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程序员的未来在何方?

0
分享至

应用的扩散与技术的收敛:海纳百川,最后合一,成为一股通用性之流

以及程序员的未来在何方?

技术的演化有一个悖论:在表层,它往往展现为应用的多样性,数不清的新产品、新场景、新玩法像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底层,它却在不断收敛,逐步压缩为更少、更通用的原语。表面是百花齐放,深处却是渐趋合一。就像万川归海,最后化作同一股通用性的洪流。这正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方向:上层应用越是繁盛,底层技术越是收敛,直至某一刻,一个新的“通用纸带”出现,成为整个文明的共同底座。

所以我来总结一下这个系列,我真正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首先,图灵机作为一台模拟机器,它带来的最大变革是“计算的通用性”。从那一刻起,人类的计算世界就埋下了一条主线:一切复杂的计算,都可以被压缩到有限的原语和一条纸带之中。

其次,最初的通用性局限在“可计算”的范围。在人类更广阔的活动中,语言、文字、规则依旧是高度隔绝和离散的,彼此之间无法互通。直到向量化技术,也就是大语言模型的出现,我们才第一次拥有了一片连续的“意义之海”。

第三,技术的进化必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循环紧密相连。任何新技术的落地都需要进入那条循环:共识—协议—结构—叙事。只有通过这条循环,技术才能真正获得合法性和持续的生命力。

最后,社会表面上会呈现出百花齐放、应用指数级爆炸的景象,但终究会走向收敛。就像万川归海,最终会汇聚成伟大图灵那条纸带的隐喻:有限的原语,一条通用纸带。未来,下一个文明的底座,极有可能就是这条“通用性的社会纸带”。

因果链帮助我们推演和在短时间内看清能掌握的真相。

在我具体解释这个极为抽象的内核之前,我要聊聊天:大模型的商用,其实没有改变技术演化的基本原理。但是“机器会说话”这件事情,对于这个圈子的震动还是很大的,因为不是人人都是openAI 的研究眼员。现在震惊过后,回过神来,发现其实科学的逻辑,技术的因果链条仍然适用,我们应该靠理性回到原来的“淡定”轨道上。

比如技术从来就不会,以后也不会,凭空出现。那就让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技术非常可溯源,可因果推理。比如 TensorFlow / PyTorch,深度学习突破带来爆炸式增长。研究者们对“张量计算 + 自动微分”形成共识,这是神经网络的核心原语。Google 开发了 TensorFlow,强调大规模分布式训练与生产部署。TensorFlow 的叙事是“工业级、生产就绪”。这就是一条因果链。现在我有许多条想推演的因果链。

程序员的未来?我认同现在是程序员的重要转折点

首先,AI 的出现,让所有人都经历了一段既兴奋又懵逼的时期。尤其是它对程序员工作的高度重叠性,让整个技术圈一时间陷入了巨大的不确定。我尝试画一个图来解释这一切:这其实是人类随着科技发展逐渐看清“智能”本质的一个过程。

过去我们在山脚下,抬头看这座“智能之山”,眼界低、认知窄,只能依靠人力去攀登,显得笨拙而吃力。现在我们站在山腰上,脚下是 LLM 的平台,视野完全不一样了——高度改变了我们的理解。

回头看,原来程序员这个职业本质上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人肉码机”。它是逻辑构建、符号翻译、规则堆叠的混合体。但这些工作,本来就不是人脑最适合的能力领域。我们却把这种符号堆叠当成专业:去读了个学位、找了一份工作、形成了一个产业。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把“不擅长的事情”硬生生包装成了专业身份。

而 LLM 的出现,把这一层幻象戳破了。它几乎天生就适合处理符号堆叠、逻辑组合、规则翻译,比人类程序员更快、更稳、更不知疲倦。于是我们才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们所谓的专业,并不是“人类智力的巅峰”,而是“人类在智能缺位时的临时补位”。

但是如果我只看见 AI 写代码,就以为“程序员要消失”;

但如果放进因果链,会看到“程序员的角色会迁移到上层循环,而不是彻底消失”。

过去的程序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人脑并不擅长的符号堆叠和机械性逻辑翻译。

AI 在这方面的能力出现爆炸式提升,接手了人类最不高效的部分。

程序员的角色并不会“消失”,而是被推向上层——去承担 共识的捕捉、协议的设计、结构的编排和叙事的传播。

换句话说,下层的符号堆叠工作会逐渐被 AI 吸收,但上层的社会循环依旧需要人来驱动。程序员不是彻底消失,而是完成了一次角色迁移:从“人肉码机”变成“循环设计者”。

因此,因果链能帮我们避免被短期现象蒙蔽,看清的是:AI 并不是把人类挤出去,而是迫使人类从低层劳动走向高层循环。

程序员的未来?离开了互联网大厂,未来在何方?

程序员当然是汇聚到真正的突破口去。其实大家也都感觉到了——对程序员来说,现在的局势就是机会与毁灭并存。一方面,AI 的涌现让传统技能栈的壁垒迅速瓦解,很多人眼前的饭碗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新的通用性平台正在形成,谁能在其中找到正确的位置,就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循环中的关键节点。前几天一个推友说,远离互联网,寻找交叉行业的机会。对,这个我认同。但是从哪里下手?我认为大概的方向,其实大家都有感觉了:

深水区行业改造(医疗、教育、能源、制造),大家都看到了。但是难度也是有的。这些行业不像互联网那样信息流单一,而是高度复杂、涉及监管、伦理、合规。技术人需要同时懂 IT 和行业知识,跨界门槛极高。

AI 原生生态(Agent、自动化链路、接口经济),这个也是共识。技术仍在快速演化,生态格局未定,路径高度不确定。“接口经济”需要强大的 API 标准化,但目前碎片化严重。

应用扩散与技术收敛(百花齐放 → 通用纸带),这个就严重说不准了,5年以后?10年以后?短期内会出现海量应用,但大多数会昙花一现。预测哪些能沉淀到底层原语,哪些只是临时玩法,极其困难。如何判断一个应用是不是因果链上的“必然”节点?大概率判断不了。

风投资金不缺钱,找准接口挣工资

我并不认同“程序员完蛋了”这种说法。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原因很简单:在新范式的时代,所有人都被拉平到一个起跑线。一旦你能在一个极小的 niche 领域 里探索出真正可落地的接口,那么全世界能理解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更不用说能做到的人。这样的知识和经验不可能马上写进任何一本教科书,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大规模复制。

这意味着,程序员真正的机会不是在和大厂拼功能,也不是在追逐热门工具,而是在那些“细而深”的场景里,把技术和应用对接起来,形成独特的接口。这种接口一旦跑通,就不只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标准的起点,一个被迫写进“行业循环”的关键节点。

换句话说,谁能先在细分领域找到那个接口,谁就能掌握未来的话语权。

从这点上来看,X已经不能满足我期待的深入探讨的功能了,肯定要走向更深入的英文世界,并且选择更好的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青青子衿
2025-09-18 02:37:31
22岁女孩嫁给无四肢的志愿军,相爱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22岁女孩嫁给无四肢的志愿军,相爱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大运河时空
2025-09-16 23:05:41
索尼惊悚电影《新狂蟒之灾》定档 12 月 25 日北美上映

索尼惊悚电影《新狂蟒之灾》定档 12 月 25 日北美上映

IT之家
2025-09-18 08:18:08
亚冠首轮积分榜:中超3队全军覆没无缘前8,上港垫底,5队同积3分

亚冠首轮积分榜:中超3队全军覆没无缘前8,上港垫底,5队同积3分

中超伪球迷
2025-09-17 22:20:10
仅22名本科生报到!这所高校怎么回事,15万学费引发的后果吗

仅22名本科生报到!这所高校怎么回事,15万学费引发的后果吗

史海流年号
2025-09-16 16:19:51
辛柏青丧妻刚满100天,离谱的事就发生了,被撮合娶马伊琍引争议

辛柏青丧妻刚满100天,离谱的事就发生了,被撮合娶马伊琍引争议

凉羽亭
2025-08-28 11:40:48
局长让我做接盘侠,娶他的怀孕的情人,我同意后获得了提拔

局长让我做接盘侠,娶他的怀孕的情人,我同意后获得了提拔

乔生桂
2025-09-10 15:58:03
大陆就台湾问题密集发声,我军中将:统一还用不上9·3阅兵的武器

大陆就台湾问题密集发声,我军中将:统一还用不上9·3阅兵的武器

小童历史
2025-09-18 14:00:37
江苏某工厂放大假,未提及工资发放,员工该何去何从?

江苏某工厂放大假,未提及工资发放,员工该何去何从?

黯泉
2025-09-18 11:08:48
河北小伙娶小12岁乌克兰绝色美女,结婚11年后,妻子出轨波兰农民

河北小伙娶小12岁乌克兰绝色美女,结婚11年后,妻子出轨波兰农民

青史楼兰
2025-09-16 10:44:15
人民日报锐评胖东来聘刑释人员,句句直戳要害,于东来地位变了

人民日报锐评胖东来聘刑释人员,句句直戳要害,于东来地位变了

一家说
2025-09-18 09:49:44
上座率狂跌!中国年轻人,为啥集体“逃离”电影院,原因很扎心

上座率狂跌!中国年轻人,为啥集体“逃离”电影院,原因很扎心

青眼财经
2025-09-15 18:19:21
婴儿太小不想回老家过年,该咋办?网友:没必要,小孩儿太遭罪了

婴儿太小不想回老家过年,该咋办?网友:没必要,小孩儿太遭罪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5 00:10:06
美籍犹太人评上海夜景:都是假象,日本韩国不像中国那样隐瞒真相

美籍犹太人评上海夜景:都是假象,日本韩国不像中国那样隐瞒真相

阿伧说事
2025-05-19 12:49:50
喊上门按摩,发现是女同学妈妈,结束后她问我:还要别的服务吗?

喊上门按摩,发现是女同学妈妈,结束后她问我:还要别的服务吗?

凯裕说故事
2025-09-03 16:59:48
再见快船!新赛季内讧第一队诞生!对不起了哈登,总冠军又要没了

再见快船!新赛季内讧第一队诞生!对不起了哈登,总冠军又要没了

篮球扫地僧
2025-09-18 12:40:29
曝巴特勒不满库明加闹剧,已联系勇士要说法,想保证夺冠竞争力

曝巴特勒不满库明加闹剧,已联系勇士要说法,想保证夺冠竞争力

只扣篮的教练
2025-09-18 10:52:51
美国实力第一,想打谁就打谁?有2个国家,美再霸道也不敢打

美国实力第一,想打谁就打谁?有2个国家,美再霸道也不敢打

介知
2025-09-08 15:21:34
俄罗斯战略专家预言:美军若敢同解放军开战,7天内10万大军将全军覆没

俄罗斯战略专家预言:美军若敢同解放军开战,7天内10万大军将全军覆没

文雅笔墨
2025-09-17 15:25:33
中企集体拒买英伟达芯片,美国被击中痛点,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中企集体拒买英伟达芯片,美国被击中痛点,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回京历史梦
2025-09-17 17:04:18
2025-09-18 14:51:00
Susan STEM incentive-icons
Susan STEM
熵控理论将混乱、高熵的语言转化为结构化、可执行的认知单元。
24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头条要闻

女子买辆二手奔驰车惹怒提车中心员工:我要让她坐牢

头条要闻

女子买辆二手奔驰车惹怒提车中心员工:我要让她坐牢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杨丞琳庆祝结婚6周年,与李荣浩撒糖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时尚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数码要闻

Meta的尴尬时刻:首款带屏AI+AR眼镜发布却两度“翻车” AR热潮会否开启?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手机要闻

传闻iPhone 18 Pro将带来“略带透明”的背部玻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