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说最近商家与网络名人的争议,只说“预制菜”本身。
而且,“预制菜”本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名词,有着严格的定义。
很多人以为的“预制菜”,实际上并不是。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询,查到的结果肯定出乎你的意料。
认为非现场加工的饭菜都属于“预制菜”,这样的认识并不准确。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往往会以是否现场制作为判断标准。
本文说的“预制菜”,也是指那些提前制作好的饭菜,不一定完全属于专业领域“预制菜”的范畴。
所以特意为“预制菜”三个字打上引号,以示区别。
02
其实“预制菜”古已有之,不是现在才出现。
比如常见的腊肉、火腿、腌菜等,都是提前“预制”好,等需要了再拿出来吃。
之所以“预制”,一是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二是使用时可以做到快速、方便。
估计几百年前也有人想过把鱼香肉丝炒好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热一下就吃,只是没有条件。
随着技术的进步,比如真空包装、灭菌操作、冷冻技术、防腐剂的使用,等等,使得食品的保存期限大大延长,能“预制”的东西也就更多。
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皆能“预制”。
别的且不说,没有冰箱的时候,大家吃鲜肉只能现吃现买,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吃冰箱里的冻肉。
包了饺子在冰箱里速冻,等需要了煮熟了吃,这样的事情很多人也做过。
买几份鱼香肉丝、梅菜扣肉放冰箱里,想吃了加热一下,这已经司空见惯。
03
在家如此,在外面更不用说。
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现在去饭店吃饭,吃到“预制菜”的概率非常大。
在家里做饭,全家上阵忙活一桌子菜还要大半天时间,而去饭店点菜,一会儿就能给你上齐。
你说不是提前“预制”好的,鬼才相信!
以前去饭店,总是看到一些难做“大菜”,比如炖肉、炖鱼之类,提前做好,摆在台面上。
我一直心疑,要是当天卖不完剩下怎么办?
不可能全都让服务员吃掉,更不可能扔掉,然后呢?想想就心里不踏实。
如此说来,现在包装好的“预制菜”反倒更让人放心一些。
至少,没人点的话不用拆封,保质期也更长。
04
以发展的眼光看,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预制菜”是趋势。
一是现代工业化、标准化流程生产,可以做到较低的成本、较好的品控。
二是年轻人尤其大都市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不愿意花时间做饭。就算做饭,也喜欢那种择好、洗好甚至切好、煮好的半成品“预制菜”。
三是很多餐饮消费比较集中的场所,比如大型购物中心里面,不能使用明火,也只能较多地使用“预制菜”。
我们与其关心吃的是不是“预制菜”,不如关心“预制菜”的质量。
05
总结起来,我们无非要关心以下三点:
一是安全。这是最重要的,吃起来再方便,影响健康可不行。比如,不能添加对身体有害的防腐剂之类。
二是营养。民以食为天,因为需要吃饭摄入营养才能活着。“预制菜”的方便,不能以大量损失营养为代价。
三是价格。预制有批量优势,成本优势,却没有现做饭菜的口感,所以不能当非预制菜卖。换句话说,消费者花钱要花到明处。这个,也是最近争议的焦点之一。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对“预制菜”的规定会越来越明确,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消费也逐渐差别化。
有朝一日想吃传统的现炒现做的饭菜,可能就是高端消费了。
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要充分拥有选择权,无论是不是“预制菜”,只盼着钱花得值,而且安全健康就好。
如此而已。
注:文中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