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啊!
早上、晚上明显有了秋天的凉感。
说实话,像我一样家里有个有鼻炎的娃真的有点害怕过秋、冬天。
再有就是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更要注意。
除了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之外,给孩子适时增减衣物也是很重要的。
那如何正确穿衣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
孩子幼儿园老师曾经在群里分享过,今天来整理一下
一:不要一下子“捂”太多
天气突然降温,很多家长尤(其是家里老人)就特别担心孩子着凉,于是各种厚衣服给孩子捂上。
却发现适得其反,孩子反而感冒了。
这是为啥呢?
老话说:“春捂秋冻”,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1:幼儿园的孩子其实已经可以很好的感知和表达冷暖了,所以我们无需过度担心。
一般情况下和大人穿的一致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
因为孩子的活动量大,穿太厚容易出汗,汗液带有背部热量,反而更容易造成孩子感冒。
2:“春捂秋冻”也是要有个度的,在孩子不感到冷的情况下不必穿太厚,这样可以适当锻炼孩子的御寒能力,增强体质。
在这里要说一下,如何才能相对准确的判断孩子的冷热呢?
错误做法:摸手、脚。
因为手、脚是血液循环的末端,反应的冷热程度自然就不那么准确,以此来给孩子增减衣物,常常会出错。
正确做法:摸颈、背
其实不只是幼儿园老师分享过,之前带孩子去医院,耳科医生也是这么嘱咐的。
颈部温热,手脚微凉,是孩子穿衣最好的状态。
如果后颈出汗、黏糊糊的,说明衣服穿太多了。
如果后背发凉,手脚也凉凉的,则说明要给孩子适当增添衣物。
二:“洋葱式”穿搭原则
给孩子增添衣物也要“循序渐进”,否则就有可能成为还会子“甜蜜的负担”。
老师给的建议是“洋葱穿搭”法,确实挺实用的。
这样一层一层穿搭有啥好处呢?
你看,层数多,那么衣服间的空气流通就更好,这样即便孩子出了汗也能更短时间内干了。
再一个就是,方便孩子在不同场合、不同天气状况的温度下,实时合理的增减衣物。
具体穿法:
内层:最好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
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
中间层:选择保暖的材质,比如羊
毛开衫、开襟背心、薄羽绒衣等
外层:选择防风防水且保暖的材
质。比如夹克、卫衣等
仅供参考哈,具体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自己合理搭配。
三:“三暖二凉”原则
“洋葱穿搭”法虽然好,但也不宜叠穿太多。
其实,只要尽量保证孩子后背、肚子(老人说的“前心后背”)、脚这3个部位暖和,基本就不会冷。
大家都知道后背受凉很容易感冒;而保护好肚子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脾胃,脾胃健康身体才更健康;脚虽然是血液循环的末端,但脚上的神经很多,不注意保暖也会引起很多疾病的。
再一个就是,很多老人喜欢给孩子戴厚厚的帽子,怕冻坏了头。
这其实也是一个小误区,因为孩子体表散发的热量绝大多数是通过头部,捂的太热,反而容易出汗感冒。
还有就是不要给孩子穿太厚或者叠穿太多衣服,这样容易压迫到胸部,影响孩子正常呼吸,给心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所以,头部和胸部要适当保持“凉爽”。
当然啦,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对环境、温度等的适应能力也不同,所以还是要从实际需求出发,灵活、合理的应用穿衣法奥。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开心、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