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孩子是有顺序的:10岁前,父母监管到位,长大后越来越省心

0
分享至

文/婷妈

王姐最近总在小区里叹气:“我家那小子,初中住校后像变了个人——熬夜打游戏、作业拖到周日晚上补,说他还顶嘴,真不知道小时候那么乖的孩子怎么成这样了。”旁边几位妈妈纷纷附和:“我们家也是,小学时管得松,现在想纠正习惯,比登天还难。”



这让我想起李姐家的“省心娃”小宇:今年刚上初中,每天放学先写作业再玩,周末主动整理房间,还会帮表姐择菜。有次聚餐,大家夸他懂事,他笑着说:“我妈小时候管得严,现在我想偷懒都不好意思。”

原来,教育孩子像种树——10岁前是“扎根期”,父母多花心思“扶正树苗”,等根扎稳了,树自然能笔直生长;若小时候放任不管,等树长歪了再想纠正,不仅要费更大的力气,还可能伤筋动骨。

1、10岁前监管习惯,长大后“自律”会替你管孩子

晓琳曾是个“佛系妈妈”。儿子小凯上小学时,她总觉得“孩子还小,玩是天性”,所以写作业磨蹭、吃饭挑食、东西乱扔这些事,她从不严格管教,总说“大了就好了”。可等小凯上初中住校后,问题全暴露了:因为拖延,作业经常写到凌晨;因为挑食,半个月瘦了5斤;因为丢三落四,不是忘带课本就是丢校卡。晓琳急得直掉眼泪:“现在想管,他根本不听我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6-10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黄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像一团软泥,父母的引导能轻易“塑形”;等过了12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再想改变习惯,就像在硬泥上雕刻,既费劲又容易崩裂。



所以,10岁前多花时间监管习惯——比如规定“先作业再玩”“吃饭不看手机”“东西用完归位”,看似“严格”,实则是在帮孩子建立“自律的底层逻辑”。等他们长大,这些习惯会像“隐形管家”一样,替父母省去无数唠叨和操心。

2、10岁前监管情绪,长大后“共情力”会替你暖孩子

小区里有个男孩乐乐,是出了名的“小霸王”:抢小朋友玩具、推搡老人、发脾气时躺地上打滚。他妈妈总说:“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可前几天,乐乐因为和同学吵架,居然动手打了对方,被老师请了家长。妈妈又气又急:“怎么越长大越不懂事?”

其实,乐乐的问题早有苗头。3岁时,他因为抢不到糖果哭闹,妈妈立刻买了一大包哄他;5岁时,他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躺地上打滚,妈妈妥协说“明天再去”;8岁时,他因为考试没考好摔本子,妈妈安慰“没事,妈妈不怪你”。妈妈总以为“顺着孩子”是爱,却忘了,10岁前的情绪监管,是帮孩子学会“认识情绪、管理情绪、共情他人”的关键期。

10岁前的情绪监管,不是“压制孩子的脾气”,而是“教他们认识和表达情绪”。



当孩子学会说“我生气是因为…”“我难过是因为…”,他们就能从“情绪的奴隶”变成“情绪的主人”;当他们能理解“妈妈生气是因为担心我”,就会慢慢长出“共情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更受欢迎,也会让父母在养育中更少被“情绪风暴”席卷。

3、10岁前监管规则,长大后“边界感”会替你护孩子

亲戚家的儿子浩浩,从小被爷爷奶奶宠着长大:吃饭要追着喂,看电视没有时间限制,去别人家乱翻抽屉,大人说一句他就哭,爷爷奶奶立刻护着:“孩子小,别跟他计较。”

结果浩浩10岁时,因为在学校抢同学橡皮被老师批评,居然当众顶嘴:“我爷爷说了,我想怎样就怎样!”老师无奈地说:“这孩子,一点边界感都没有。”

边界感不是束缚,而是保护。10岁前的孩子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需要父母用规则为他们划出“安全的跑道”。比如“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这些规则不是“限制自由”,而是帮孩子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10岁前监管规则,本质是在帮孩子建立“内心的尺子”。当他们明白“规则不是为了管我,而是为了保护大家”,就会从“被动遵守”变成“主动维护”;当他们长大后面对诱惑或压力时,这把“尺子”会帮他们守住底线——这种“边界感”,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少走弯路,也会让父母在养育中少操无数“越界”的心。

教育孩子从没有“捷径”,但有“顺序”——10岁前是“扎根期”,父母多花时间监管习惯、情绪和规则,就像给树苗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孩子长大,这些“扎根期”的投入会变成“自律、共情、边界感”,替父母省去无数“纠正、补救、操心”的力气。

所以,别嫌10岁前的监管“太麻烦”——你现在多“费心”一天,未来就能少“操心”十年。

毕竟,孩子的人生没有“返工键”,而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是他们成长中最珍贵的“底色”。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7年我与女军医有一段露水情缘,18年后战友聚会时重逢

87年我与女军医有一段露水情缘,18年后战友聚会时重逢

源远讲堂
2025-09-12 18:00:58
鸡娃不行就换赛道吧,网传36岁母亲因儿子叛逆难关,抑郁绝望去世

鸡娃不行就换赛道吧,网传36岁母亲因儿子叛逆难关,抑郁绝望去世

眼光很亮
2025-09-14 21:42:52
广东男篮阵容又升级!36+超猛小外援确定加盟,12人名单基本确定

广东男篮阵容又升级!36+超猛小外援确定加盟,12人名单基本确定

中国篮坛快讯
2025-09-16 10:26:41
一天两包烟顿顿八两酒,坚决不听医生劝阻的李琦,如今竟然大变样

一天两包烟顿顿八两酒,坚决不听医生劝阻的李琦,如今竟然大变样

九分看世界
2025-09-07 07:36:12
于朦胧母亲:于朦胧系饮酒意外坠楼

于朦胧母亲:于朦胧系饮酒意外坠楼

澎湃新闻
2025-09-16 21:58:21
泪目!博士论文致谢走红:感谢博一与我结婚的妻子

泪目!博士论文致谢走红:感谢博一与我结婚的妻子

武大华科讲座
2025-09-15 20:57:40
为什么很多人反感家里老人?网友:深有体会,最好的解决就是远离

为什么很多人反感家里老人?网友:深有体会,最好的解决就是远离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08 00:10:08
韩庚演唱会被嘲吃相难看!脸僵像王阳身材像黄渤,舞都跳不动了

韩庚演唱会被嘲吃相难看!脸僵像王阳身材像黄渤,舞都跳不动了

郑丁嘉话
2025-09-14 11:40:56
局势升级!卡塔尔反击开始,伊朗、卡塔尔、沙特等历史性站在一起

局势升级!卡塔尔反击开始,伊朗、卡塔尔、沙特等历史性站在一起

闻识
2025-09-16 06:34:54
我爸突然要离婚,我妈立马签字,拿到离婚证我妈冷笑:明天有大礼

我爸突然要离婚,我妈立马签字,拿到离婚证我妈冷笑:明天有大礼

第四思维
2025-09-03 09:40:06
浙江女子去非洲婆家,买8台苹果手机做见面礼,却连泡面都吃不起

浙江女子去非洲婆家,买8台苹果手机做见面礼,却连泡面都吃不起

小蜜情感说
2025-09-15 16:10:06
不止反隐身!美媒推测空警-700已服役,电子战技能更棘手

不止反隐身!美媒推测空警-700已服役,电子战技能更棘手

杨风
2025-09-15 22:03:02
上海街头突发惊险一幕!交警硬气执法:人人这样想,怎么开车?全网点赞

上海街头突发惊险一幕!交警硬气执法:人人这样想,怎么开车?全网点赞

上海法治声音
2025-09-16 17:51:10
日本人破防了:DNA检测日本祖先被证实,日本人不是徐福后代

日本人破防了:DNA检测日本祖先被证实,日本人不是徐福后代

影史侃谈
2025-09-15 07:26:34
追觅造车:比特斯拉还特斯拉,比马斯克还马斯克

追觅造车:比特斯拉还特斯拉,比马斯克还马斯克

燃擎频道
2025-09-15 22:58:08
哈工大深圳想单飞!新校区将扩至2万人,有望更名为深圳工业大学

哈工大深圳想单飞!新校区将扩至2万人,有望更名为深圳工业大学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9-16 18:13:45
洪秀柱怒斥马英九:别总拿和平当遮羞布,要统一!装睡真没明天了

洪秀柱怒斥马英九:别总拿和平当遮羞布,要统一!装睡真没明天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9-15 19:44:18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嫹笔牂牂
2025-09-13 07:40:32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红梦史说
2025-07-11 11:23:39
禹相赫跳高摘银中日韩皆见奖牌 美国六金领跑肯尼亚加拿大各获三金

禹相赫跳高摘银中日韩皆见奖牌 美国六金领跑肯尼亚加拿大各获三金

劲爆体坛
2025-09-16 22:55:07
2025-09-16 23:36:49
婷妈alan
婷妈alan
亲子讲师、育儿达人
1063文章数 11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为什么今年选择留学的中国学生整体减少了?

头条要闻

网红面包店被指闭店后大量丢弃面包 市监局突击检查

头条要闻

网红面包店被指闭店后大量丢弃面包 市监局突击检查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教育要闻

拒绝佛系!这个“不鸡娃”的教育强区打出四张“王牌”

手机要闻

vivo X300系列首发天玑9500,追焦能力再升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