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妈
王姐最近总在小区里叹气:“我家那小子,初中住校后像变了个人——熬夜打游戏、作业拖到周日晚上补,说他还顶嘴,真不知道小时候那么乖的孩子怎么成这样了。”旁边几位妈妈纷纷附和:“我们家也是,小学时管得松,现在想纠正习惯,比登天还难。”
这让我想起李姐家的“省心娃”小宇:今年刚上初中,每天放学先写作业再玩,周末主动整理房间,还会帮表姐择菜。有次聚餐,大家夸他懂事,他笑着说:“我妈小时候管得严,现在我想偷懒都不好意思。”
原来,教育孩子像种树——10岁前是“扎根期”,父母多花心思“扶正树苗”,等根扎稳了,树自然能笔直生长;若小时候放任不管,等树长歪了再想纠正,不仅要费更大的力气,还可能伤筋动骨。
1、10岁前监管习惯,长大后“自律”会替你管孩子
晓琳曾是个“佛系妈妈”。儿子小凯上小学时,她总觉得“孩子还小,玩是天性”,所以写作业磨蹭、吃饭挑食、东西乱扔这些事,她从不严格管教,总说“大了就好了”。可等小凯上初中住校后,问题全暴露了:因为拖延,作业经常写到凌晨;因为挑食,半个月瘦了5斤;因为丢三落四,不是忘带课本就是丢校卡。晓琳急得直掉眼泪:“现在想管,他根本不听我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6-10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黄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像一团软泥,父母的引导能轻易“塑形”;等过了12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再想改变习惯,就像在硬泥上雕刻,既费劲又容易崩裂。
所以,10岁前多花时间监管习惯——比如规定“先作业再玩”“吃饭不看手机”“东西用完归位”,看似“严格”,实则是在帮孩子建立“自律的底层逻辑”。等他们长大,这些习惯会像“隐形管家”一样,替父母省去无数唠叨和操心。
2、10岁前监管情绪,长大后“共情力”会替你暖孩子
小区里有个男孩乐乐,是出了名的“小霸王”:抢小朋友玩具、推搡老人、发脾气时躺地上打滚。他妈妈总说:“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可前几天,乐乐因为和同学吵架,居然动手打了对方,被老师请了家长。妈妈又气又急:“怎么越长大越不懂事?”
其实,乐乐的问题早有苗头。3岁时,他因为抢不到糖果哭闹,妈妈立刻买了一大包哄他;5岁时,他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躺地上打滚,妈妈妥协说“明天再去”;8岁时,他因为考试没考好摔本子,妈妈安慰“没事,妈妈不怪你”。妈妈总以为“顺着孩子”是爱,却忘了,10岁前的情绪监管,是帮孩子学会“认识情绪、管理情绪、共情他人”的关键期。
10岁前的情绪监管,不是“压制孩子的脾气”,而是“教他们认识和表达情绪”。
当孩子学会说“我生气是因为…”“我难过是因为…”,他们就能从“情绪的奴隶”变成“情绪的主人”;当他们能理解“妈妈生气是因为担心我”,就会慢慢长出“共情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更受欢迎,也会让父母在养育中更少被“情绪风暴”席卷。
3、10岁前监管规则,长大后“边界感”会替你护孩子
亲戚家的儿子浩浩,从小被爷爷奶奶宠着长大:吃饭要追着喂,看电视没有时间限制,去别人家乱翻抽屉,大人说一句他就哭,爷爷奶奶立刻护着:“孩子小,别跟他计较。”
结果浩浩10岁时,因为在学校抢同学橡皮被老师批评,居然当众顶嘴:“我爷爷说了,我想怎样就怎样!”老师无奈地说:“这孩子,一点边界感都没有。”
边界感不是束缚,而是保护。10岁前的孩子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需要父母用规则为他们划出“安全的跑道”。比如“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这些规则不是“限制自由”,而是帮孩子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10岁前监管规则,本质是在帮孩子建立“内心的尺子”。当他们明白“规则不是为了管我,而是为了保护大家”,就会从“被动遵守”变成“主动维护”;当他们长大后面对诱惑或压力时,这把“尺子”会帮他们守住底线——这种“边界感”,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少走弯路,也会让父母在养育中少操无数“越界”的心。
教育孩子从没有“捷径”,但有“顺序”——10岁前是“扎根期”,父母多花时间监管习惯、情绪和规则,就像给树苗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孩子长大,这些“扎根期”的投入会变成“自律、共情、边界感”,替父母省去无数“纠正、补救、操心”的力气。
所以,别嫌10岁前的监管“太麻烦”——你现在多“费心”一天,未来就能少“操心”十年。
毕竟,孩子的人生没有“返工键”,而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是他们成长中最珍贵的“底色”。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