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是一个成本极低的流量密码。
问题是怎么识别?
一切在前提,阴谋论假定了一个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的逻辑链总归能成立,为什么?因为任何事件,都会有太多的逻辑可能性,而真相只有一个。比如,日本的动漫作家龙树谅预言了 7 月 5 日地球会毁灭,有了毁灭这个前提,可以生成多种版本,诸如星球撞击,核大战,外星人攻击,放开想象力就行了。而所有的问题却在于,7 月 5 日毁灭本身不是证据,而它恰好是需要被证明的。
金政委的一个典型的阴谋论案例是“气象战”,认为河南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是美国发动的一场气象战,不过这一次金政委没有带起流量,就被辟谣了。金政委抱怨,相关内容是饶谨团队旗下写手提供的,他只是负责发文,那时,司马南、李毅、李肃、张捷都在饶谨旗下,均为饶谨实控公司的签约博主,而金政委是头牌,金离开饶谨团队后,司马南取而代之。
美国有没有可能发动一场气象战,完全可能;美国高科技发达,有没有可能拥有气象武器,完全可能,但是,气象战阴谋少了美国发动气象战的证据,是有情报,还是在太平洋上空发现了气象武器,饶谨团队只是假设了一个前提,一路放大就齐活了。
金政委另一个成名的案例是亚里士多德为中国《永乐大典》的谐音,这太给力了,一个《永乐大典》就把西方文明的传承打断了,而目前在柏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亚里士多德莎草纸抄本,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这不能证明亚里士多德是不是真实存在过,但足以证明 “亚里士多德” 不可能是中国《永乐大典》的谐音,因为《永乐大典》成书差了 1308 年。
所以,识别阴谋论最简单的办法是不问 “英雄”,只问 “出处”。
比尔・凯恩教授在《我们从未登上月球》一书中列举了照片中看不到星星、飞船降落痕迹不明显、照片疑似使用电影特技等疑点,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也认为登月照片的阴影计算与 NASA 公布的信息不符、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跳跃高度不符合月球重力等。对专家来说,会逐条反驳,老百姓不用,只问证据就行了,谁指使的造假,假造过程的记录。金灿荣比较简单,他只是做了一个调侃,称 “有时候我想,这月亮这么远,怎么就说登就登上去了”。
事实上,有众多证据表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
阿波罗计划带回了约 382 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全球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基于这些样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成果。阿波罗任务期间在月球上设置了激光反射镜,地球上的雷达和激光测距站多次向其发射信号,通过测量回波时间计算地月距离,证实了反射镜的存在。中国的嫦娥二号传回的图像可以看到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遗迹,后续多个国家和组织的太空探测器访问月球的数据也与阿波罗任务的发现相吻合。
所有这些是不是能有力证明阿波罗系列任务确实登上了月球?相信很多瓜众会说 NO,这不重要,重要的阴谋论成本极低,而反驳阴谋论的成本极高,这大约就是阴谋论横行天下的原因之一。
相信了阴谋论,将远离智慧,它是用逻辑语言反逻辑,而内心的动机是阴暗的、是反人性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