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孩子喜欢上了打乒乓球,确实没想到。每天不去打球,就好像少了什么。我是想让她在家里做做题,或者学习,每次打球回来,有点儿累,就没法学习了。
可孩子像着了迷一样,于是我和孩子商量好,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好时间的量,不要太劳累,以免影响学习。
打好乒乓球并不容易,感觉相对于篮球来说,上手入门比较难,但是相对安全,没有肢体上的碰撞,是一项可以从幼儿打到老年的一项运动,可以长期坚持。
打乒乓球的好处:
1、增加专注力
哈佛大学“人类脑计划”追踪2000名儿童10年后发现:每天运动1小时的孩子,大脑海马体(记忆中枢)体积比不运动的孩子大15%,神经突触连接密度增加23%。
海马体在处理记忆和空间信息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运动会让孩子记忆力更好,增强孩子的专注力。
2、不再磨蹭
孩子想着去打球,不用家长催促,就要尽快高效地完成作业,不然作业写不完,就不能去打球。学习有了自驱力,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心情愉快
运动时分泌多巴胺,孩子感到很快乐,减少抑郁情绪,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打打球,有了发泄情绪的出口,孩子就平静了。
4、让大脑变得聪明
打乒乓球可以让孩子变聪明,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刚开始练发球,球可能都触摸不到球拍,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增加孩子的耐性。
练球和学习是一样的道理,有错题,刚开始不会,反复练习,直至做对,锻炼孩子的持久力。
乒乓球的球速比较快,需要眼疾手快,0.3秒就要判断来球方向,孩子的思路更敏捷。
5、提高体育成绩,是刚需
我们当地中考体测,需要在技能测试项目中选一项,占4分,这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
其实从项目规则来看,篮球相对容易一些,乒乓球入门稍难,练习时间长。从长远看,乒乓球老少皆宜,适合长期坚持。
从这一段时间练乒乓球来看,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好度
孩子喜欢,也要掌握好度,过量就会带来伤害,身体疲劳,也会影响学习。运动强度适中,保持每天半小时,既锻炼了身体,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2、有正确合理的期待
打好乒乓球,一是天赋,二是坚持,三是看经济实力。一周只练一次和练三次,每天练,会有很大的差距,成绩是靠练习的量堆积的。
会打和打好是两码事儿,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运动员,就是培养一项兴趣爱好,锻炼身体,就不会有太大压力。
想要让乒乓球成为自己的特长或者能中考高考加分助力,个人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还有父母经济上的支持。
主抓学习不放松,体育是爱好,锻炼身体,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