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大家还记得那段出门戴口罩、随时关注健康码、在家办公学习的日子吗?
距离疫情出现已经过去了近六年,距离全面解封已经过去了三年。你是否还记得,全面解封那天你的心情是激动还是忐忑?
表面上看,那段疫情已经过去了,但实际上,疫情带给我们的影响从未消失。
疫情过去,我们脸上的口罩已经摘下,但事实上,我们心里无形的“口罩”依然存在,疫情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小编就挑选了三个后疫情时代出现的奇怪现象,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老百姓健康意识普遍提升,更注重养生
从前即使是感冒流行期,街上也很难看见几个戴口罩的,大家基本都不当回事儿,该上学上学,该上班上班,吃几片感冒药或者多喝点热水,就直接把感冒熬过去。
但现在只要自己或身边人感冒发烧,大家都会自觉带上口罩防范,甚至请假不上班,要在家安心养病,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上心。
而这份上心也体现在日常生活里,从前天天熬夜的年轻人都开始手捧保温杯泡枸杞,下班天天健身房,老年人早上天天去公园打太极,练三段锦。
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更体现在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关注上。最近曝出的“西贝”预制菜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而随之曝出来的学生预制菜更是令人揪心。大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而现在的高铁和地铁上出现了一大批“精致女孩”,她们入座时总要仔细擦拭座椅和桌子,喷上消毒喷雾全面消毒。很多人起初都不理解,但看到一大批人将脚放在桌板上,将鼻涕涂抹到座椅和桌子上时,也加入了这场行动。
甚至还有人外出住酒店都不放心,不仅带上一次性四件套,还将酒店的门锁、开关等接触多的地方都裹上隔离膜,花洒也要自带,住酒店原本是为了方便,现在却更加麻烦了。
这方方面面都体现了大众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小编也建议大家要定期体检,健康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大众“消费降级”严重,比起买房更想储蓄
从前老百姓手里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大家认为有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了“完整”的家。
但三年疫情,大家都被困在小小的房子里,很多人意识到买房其实不是自己的刚需,反而像一道无情的枷锁。
虽然现在房价普遍下滑,但普通人想买房,至少要掏空两代人的钱包,还要背上几十年的房贷。
买套房子,牺牲的是一家两代人的生活质量。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在城市买房,直接装修农村老家或租房住,这也导致楼市遇冷更加严重,房子更加不保值,买的人更少了。
比起买房,大家更注重当下的享受了。比如外出旅游。
但现在旅游也严重降级,原来大家动不动就出国游,现在基本上都在国内游,很少有出国的了。
这和我国文旅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从前一件衣服几百上千,大家说买就买,现在几十块的都要犹豫。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现在钱更不好挣了,工资没有涨太多物价却上涨了,所以大家都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认为钱只有攥在自己手里才有安全感。
“社交降级”,减少了无效社交
从前大家非常看重维持社交关系,动不动就是同学聚会、同事聚餐、老朋友聚会喝酒联络感情。
但经过疫情,大家明白很多时候这种无效社交只能消耗自己的元气,带不来什么实质性帮助,所以很多年轻人宁愿独处,或者维护自己的小圈子,也不愿意去做各种无效的人情往来了。
其实这背后也有经济的原因在。出门聚餐、喝酒唱歌、拜访送礼,每一样都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很多人现在都觉得,与其把钱浪费在这种“无效社交”上,还不如给自己和家人花,所以表面上看“社交降级”了,实际上大家只是转向了更高质量的社交,不在无效社交上耗费时间精力。
还有一个小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就是感觉时间变快了不少。明明疫情爆发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了,但大家却没感觉过去很久,这是很多人的感受。
但事实上,这几年我们大家还真变了不少,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罢了。
对此,你有何感触?
信息来源
1.腾讯网:《后疫情时代大众行为及情感变化研究报告》|人们的饮食、工作、运动、社交、娱乐、学习、购物有哪些改变?
2.澎湃新闻:疫后经济学|后疫情时代的四个转变
3.手机网易网:你知道吗?3年新冠一夜消失,留下后疫情时代5大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