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全国出生人口终于止跌回升,足足954万,比前一年多出52万,这数字听着有点暖意,可仔细一瞧,总和生育率也就勉强1.09,离稳住人口的2.1还差老远。城市里头,年轻人忙着还房贷、挤地铁,养个娃都得掂量再三,好多地方生育率直奔0.9以下。
可农村呢,虽然也跟着往下走,但总和生育率稳在1.29,比城里高出一截,农村新生儿占了大头儿。这差距听着小,搁在亿万人口基数上,就成了生娃的主力军。
农村的日子虽不富裕,但比起城里那股子紧巴巴的劲儿,松快不少。
养娃成本低是关键。城里头,从孕检到幼儿园,一年下来轻松上万,房价一平米几万,哪敢轻易生二胎?农村不一样,自家地里刨食,建个房用自家砖瓦,孩子上村小基本免费,只收点书本费。2024年数据摆着,农村家庭养到18岁的平均开销30万出头,城里得翻倍。
更别提彩礼那事儿,农村虽重,但多是本地解决,城里跨城结婚,车房现金一堆,动辄百万起步。农村人多靠务农,劳动力需求大,孩子长大能帮把手,算笔账不亏本。
清华大学那份报告直指,农村婴儿比例从2000年的0.8%降到2020年的0.3%,但这降幅背后,还是因为经济门槛低,农村生育水平长期高于城市。 搁在普通农家,添个娃不是负担,而是家里多双帮手的手。
农村守着老一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根儿深着呢。城里年轻人上网一刷,各种不婚不育的帖子满天飞,觉得生娃耽误自由。可农村,村口大树下聊起家常,总绕不开“没后代家空荡荡”。90后农村青年里,63.7%说只生一个,可剩下的那三成多,还在犹豫二胎,传统拉扯着不放。
重男轻女的影子虽淡了,但男孩落地还是多份喜气。女性地位在变,80%的90后农村妇女觉得生不生自己说了算,可身体损伤、工作机会这些实打实的成本一算,又多半止步一胎。
生育观念从养儿防老,转向家庭幸福感,一个娃够玩儿,二胎就多事儿。可农村变化慢,家族聚会时,叔伯辈总念叨香火延续,年轻人听着听着,就点头应了。
2024年龙年效应一放,农村反弹更明显,疫情后补偿生育也多在村里。
政策也没少推农村一把,国家从2016年全面二孩,到2021年三孩,全是冲着低生育去的。农村例外多,头胎女孩后可再生,罚款象征性,轻描淡写。2024年各地补贴跟上,农村多孩家庭住房倾斜,产假延长到158天,婴幼儿照护费每月几百。
医保覆盖广,新农合报销七成,生娃镇医院二十块搞定,城里私立上万。清华大学周绍杰团队调研显示,这些政策让农村妇女生育意愿提了点,医疗网密了,头疼脑热不愁钱。农村体力活男人扛,妇女生完下地快,压力小,再要一个不费劲。
相比城里双职工挤托儿所,农村孩子村里串门,成本低人情暖。政策不是万能,可在农村这土壤上,长得快些。
农村上学率上来了,可避孕知识浅,镇上讲座去不了,忙地里活。妇女少读大学,对生育风险半知半解,用套率七成,城里九成。义务教育免费,农村补课少,城里从幼儿园起就烧钱。孩子教育成本低,农村父母敢生。
农村生育率虽降到1.29,但教育拉低了避孕门槛,相对城里高点。
可话说回来,农村这主力军地位,也摇摇晃晃。
2024年总人口减139万,连续三年负增长,农村生育率破1.5底线,步入低谷。90后不想多生,彩礼压垮家,女性觉醒了,生育成本叠加,身体心理双重打。
农村婴儿贡献锐减,过去蓄水池干涸了。城市化加速,年轻人进城打工,村里剩老人娃,地荒了,生育跟不上。2025年上半年预测,出生人口或跌破900万,农村也难独善。
政策虽多,可经济腾飞后,农村房价也涨,电商火了,观念融城,年轻一代刷短,结婚率腰斩。少子化老龄化双管齐下,农村快速空心,工作人口少,养老税负重。
村里四世同堂的家,孙辈绕膝的温情,如今渐稀,留下的空屋子,风吹过有点凉。农村主力军的日子,不长了,得想着平衡城乡,让生娃不愁钱不愁心。
参考资料
生“三胎”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哪两部分人身上?期待三孩政策实现 人民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