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张养老金核准表,数值高得让人直咂舌。工龄42年5个月,实际平均缴费指数2.9304。
个人账户存了56万多,计发月数才138.4。
基础养老金7322元,过渡性养老金2486元。个人账户养老金4047元,合计13857元。
高!真高!这数值放村里能顶5个老农的养老钱。
有人纳闷:工龄长就一定拿得多?
那可不一定。邻居张叔工龄38年,缴费指数才1.2,养老金刚过5000。
关键在“多缴长缴”——缴费指数高、账户存得多,优势才显。就像种庄稼,撒的种子多、肥施得足,收成才厚实。
参考内容里说过,工龄是因素,但不是唯一。工资高低、地区政策、账户余额,都得往上凑。
这位友友占全了:工龄长、指数高、账户厚、计发月数小。延长一个月退休,个人账户多了7块4,细节见真章。老话说“年轻时多流汗,老来少作难”,这话在养老上应验了。
可有人犯愁:灵活就业缴得少,工龄短咋办?
这就得看政策——特殊工龄有补贴,视同缴费能加分。
矿工、老国企员工,早期没交社保的,可能有“隐形分”。但普通打工人,还是得抓住“多缴长缴”这个根。有村会计算了笔账:缴费指数从1提到2,养老金能多涨30%。
不过也别盲目追高,得看自己腰包鼓不鼓。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缴费得在承受范围内。有人问:我工龄30年,缴费指数1.
5,能拿多少?这得看当地社平工资,比如8785元的社平,算下来大概7000上下。
但具体数得看核准表,政策每年都有小调整。
再想想,现在年轻人换工作频繁,社保断缴可亏大了。断一个月,工龄少一个月;断一年,账户少一年利息。
“攒养老钱就像存水缸”,点滴积累才能装满。这位友友的案例,给咱提了个醒:养老得早规划。
从25岁缴到67岁,42年工龄不是白来的,得坚持。
最后想说:养老没有“躺赢”,多缴长缴才是硬道。你身边有工龄长、缴费高的朋友吗?
不妨聊聊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