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总有一些故事,听起来像神话,结局却如噩梦。
金融,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领域,一直上演着一夜暴富与一夜赤贫的极端剧情。
张振新,内蒙古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出身,和许多金融精英一样,他刚一毕业就进入申银万国证券,很快坐上总经理的位置。在旁人眼中,他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但他并不安于现状。
2003年,张振新毅然辞职,走上创业之路,他成立了大连网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营投资担保和小额贷款,凭借对金融行业的熟悉和人脉积累,张振新的事业几乎一路绿灯。
随后,张振新又创办联合创业担保集团,事业越做越大。
2003年,他成立了先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真正让他走上风口的,是2012年之后互联网金融的爆发。
那个时候,P2P还是个新鲜词,张振新看准了这个机会,大胆布局大数据和区块链,打造了国内最早的P2P平台之一。
作为最早“吃螃蟹”的人,张振新确实尝到了甜头,资本追捧,投资者蜂拥而至,短短几年,他的身价飙升至3000亿。
那时,张振新是媒体的宠儿,是无数人眼中的“财神爷”。
可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是高风险。
P2P的本质,是汇集普通投资者的钱,再出借给中小企业和个人,赚取利差,但这套模式有个致命弱点:一旦借款方还不上钱,平台就得兜底,特别是现实中,坏账率远比你想象的高。
张振新的平台越做越大,风险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为了维持高回报的承诺,张振新不得不不断借新还旧,甚至用自有资金贴补。
到了2018年,先锋系的实际债务已经超过700亿,但这一切,被外表的光鲜所掩盖。
2019年,网贷行业迎来严厉监管,整个市场迅速降温,先锋集团多个P2P项目接连爆雷,投资者开始挤兑。而这时,人们才发现,先锋的资金链早已断裂。
更令人震惊的是,就在危机爆发之际,张振新远走伦敦。
2019年9月18日,张振新在伦敦的家中因饮酒过量导致急性胰腺炎和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直到半个月后,国内才传出他的死讯。
一时间,质疑声四起:他是真死还是假死?是不是为了逃债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尽管集团随后发布了死亡证明和验尸报告,但很多人仍不愿相信,而更残酷的是,他走后,公司高管纷纷离职,甚至有人卷款跑路,留下的,只有17万不知所措的投资者,和一笔永远也还不清的700亿债务。
结语
张振新却并非个例,他是这个时代金融狂潮中的一个缩影,凭借胆识和运气迅速崛起,又因贪婪和盲目轰然倒塌,他毕业于名校,深谙金融规则,却最终还是败给了人性中对暴利的追逐。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任何投资,都不该被高收益蒙蔽双眼,金融世界里没有免费的午餐,高回报的背后,一定是高风险。你看中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可能是你的本金。
更重要的是,别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平台、一个项目、一个“神话”上,分散投资、理性判断、保持警惕,才是长久之道。
张振新走了,留下的是一个破碎的商业帝国和成千上万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他的故事正在渐渐被遗忘,但金融市场的游戏从未停止,新的概念、新的风口、新的“暴富神话”还会不断出现。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这些教训:不要轻信、不要盲从、不要贪婪。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风险本身,而是你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成为那个“接盘侠”。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