硬的状态。
但中国科学家们慢慢发现,这样做,治标不治本,归根结底,这是在堵着冷气出逃,并不是长久之计,有人就提了一个主意,过去的做法,很像是给“冷库盖棉被”,把冷气强行锁在里面,那步入现代化的我们,能不能给冻土做一个“冰箱”呢?
冰箱的出现,可谓是引领了当时的一个时代,保鲜从此不再成为难事,一句话点醒了团队,要做就做冰箱,让冻土的温度被我们控制,而不是交由大自然。
从此,一场关于温度的争夺战开始了,幸运的是,我们赢了,靠着种种发明出来的“法宝”,从此,冻土的形状如何,我们说了算。
比如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类似“金箍棒”一样的东西,只不过通体呈白色,很有高科技的感觉,这种棒插在土里面竖起来,成一定规模了,就可以自发调节土壤的温度,同时隔一段距离再安置一个巨大版,作为附近这一段土壤的“总指挥”。
又比如说XPS隔热系统,就像是一层层小装甲,能做到“冬暖夏凉”,将冻土的温度长期保留在标准线附近……
类似的发明还有很多,在青藏公路的全程都随处可见,去过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那里的路啊,和其他地方的全然不一样。
在这个领域上,我们取得了卓然的胜利。
【青藏铁路的今天】
海拔、长度,青藏铁路建成后,样样都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直接征服了一批外国专家,他们称其为不可能的奇迹。
但事实上,青藏铁路最强的地方还是在于其“病害率”上,是的,冻土公路有一个特殊名词,这就是用来形容有多少路段不幸因解冻、冰冻损毁,就像是人发生病害一样。
前文我们虽说,中国已经解决了冻土的老大难问题,可病害率这种东西依然无法根治,当然,青藏的病害率是很低的,远低于国际上的同行。
如今,青藏铁路的辉煌依然在继续,总里程已经扩张到了千余公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超过百亿,曾经有人做过统计,过去,西藏的物产要运送到外省,足足得走上2周之久,可如今呢?铁路一开,一会会就能到了!更别提很多旅游、探亲了,人们的生活,因为这条路的存在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源:
——解锁“冻土密码”,让高原天堑变通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筑梦高原 情牵天路——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技术攻关纪实——中国科学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