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子百家时代,墨家跟儒家是对立的。
墨家创始人墨子,一开始学的是儒家,很懂儒家思想,所以墨家的主张几乎都和儒家对着来。
为此,孟子痛骂墨家是“禽兽”一样的学说。
从立场上看,儒家代表贵族的利益,墨家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
因为墨家是完全独立于战国之外的组织,不听任何战国的命令,也不受任何君主的调遣。
战国之间有矛盾,墨家就帮忙调解;大国侵略小国,墨者就帮小国保卫国家。
他们不图钱、不图名,唯一的目标是实现没有战争、没有贫富差距的理想社会。
墨家还主张“天下的国家,无论大小,都是上天的意思;人无论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是上天的臣民”,认为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平等。
儒家讲“仁爱”,但看重等级,还分“士农工商”的类别,对不同身份的人,给的“仁爱”程度不一样。
墨家则提出“兼爱”,主张人人平等,无差别地爱别人。“兼爱”完整的说法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跟儒家都想和平,不赞成用暴力解决问题,但想法不一样。儒家提倡打“仁义之战”,可是历史上像宋襄公、朱允炆这样按“仁义”打仗的人,最后都失败了。
墨家的“非攻”更实际,不主动发动战争,可要是别人来打,也绝不退让。
墨家子弟会用各种厉害的技术防守,最有名的是墨子和鲁班的“沙盘论战”,墨子用更厉害的守城工具,破解了鲁班的九种攻城方法。
墨子也不反对先进的战争武器,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像“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的道理。
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儒家认为“人的命是天定的”,还说“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
觉得人在社会里的角色定了,就要接受,比如“生死由命决定,富贵是天安排的”这些都是宿命论的说法。
墨子特别反对这种观点,提出“非命”,觉得“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不由天”,能让人有勇气面对困难。
同时,墨子在“非命”后面加了“天志”“明鬼”,意思是“抬头三尺有神灵”,提醒人们不要为了成功做坏事、违背良心。
在选人方面,墨家提出“尚贤”和“尚同”。
“尚贤”就是推崇有能力的人,打破靠血缘继承职位的制度。
“尚同”就是让全国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秦国秦孝公招有能力的人,就是践行“尚贤”;后来商鞅让全国人都专注于种地和打仗,这和“尚同”的主张一致。
墨家还提出“节用”“节葬”“非乐”,反对儒家的形式主义。
儒家要求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孝三年,这三年不能劳动、不能生产、不能社交,还主张用厚葬来表示孝心。
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厚葬的风气变得很极端,西汉时朝廷选官,甚至会看给父母准备了多少陪葬品,导致很多黄金,都被埋到地下。
墨子觉得守孝和厚葬,只是浪费时间和生命,没什么实际用处。
同时,墨家成员必须遵守“兼爱”的原则,对陌生人要像对父母一样,对父母也要像对陌生人一样,这也是孟子批评墨家“无父无君,如同禽兽”的原因。
在知识来源方面,墨子把知识的来源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亲身体验,比如摸过火,就知道火能烧人。
第二类是权威传授,比如有些小孩没摸过火,但听别人说,就知道火能烧人。
第三类是推论感悟,比如知道火能烧人,就能推断出和火类似的东西可能也有这样的属性。
因为墨家思想一直站在底层劳动人民的角度,和其他维护皇权的学派想法不一样,所以不受古代皇帝的喜欢,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墨家子弟慢慢消失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