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晨跑的好习惯,但是秋天了,晨风里也开始有了凉意,有些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夏天晨跑,肌肉酸痛隔天就能恢复,但是现在,歇两天还是觉得腿脚发沉。
其实,这不是身体变差了,是秋季到了,身体开始“闹脾气”了,这是因为气温降低、空气湿度也低了,肌肉黏滞性变高,所以可能不仅出现肌肉酸痛时间长的问题,可能还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而且换季,身体代谢就容易变慢,运动后乳酸堆积、筋膜紧张,这个时候就更加明显了。
几个小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01、3步激活全身
5分钟唤醒身体发动机
先用5分钟时间,做个“低强度的动态热身”,给肌肉一个运动信号,激活一下,让血液流起来。
室外运动
室外运动,可以选“原地高抬腿走”,搭配上深呼吸,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让体温升高,等到腰腹部和大腿,都有了温热的感觉以后,再进行正式运动。
室内运动
猫牛式
臀桥
室内运动,可以用“猫牛式+臀桥”组合,各15次,既能活动脊柱,又能唤醒臀肌 —— 很多人练腿受伤,其实是臀肌没激活导致代偿。
再“松筋膜”
小腿后侧:可以使用泡沫轴进行放松,滚动30秒左右就可以,这样能避免跑步时肌肉紧张,导致抽筋问题;
肩背:重点是打开肩胛骨,可以做一个双手背后交扣抬起的动作,把肩胛骨打开以后,后面做力量训练,就不会有滞涩感;
髋关节:髋关节几乎承受是上半身全部的重量,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充分打开,避免损伤,可以采用弓步压腿,用力下压5秒,做上3-5组以后,感受髋关节放开了,再进行运动;
最后找状态
可以先尝试做低强度动作,再慢慢提高,做正常强度运动,比如如跑步前先快走2分钟,让身体能够充分适应运动感受以后,再逐渐加大力度,比直接上强度安全多了。
02、运动后:别立刻瘫!
5分钟“冷身”比拉伸先做
别立刻停止运动,比如跑步,可以从跑动状态转为慢走状态,五分钟后再缓慢停下,避免血液突然淤积在肌肉里。
再“补水分”
别只喝白水,加“电解质”更管用!
虽然秋天更加凉爽了,出汗没有夏季那么多了,但是实际上,因为天气干燥,所以身体会流失更多电解质。运动完以后,可以喝一点补充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者再白开水里加一点盐也可以,高强度运动后,能缓解疲劳。
重点“松紧张”
用“静态拉伸+筋膜放松”组合:
大腿前侧:可以采用站姿后勾脚这个动作,进行拉伸,保持20秒,做3-5组;
腰背:可以采用坐姿体前屈这个动作,拉伸腰腹,保持20秒,做3-5组;
手臂:可以采用大臂后伸这个动作,缓解手臂肌肉紧张。
有条件的中老年朋友们,可以使用筋膜枪,运动后用低频档打一下大腿外侧和小腿,放松会更加彻底。
03、秋季运动小贴士
这 2 个细节别忽略,受伤概率降一半
洋葱穿衣法
秋季运动建议别穿太厚,也别穿太薄,可以用洋葱穿衣法,“里薄外厚”热了能脱,冷了能穿,避免出汗后着凉,也不会因为穿太多影响动作。
别突然“加量运动”
秋天更要给身体充分的适应时间,可以沿用夏季的运动量,如果想增加运动量,可以尝试慢慢增加。
秋天是适合运动的季节,不热不晒,只需要注意好细节和方法,不仅能避开损伤,还能悄悄攒下冬天的体能。
最后提醒:如果运动时感觉肌肉刺痛、关节不舒服,别硬扛,立刻停!秋天身体恢复慢,小伤拖成大伤就不值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