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年初时,大批韩国年轻人扎堆现身上海,掀起一阵拍照打卡和疯狂采购的热潮。而最近,新一波潮流更具反差感,不少在国内被视作 “土味” 的国产零食饮料,在韩国意外爆火,热度堪称 “邪门”。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 30 位韩国爱豆曾公开拿着冰红茶瓶子饮用,吃辣条、魔芋爽时更是吃到直呼 “控制不住”。他们还会隔三差五在社交平台上直白表达对这些零食饮料的偏爱,顺带 “吐槽” 自己没忍住的自控力。这让国内网友看得一头雾水:曾经被调侃为 “工地饮料”“中式垃圾食品” 的东西,怎么突然在国外俊男靓女圈里升了级,成了香饽饽?
韩国人向来擅长用夸张的修辞表达感受,形容颜值高的人是 “颜值山脉”,吃到美味食物会说 “两个人一起吃饭,就算其中一个人突然消失,另一个也能只顾着吃完全没察觉”。而当冰红茶与韩国爱豆同框时,场景也颇为有趣:爱豆们一边念叨 “明天就要走红毯了”,一边却把冰红茶咕嘟咕嘟喝到见瓶底,满脸都是满足。
金智秀、裴珠泫等顶流女星,更是带火了 “国产瓶装饮料配明星” 的风潮。对她们而言,给日韩酒水代言是工作,冰红茶才是生活,私下里吃火锅时,总会用冰红茶解腻解辣,把中式饮食哲学拿捏得十分到位。网友们见状,也忍不住分享起自己多年的饮用经验:有人推荐特定品牌和版本,有人科普国内各大品牌的 “冰红茶大战”,还有人总结出 “冰镇堪比国窖,常温如同马尿” 的饮用守则,恰好和韩国人爱加冰的习惯完美契合。
如今,冰红茶已成韩国明星私下聚餐的标配。不管是精致大餐还是家常便饭,餐桌上总能看到它的身影。就连 IU,在影视剧里只能喝寡淡海带汤,私下里也会靠冰红茶 “解馋”;综艺拍摄时,镜头更是频繁捕捉到冰红茶的踪迹,几乎到了 “一打开韩国明星的冰箱,就能看到它” 的程度。
更有意思的是,韩国人爱喝酒,甜中带茶香的冰红茶还被融入了调酒体系,和威士忌搭配清爽解腻,兑伏特加能中和烈感。对于习惯早 C 晚 A 的韩国都市人来说,冰红茶成了给生活添甜味、补能量的 “神器”,不少爱豆家里的餐桌上,都能看到 “冰红茶 + 基酒” 的组合。
如果说冰红茶是韩国爱豆的 “液体情绪补剂”,那中国零食就是他们台前幕后的 “硬通货”。而且火起来的并非高价高端零食,全是国内长辈眼里的 “垃圾食品”,但偏偏,就连严控饮食、精细管理身材的韩国明星,也对这些平民零食毫无抵抗力。
比如麻辣王子,包装上印着 “只做地道麻辣,不做甜条”,却被韩国女生调侃 “明明就是甜口的,太好吃了”。林允儿会认真推荐自己爱吃的口味,男爱豆把整袋辣条顶在头上拍照,还有人注意到包装上的设计,笑称 “上面有五个看起来很会做美食的叔叔”。而卫龙辣条更是被爱吃甜口的韩国人近乎当成主食,毕竟用粮食制作、热量充足,吃一口就能有足够精力唱跳。卫龙官方也顺势在社交平台上 “认领” 爱豆同款,架势堪比奢侈品牌认领明星穿搭。
除了辣条,泡椒凤爪、魔芋爽、海带结等小吃,也成了东亚娱乐圈的 “时尚标志物”。Twice 核心成员林娜琏,更是琦王花生、蛋黄锅巴、茶 π 的 “野生代言人”,每次来中国参加活动,都会给团队成员代购一堆零食;泰国顶流邝玲玲、马来西亚艺人张栋梁,以及越南、菲律宾的网红们,也常带着沙琪玛、浪味仙、旺仔牛奶出现在镜头里,让国产零食的海外热度持续攀升。
当国产零食饮料频繁出现在海外明星手中时,品牌们也嗅到了商机。如今,粉丝给爱豆送礼物,都从普通花束换成了 “零食大礼包”,实用又划算,成了性价比极高的追星好物。而在海外市场,这些零食饮料的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在越南、印尼等地工作的中国人,常会被当地同事递来熟悉的国产零食;去东南亚、日韩旅游的游客,在当地超市看到 “中国进口区” 摆满童年零食时,更是会瞬间涌起亲切感。
其实,国产零食饮料出海并非偶然。近年来,国内零食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 2024 年零食折扣店掀起 “低价战” 后,不少品牌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东南亚因人口基数大、文化相近、消费增长快,成了热门 “新蓝海”。数据显示,东南亚主要六国拥有 6.7 亿人口,35 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 50%,2023-2028 年零食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达 8.68%,远超全球 4.2% 的平均水平。
为了抢占市场,各大品牌各显神通:洽洽、盐津铺子、盼盼等在越南、泰国建设生产基地,实现 “产业链输出”;卫龙、徐福记、三只松鼠与当地连锁超市、便利店合作,搭建销售网络;旺旺甚至专门购置专机,用于往返海外地区拓展业务,还直言 “要把海外市场当成未来的中国市场来做”。线上渠道也没落下,卫龙在菲律宾用 “洋抖” 直播带货,越南网红靠卖新疆红枣火出圈获封 “红枣姐”,把国内成熟的线上营销模式复制到了海外。
不过,出海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差异明显:东南亚气候湿热,小袋装每日坚果更受欢迎,且定价多在 1 元人民币左右;日韩、新加坡等市场更注重健康,低糖、天然成分的零食需求更高;包装上也有讲究,东南亚消费者偏爱透明可视包装,日本要求 “包装与实物一致”,韩国用红色标识辣味,泰国则用红色代表酸味。
面对这些差异,品牌们也在不断调整策略:洽洽推出椰香瓜子适配当地口味,劲仔开发糖醋味、酱汁味肉干迎合东南亚偏好;三只松鼠、盐津铺子主攻需求明确的泰国市场,盼盼、劲仔则瞄准东南亚下沉市场的空白。同时,品牌们还在组建本地团队,优化产品翻译(比如把 “洽洽” 译为 “chacha”“chacheer”,贴合外国人发音习惯),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贴近消费者。
如今,曾经的 “土味饮料”“平民零食”,正在海外市场书写新的故事。它们没有炫目的黑科技,也没有高昂的定价,却靠着贴近生活的口味和性价比,征服了外国人的胃。这也证明,品牌出海未必需要强行 “高大上”,能抓住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就是真正的本事。未来,随着本土化策略的不断优化,或许会有更多国产零食饮料,在海外市场闯出更大的天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