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左传《吕相绝秦》大部分内容是颠倒黑白,为什么却被奉为经典?

0
分享至

《左传》里面共有33篇文章被摘录进了《古文观止》,这些文章大多比较正气,也多是从弱者的角度去诠释如何对抗强者,且通常是正义感满满,除了借用一下历史典故,很少歪曲事实。然而,被选录的第23篇《吕相绝秦》却有点邪气,让人看得连连摇头,却又拍案称绝。

摇头,则是因为,这篇文太不要脸了,太能颠倒黑白了!里面每个歪曲的事实都表达得正气凛然!

就像霸凌者为了霸凌弱者,硬生生把自己曾经霸凌别人的事迹,歪曲成自己被霸凌的事迹,然后对弱者进行讨伐,企图控制舆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懂点历史的,看了此文都要骂一句不要脸。

可绝的是,如果忽略史实来看,这篇文章很不错,其结构之严整,句法之错综,气势之紧逼,雄辩之壮阔,号称开创战国纵横家之先河之作,对后世檄文更是影响深远。

如今,我就从“不要脸”跟“绝”这两个方面来尝试解读这篇文章,姑且看个乐子吧。

1

首先,本文第一句:“晋侯使吕相绝秦。”

绝,这个绝和我们在本文要讨论的绝不是同一个意思,那个是拍案叫绝的绝,这个是断绝交情的绝。意思是晋侯在战争开始前,让吕相去和敌国写了一封绝交信。

在战争开始前,写一封绝交信的,

就我目前所知,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头一次。是空前,但不是绝后,也是开先河之作。作为的作。

能够绝交,说明秦晋两国的确是有交情的,而且,交情还很深。交情有多深?是众所周知那种深,深到就是如今人们还能用“结秦晋之好”来代表缔结婚姻。

所以,秦晋正式绝交,是大事,很大的事,需要广而告之。

事实上,在吕相绝秦之前,秦晋两国就已经发生过不少战争了。读过《左传》的,都知道他们的渊源,也有所了解——其实大多情况下是晋国恩将仇报,出尔反尔,秦国咽不下气给晋国教训。两国因此分分合合也不少。这一次,晋国是彻底不想和秦国好了,所以,要将绝交之事公布于全天下。它不仅仅是要宣布两国绝交了,还要把绝交的错全都推给秦国,历数秦国对晋犯下的种种罪状,来获得国际上的支持。



这一次,吕相是做足了准备,虽没有像刘邦讨伐项羽那样,条理分明地列出项羽十大罪状,但他也是把历来秦晋相处时有矛盾的地方全部作为秦的罪过列了出来。对于读者而言,可以把这篇文章,看成前面学过的秦晋相关内容的一个小总结,小回顾,同时也可以对有关秦晋的知识盲区有新的了解。

当然,如果对前面内容有所了解的,就知道,吕相大多数情况下是颠倒黑白,所以,读者在看文时,可以特别注意一下,他是如何颠倒黑白的?不是要学习他的颠倒黑白,而是学习他处理文字的其中一种方式,或许这也是本文入选《古文观止》的原因之一。为了方便理解,我就把里面提到的秦国罪状拆分一下,一条条列出来。

2

在列罪状之前,吕相先强调了一下两国之前的亲密关系。前面说过,现在两家结亲,叫结两家秦晋之好。是因为秦国和晋国历来有联姻的习俗,当然这种联姻都是带着政治目的的,且目的不是像电视剧说的那样,屈辱地用公主换和平,而是想通过嫁血亲的公主过去培植亲近己方的势力,要是生个公子继承了君位,那这种姻亲关系,就更好谋福利了。

这也是一些晋国公子在本国呆不下去,能跑到秦国去避难的原因之一。比如晋惠公、晋文公、晋惠公的儿子圉、还有令狐之役的大冤种公子雍等,都去秦国避难或者求救过。

僖公五年,晋献公灭了虞国之后,为了稳住秦国,把秦穆姬嫁了过去,这秦穆姬是晋献公娶了自己的嫡母齐姜夫人生下来的,背后又有齐国的渊源。虽然是巩固势力的手段,但两国表面上是建立了良好的姻亲关系。

让人有种错觉,晋国好像很珍惜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可是下面话锋一转,又像个被渣男伤害的怨妇似的,对秦国全是控诉,一桩桩罪,都是秦国的忘恩负义,背信弃义。让人为之愤慨,为之拍案叫屈,恨不能把老秦拉出来鞭个三百鞭。

后面就会明白,吕相特意把晋侯嫁女说成主动和秦国交好,那么到时候数落起秦国的罪证来,就显得秦国恩将仇报,连亲戚都不放过的可恶。也是给其它想要帮助秦国的人一种秦国是六亲不认的国家的错觉。一举两用。

罪状一:秦国扶持晋惠公上位,却有始无终,对晋国发动了韩原之战。

罪状二:秦国扶持文公上位,为报恩,文公不辞劳苦带着诸侯朝见秦国。(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征东之诸侯......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国侵犯秦国边境(郑人怒君之疆埸),文公还是和秦国一起带兵合围郑国,秦国却恩将仇报中途反悔和郑国订盟。

罪状三:围郑时,秦国突然背刺,但是文公却以德报怨,帮助秦国劝住准备围攻秦国的诸侯,于秦有大恩(诸侯疾之,将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大造于西也)。可是秦国却在文公死后,不仅不去吊唁,还“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崤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离散我兄弟,扰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简直罪大恶极。

罪状四:因有第三点罪状,晋国出兵到崤关讨伐秦国,但是却没有将秦国的三个将领杀死,还给他送了回去,但是,秦国不仅不感恩,还要和楚国一起围攻晋国。幸好老天可怜晋国,楚成王死了,秦国的奸计才没有得逞。

罪状五:秦康公是晋国的女子所生,却“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率我蟊贼(指晋公子雍),以来荡摇我边疆。”以至于有了令狐之役,结果康公还不死心,又发动了河曲之战。彻底断绝两国友好。

罪状六:康公死,新君即位,晋景公想要和秦共公(也就是现在绝交的对象)交好,但秦国却“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

罪状七:秦国主动和晋国订立令狐之盟,转头就和狄人约定侵犯晋国。而且“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我之婚姻也。”这件事里面,秦国竟然两面三刀,一边和我们说要一起讨伐狄人,一边又去给狄人通消息。

罪状八:你秦国背弃令狐之盟,还要唆使楚国来夹攻我们晋国,幸好楚国讨厌你们两面三刀的行为,站在我们这边。如今,你秦国罪行累累,对不起我们晋国,对不起天下,我们要和你们绝交,决一死战。

看看这条条罪行列的是不是有理有据又慷慨陈词,读来让人义愤填膺?是不是真觉得晋国是真好,秦国是真该死啊?可要知道吕相是如何颠倒黑白,怕是要对他的厚脸皮目瞪口呆了!来看看,吕相是如何颠倒黑白的?

3

罪状一的真相:里面提到秦国对晋发动韩原之战,其战争结果是秦国俘虏了晋惠公。就发生了《阴饴甥对秦伯》这件事。而韩原之战发生的原因却是晋惠公食言加忘恩负义。



因为晋献公对儿子的追杀,还是公子的晋惠公和晋文公纷纷出逃,晋惠公能够回国即位,便是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他为了能顺利回国即位,许诺割秦晋边界的焦瑕一带给秦国,回国以后他就反悔了。后来晋国闹饥荒去秦国借粮,秦国不计前嫌给了他粮食。然而,当秦国闹饥荒,去晋国借粮时,晋惠公却趁火打劫,派兵去攻打秦国。

是可忍熟不可忍?泥人还有三分气性,更何况一个有野心的一国之君?秦穆公气得也派兵去打晋国,于是就有了韩原之战。这就是罪状一的真相,怎么看错的也不是秦国,不而是两面三刀,反反复复的晋国啊。

晋国人竟然还能倒打一耙,说你既然曾经帮过我,为啥不帮到底?啧!帮到底就是让你一次次回踩?后世小说里的各种白莲绿茶人设怕都是跟吕相学的。

罪状二的真相:此段典故是关于晋文公的。因为秦在晋文公逃亡期间送妻子又送财宝,晋文公许诺以后两国交战,晋会退避三舍。虽然晋文公没有晋惠公那么无耻,但也没有里面说的那么伟大。并且,这段控诉简直张冠李戴,扭曲事实!

为了抵消秦穆公对晋文公的恩情,吕相甚至把晋文公称霸时诸侯朝见晋文公,说成是带着诸侯朝见秦穆公。而为了掩盖晋文公的称霸野心,把由晋主导的对郑国的吞并之战,歪曲成因为郑国侵犯秦国边境,晋国帮秦国报仇的仁义之战。想以此增加秦因为烛之武一番话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和郑国结盟的罪恶。

还不止。

秦晋两国一起围攻郑国,秦国临时变卦,和郑国结盟之后退兵了,晋国舅狐偃咎犯要求追击秦军,晋文公处在争霸关键时期,为了挽回信誉,不想和秦国彻底撕破脸,便说不能恩将仇报,不打了。

而后,吕相却把狐偃咎犯的个人行为歪曲成诸侯看不下去要打秦国,而晋文公为了秦国,努力安抚住了暴躁的诸侯。明明没有参加的诸侯突然就云参与了!

同一件事情,在吕相的嘴里说出来就完全变了模样!!!参见《烛之武退秦师》

罪状三的真相:参见《蹇叔哭师》。

吕相所谓的崤关之战,是因为,秦国想要偷袭郑国,趁着晋国国丧期间,新君也就是晋襄公初立顾不上其它,便从晋国崤关借了道,在临近郑国的滑国时发现消息泄露,郑国已有准备,便灭了滑国,原路返回,经过崤关时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三个秦国将领被俘虏。

这件事里面,主观上,秦国没有任何针对晋国的意思,唯一的一点错,大概就是没经过晋国的允许,军队从晋国借道。但是仅仅是这一个原因,晋国对秦军出手也是没有问题的。

有问题的是吕相放大了秦国对晋国的意图,把秦国单纯借道的行为描述成本来就是要对晋国图谋不轨,把灭掉滑国的行为,解释成对晋国的挑衅。为的就是扩大秦国在这件事情上的罪恶。

罪状四的真相:为了报崤关之仇,秦国将领孟明视吸取战败经验,勤练兵马,发起了王官之战。

不过吕相把这场战视为晋释放秦国三个将领回国的恩将仇报,有些牵强。毕竟主观上来说,晋国释放三个小将的行为,还是曾经秦国送给晋文公的女子起的作用。后来被大夫提醒,想去把人追回来的时候,人家已经上船了。另外,秦国在那场战役中,被晋伏击全军覆没,这仇岂是释放三个小将能够抵消的?

秦国因此对晋动兵,也不能说是错。

罪状五的真相:背后则是好大一个锅了。

因为令狐之役本质其实是晋国大臣赵盾弄权的结果。

晋襄公死后,晋国的外姓大臣纷纷想要争当辅政大臣,他们以还在襁褓中的太子太小为由,要迎接在外的年长公子回国即位。赵盾就看中了在秦国公子雍,还派了人去迎接。结果在杀了另外一个大臣扶持的公子,把人也赶走了之后,他转头就变挂,辅佐还在襁褓中的太子上位,自己做摄政王,掌控了晋国。秦国不知道情况,依旧派兵护送公子雍去晋国即位,但是在令狐被赵盾伏击。

吕相把秦国护送公子雍的行为,歪曲成秦国有意破坏晋国公室,颠覆晋国社稷。真的是有点不要脸了。

其后三大罪状,基本是由于令狐之役以后,秦国和晋国决裂,两边反复征战,秦国越来越强,争霸之战空前热烈,秦国为了灭晋国,假意和晋国结盟,私下里和狄人结盟,围攻晋国,晋国知道后很恼火,于是有了这次讨伐。没有什么好为秦国辩驳的。

但有意思的是,晋国在这里面,抠不出什么对秦国的恩情来了,便拿姻亲来说事。比如,他觉得送公子雍回晋的秦康公,是晋国女子所生,便认为他理应事事以晋为先。这种用姻亲关系为自己谋利的事情,其实大多数心知肚明,很少摆在明面上,吕相直接提出来,还是挺不要脸的。

4

不过,咱们研究这篇文章,主要也不是看他如何歪曲事实,而是研究它为何能成为檄文的典范,为何能为人称道?这个,就要从结构上来说了。

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吕相这篇檄文的结构,基本都是先强调晋对秦的恩情,再数落秦的恩将仇报。这样的罪状多了堆砌起来,便显得秦国罄竹难书,合该被讨伐。所以即使没有什么恩情,也要为每一次冲突编出一个秦恩将仇报的罪出来。没有,就张冠李戴,扭曲事实。

罪状要是不够,那就扩大化,比如崤关之战,原本秦就没有针对晋国,只是借了个道,吕相却说秦本来就是冲着晋国来的。以此加深晋对秦的仇恨。

吕相这篇檄文,其实还不够明晰,因为这一条条罪状都是我拆解出来的。

后来的檄文,就比较分条缕析了。

比如最有名的便是,刘邦的《数项羽十罪》,句式是,“xx(罪状),罪一也;xx,罪二也;……罪十也!”



这么一条条清晰列出来的更有气势一些。

但《吕相绝秦》能被称为开先河之作,可不仅仅是因为它开启了檄文的先河。而是因为他使用句式之精妙,那种恢弘气势一点不亚于“一、二……十”的效果。

因为作为檄文,肯定是要在阵前念出来的,需要气势,所以文中用了很多的排比句。比如:

“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崤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离散我兄弟,扰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
“入我河曲,伐我涑河,俘我王官,剪我羁马。”

诸如此类的句子,让文章读起来特别有气势,很是咄咄逼人。而且文章有理有据,脑子转得不快的,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除了句式精妙,有气势,本篇檄文还有第三个高明之处,那便是会制造拉拢舆论力量。

前面我说,吕相动不动把晋国的个人行为张冠李戴给诸侯,显得很可耻,但这也是有他的一层深意的。晋国和秦这一次决裂,是准备带着诸侯一起干的。而且诸侯也是站在他这一边。

而檄文呢,是当着所有诸侯盟军的面念出来的。其实诸侯之间并没有那么同仇敌忾,大部分诸侯也是被迫加入这场争霸战,所以若是只是念秦、晋两国的恩怨,那么大部分诸侯可能就是看个笑话看看戏罢了。

打起仗来,可能诸侯为了自己损失少一点,还要在后面摸摸鱼,他们之间并没有那种,咱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战的决心和毅力。所谓诸侯盟军,离心离德的并不少。通常盟军里面,稍微使点离间计,就能瓦解。比如秦、晋围郑那一战,秦国就被郑国轻易离间了。

所以,得让诸侯也对这仇恨感同身受,就必须让诸侯也参与其中,哪怕是云参与也好。所以才在《烛之武退秦师》里面发生在秦、晋、郑三国之间的恩怨,添了诸侯进来,把晋子犯要求追击秦军的话张冠李戴给了诸侯——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之,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之恩。”



这是给诸侯加戏,为这次攻打秦国博取国际舆论的同情,顺便拉个同盟。为了加强这一效果,他还在文末以“诸侯说”结尾:秦和晋结盟,又毁约和狄人围攻晋国,晋准备反击晋国。他说: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忽略事实,本文在结构上堪称严谨,设计布局上堪称巧妙,情绪把控上也是十分到位的,而其句法之错综,雄辩之壮阔,是开战国纵横家之先河之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9月19日俄乌最新:两个月来的最大战果

9月19日俄乌最新:两个月来的最大战果

西楼饮月
2025-09-19 18:00:08
组织多名未成年失足女飞多地卖淫,让女友管起居发避孕套,男子获刑10年11个月

组织多名未成年失足女飞多地卖淫,让女友管起居发避孕套,男子获刑10年11个月

红星新闻
2025-09-19 14:55:59
突发!特朗普刚宣布:美军发起新一轮打击,多人死亡

突发!特朗普刚宣布:美军发起新一轮打击,多人死亡

大国之翼
2025-09-19 06:35:04
山东入室抢婴案宣判1死缓2无期,姜甲儒父亲:将抗诉,希望被告死刑立即执行

山东入室抢婴案宣判1死缓2无期,姜甲儒父亲:将抗诉,希望被告死刑立即执行

封面新闻
2025-09-19 18:37:04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35:58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平老师666
2025-09-18 12:48:37
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多个家庭崩溃:直接住进ICU

上海阳性确诊人数正在上升!今年感染季提前了!多个家庭崩溃:直接住进ICU

极目新闻
2025-09-19 13:53:49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观威海
2025-09-19 09:25:05
误触“化骨水”女子今日(18日)已火化,丈夫称抢救3天花了30多万,涉案者儿子发声

误触“化骨水”女子今日(18日)已火化,丈夫称抢救3天花了30多万,涉案者儿子发声

极目新闻
2025-09-18 22:04:03
女大学生被多人包养,聊天记录遭男友曝光,1晚1700元,不堪入目

女大学生被多人包养,聊天记录遭男友曝光,1晚1700元,不堪入目

历史伟人录
2025-09-19 14:55:56
失业了不要送快递,搞辆三轮车去干这个小生意,不需要门面,也能月入过万

失业了不要送快递,搞辆三轮车去干这个小生意,不需要门面,也能月入过万

李舟
2025-09-18 18:41:13
实探成都苹果直营店:取iPhone 17的顾客在店外排起长队,有人5点半就来了

实探成都苹果直营店:取iPhone 17的顾客在店外排起长队,有人5点半就来了

极目新闻
2025-09-19 09:12:05
马英九:九三阅兵不是没邀请,而是吓得不敢来

马英九:九三阅兵不是没邀请,而是吓得不敢来

雪中风车
2025-09-19 14:42:53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极目新闻
2025-09-19 16:29:45
全方位对比《731》和《黑太阳731》,终于明白前者为何口碑分化!

全方位对比《731》和《黑太阳731》,终于明白前者为何口碑分化!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9-19 10:09:48
卢伟冰展示小米17和iPhone17对比,回应“改名原因”:没有蹭苹果热度,这次升级巨大,7是小米的幸运数字

卢伟冰展示小米17和iPhone17对比,回应“改名原因”:没有蹭苹果热度,这次升级巨大,7是小米的幸运数字

极目新闻
2025-09-19 20:02:03
中方连开三枪,抛257亿美债,封杀美芯片,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中方连开三枪,抛257亿美债,封杀美芯片,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回京历史梦
2025-09-19 17:00:57
一汽丰田bZ5对比东风日产N7谁是合资新能源『版本答案』?

一汽丰田bZ5对比东风日产N7谁是合资新能源『版本答案』?

电动邦
2025-09-19 12:53:46
山姆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

山姆回应卖冷冻2年的西兰花

大象新闻
2025-09-19 20:25:01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9 12:35:44
2025-09-19 20:47:00
江愚儿 incentive-icons
江愚儿
主要写文史类题材文章
312文章数 3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初中补了3年课,高一就露馅了”,家长晒女儿分数,看清了现实

数码要闻

4K 160Hz Mini LED,海信 G7 Ultra 显示器 9 月 26 日上市

IGN《仁王3》制作组访谈:通关流派任君挑选!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