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孙颖莎进清华读研的消息就炸出了新一轮讨论,名字一出现在免试名单上,球迷群里第一时间就有人喊:“这下稳了,莎莎转型不用发愁了!”可仔细琢磨,大家开心的背后也有不少问号,别忘了,这不是换球拍那么简单,是国家队顶流球员跳进学术圈,光凭成绩进不了清华,体育特长能不能撑起名校门槛,这事儿每次都绕不开争议,毕竟不是谁都能靠乒乓打进中国最高学府,网友们的点赞和对喷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体教融合在中国就还在路上,总有人看不顺眼,但现实就是比你想的复杂得多
话说回来,孙颖莎这一步属实有点大神操作,本科在上海交大安泰念完,把经管专业打底,转头又能冲进清华社会科学学院,国家队队友王曼昱一同斩获拟录取,继续同窗之谊,先不说她俩赛场默契有多强,这波学历提升直接给未来铺了路,和传统运动员单一选择完全不是一个思路,很多老球迷还在回忆马龙那届队员转型的纠结,莎莎这组数据一摊开,谁都得感慨一句:时代变了,球员思路也得跟着转
其实球迷最初还盼着孙颖莎、王楚钦能在同一所学校深造,幻想再续双人成绩,可惜现实就像球桌上的回球,总是转了又转,两位高流量选手分属名校,包揽了教育资源,也巧妙避开了扎堆带来的口水仗,从某种程度来说,清华、交大这种顶级高校对体育人才的吸纳,恰恰说明“身份焦虑”慢慢在散去,名校不只是学术的专属,也能成为运动员职业后路的新出口
当然话不能说满,运动员退役后咋转型一直是个绕不开的大课题,从张继科到林丹,谁没被职业规划搞得头疼过,这次孙颖莎独辟蹊径,选择清华深造,动作够硬核,规避了“退了就发愁”的老路,对于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选手来说,顶级平台意味着更多通道,高质量校友圈、社会资源、专业支持,前辈留给她的数据摆在那,打球的人都懂,这叫提前布置落点,不怕未来出界
再看专业跨度,孙颖莎本科读的是经济和管理,研究生阶段冲进社科方向,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你能说她是“摆烂”吗?反倒是知识结构越来越复合,既懂商业逻辑又能分析社会现象,将来体育圈——比如产业管理、赛事运营——肯定少不了用武之地,跨界去金融、咨询甚至公共事务也有可能,球迷们热议的不止是“莎莎未来能不能当体育投资公司合伙人”,更在看她是不是能走出体育人的那种天花板限制,蹚出一条更宽的新路
不得不提的是,这几年退役运动员背景高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丁宁读完北大,转头进体育政策领域,陈梦、许昕也都在公司转型或者体育推广中频频亮相,孙颖莎清华这步棋,其实也是顺应大环境,“体教融合”不只是口号,像她们这样把高等学历和体育履历硬生生一拍,既能刷出个人IP,也帮体育人才在社会层面提高竞争力
但别以为读完清华就万事大吉,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往往就是“一条道走到黑”,每天训练比赛,社会经验没多少,知识储备也不够用,清华的课堂、师资、同窗氛围无疑能打开新视野,思辨能力、实践机会、交流渠道,这些都是场外升级包,孙颖莎能不能实现身份转换,“从冠军到综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