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的牛排,我能忍;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我也能忍。
但我不能忍的是,全国有这么多连锁餐饮店的老板声援西贝。
这些连锁餐饮店的老板明显慌了。
他们的表态,其实曝光了餐饮行业一个存在已久的骗局。
那就是开在购物中心的连锁餐饮店,绝大多数都是跟西贝相同的经营模式,由中央厨房生产大量的半成品菜,然后冷链配送到各个门店,现场加热一下就给顾客端上去,又贵又难吃。
令人无语的是,这些门店是没有厨师的,有的只是会用剪刀和微波炉的服务员。
按照国家标准,中央厨房生产的确实不算是预制菜。但在老百姓眼中,这种现场把食材包和调料包剪开加热的,就是妥妥的预制菜。
消费者抵制西贝,实际上是抵制这样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经营模式:餐饮店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把半成品伪装成现炒现做,向消费者收取高价。
以一份售价68元的芹菜牛肉为例,由中央厨房出品,门店只需将预制好的牛肉丝与调料包倒入锅中加热5分钟,便可端上餐桌,其制作成本远低于现切现炒,但售价却与现做菜品持平。令人不齿的是,许多门店还会通过遮挡后厨,以防顾客发现半成品加热的事实。
这是在赤裸裸地欺骗消费者,这是在收消费者的智商税。
当消费者发现自己长期为“加热菜”支付“现做菜”的价格时,信任实际上已经坍塌了。
事实上,也有少部分连锁餐饮店意识到了这种欺骗是不对的。
比如老乡鸡,它把店里的菜进行分类,分为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
再比如乡村基,它在2024年就关闭了位于重庆的中央厨房,喊出了坚持现炒现做的口号,准备彻底跟预制菜划清关系。
我个人觉得,餐饮行业要大洗牌了,那些“伪装现炒现做”的餐饮店只有两条出路。一是菜品大幅降价,当前,许多“伪装现炒现做”的连锁餐厅人均消费在80-120元,价格需要降至60-80元区间,才能与“加热菜”的实际价值匹配;二是转型现炒现做,餐饮店需要通过厨师现炒,让烟火气重回线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