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的电力技术,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早年间咱们国家电网建设还挺落后的,那时候西方国家早就用上了高压输电,电压等级高得吓人,咱们这儿还停留在几百千伏的水平上。结果呢,通过这些年一步步努力,中国在特高压领域直接实现了弯道超车。
特高压这技术,简单说就是电压超高,直流800千伏以上或者交流1000千伏以上,能把电从几千公里外送过来,损耗还特别低。早先的直流输电最多也就传个20公里,交流高压顶多600到800公里,那时候电厂得挨着城市建,不然电就白瞎了。
中国为什么这么急着搞这个?因为咱们国土大,西部资源多,风电太阳能啥的都在那儿,但用电大户都在东部。2005年,国家就把特高压列为重大科技专项,集全国之力攻关。
结果到2010年,全球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就建成了,从云南到广东,长1400多公里。之后几年,项目一个接一个上马,比如向家坝到上海的,差不多1900公里,容量大到能供好几个省用。到了现在,中国建的特高压线路总里程超过4万公里,输送容量上亿千瓦,基本把全国电网连成一张大网。
这技术不光是建线路那么简单,核心在材料和设备上。中国自主研发的绝缘材料,轻便耐用,解决了老大难问题。以前国外试过,但都卡在重量和绝缘上。美国和日本也想搞,日本建了个1000千伏的,但实际运行时降到500千伏,用不上全力。
美国呢,早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试,最高到765千伏,就没再往前推。经济因素、技术瓶颈啥的,都让他们半途而废。中国这儿不一样,坚持下来了,现在特高压成了咱们的拳头产品,不光自己用,还输出标准。
国际上,中国主导了多项特高压相关国际标准,IEEE和IEC组织里,中国提案占了大头。到2023年,中国已经发布了50多项国家标准,14项国际标准。
结果呢,全球电力行业都得参考这些,中国设备出口到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帮他们建特高压项目。巴西的美丽山水电站项目,用了中国技术,从亚马逊雨林送电到里约热内卢,距离3000多公里,损耗低到百分之几。这不就是从跟跑到领跑的典型吗?
看看数据,中国特高压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省下好多煤炭,减排效果明显。西部风电光伏,本来闲置,现在通过这些线路源源不断送往东部,东部用电高峰期也不慌了。
国家电网公司数据显示,特高压网架让跨区输电能力提升到3亿千瓦以上,这在全球是独一份儿。其他国家想复制,但技术门槛高,没中国这么大规模的实践经验,很难一步到位。中国这路子,靠的就是实打实干出来,不是纸上谈兵。
标准输出全球
中国特高压标准这事,现在已经走向世界了。国际电工委员会里,中国专家当主席的越来越多,主导制定规则。拿直流特高压来说,中国建的±1100千伏昌吉-古泉线路,长3300公里,容量1200万千瓦,这是世界纪录。这样的项目,让中国标准成了标杆,国外电力公司开会讨论时,都得翻中国资料。
出口方面,中国企业中标国际项目不少。比如在巴基斯坦,默蒂亚里到拉合尔的±660千伏直流项目,用了中国设备和技术,全长近900公里,帮巴基斯坦解决了南北电力不平衡问题。
印度也引进了中国特高压变压器,建自己的高压网。甚至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研究中国模式,因为他们也面临可再生能源远距离输送的难题。德国风电在北海,负荷在南部,得学学中国怎么跨这么远送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里,清洁能源是重点,中国特高压正好对得上。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电网,用特高压做骨干。
结果好多国家响应,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有100多个成员。中国在这组织里发挥带头作用,提供技术支持。非洲一些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弱,中国帮建的特高压,能把撒哈拉太阳能送往欧洲,潜力巨大。
标准输出不光是技术,还带经济效益。中国设备性价比高,建得快,维护成本低。国外用中国标准后,项目周期缩短,投资回报快。拿巴西来说,他们的特高压项目用中国技术,提前几个月投运,节省上亿资金。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占了大头,全球特高压市场基本是中国主导。其他国家想进场,得先学中国规范,不然设备对接不上。
再有,培训方面,中国办了很多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外工程师来学。北京、上海的实验室里,演示特高压设备操作,分享经验。结果,全球电力从业者都认可中国标准可靠。IEC标准里,中国贡献的条款越来越多,从绝缘设计到运行规范,全覆盖。这样的输出,让中国在电力领域话语权强了,不再是以前被动接受的角色。
美方感慨现实
美国那边,对中国特高压的领先,确实有点感慨。史蒂文·朱,前能源部长,美籍华裔,在2010年一次采访里提到,美国电力公司内部文件用中文标注,因为中国标准成了参考。他当时说,中国在特高压上走在前头,美国得学习。这话不是空谈,美国电网老化,跨州输送效率低,中西部缺电,东部有时过剩。飓风一来,停电就好几天,损失巨大。
美国为什么没搞成特高压?技术上试过,但经济和技术问题多。他们的电网分区域管理,协调难,加上投资大,项目推进慢。中国这儿,国家统一规划,资源集中,建得快。美国学者承认,中国线路损耗低,容量大,对他们有借鉴价值。朱的评论,反映了现实,美国电力行业开始研究中国方案,有些公司采购中国设备测试。
现在,美国能源部报告里,也提到中国特高压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美中能源合作里,特高压是话题之一。美国想发展清洁能源,西部太阳能丰富,但送往东海岸难。中国技术能帮上忙,虽然他们没大规模建,但标准影响在扩大。美国企业培训材料里,中文术语越来越多,因为核心规范是中国定的。
朱的话,在电力圈传开,引发讨论。美国媒体报道时,承认中国领先的事实。未来,美国可能在某些项目上采用类似技术,缓解电网问题。中国标准的影响,不止在美国,全球都这样。电力格局变了,中国从学习者变成引领者,这事儿挺自然的,靠实力说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