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由虹口区司法局与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以下简称“海仲上海总部”)联合主办的“北外滩海事仲裁调解训练营”正式开营,26名来自本市律师事务所、政府部门、航运企业、行业协会、商事调解组织的学员齐聚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
本次训练营以培育专业化、国际化海事仲裁调解人才为核心,是虹口区深化涉外法治建设、打造北外滩国际海事仲裁人才高地的重要实践。作为上海“五个中心”总部集聚区与“四大功能”核心承载区,虹口北外滩目前已聚集4700余家航运企业,海事法律服务需求旺盛。2024年8月以来,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全国首例双方境外当事人海事临时仲裁案件相继在此开庭,为区域涉外海事仲裁实践奠定坚实基础。此次训练营的举办,是虹口区继成立国际海事仲裁人才基地、启动涉外律师香港培训项目后,在仲裁人才培养领域的又一次深化探索。
开营仪式上,上海仲裁协会副会长、海仲上海总部副秘书长徐飞结合20余年海事仲裁工作经验,强调了本土涉外海事仲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介绍海仲上海总部将通过前沿课程设计、实战化训练,为学员搭建“理论+实践”的成长平台。随后,海仲上海总部案件经理周昕详细解读了本次训练营课程规划。上海隽宜律师事务所主任钱佳怡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达了虹口法律人投身涉外法治事业的热忱与决心。
首次培训课程聚焦“理论强化”,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带来干货满满的内容。徐飞副秘书长以《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及仲裁规则新发展》为题,系统梳理了我国海事仲裁制度的创新方向,结合典型案例解析规则应用要点;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海仲资深仲裁员於世成教授则围绕《履职仲裁员的思考》展开分享,从仲裁员职业素养、案件审理技巧等维度,为学员提供实务指引。
本次训练营采用“分阶段、递进式”培养模式,后续还将开展三次核心活动:
· 9月19日的“国际商事调解理论与实践”课程,将由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王国华、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蕾等专家授课,深入讲解涉外争议解决要点;
· 9月26日的“船厂零距离”实践活动,学员将走进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通过参观厂区、与企业法务座谈,打通“理论学习”与“产业需求”的连接通道;
· 10月10日的“模拟仲裁庭”实战环节,将由王国华教授(首席)、徐飞副秘书长、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毛惠刚组成仲裁庭,26名学员分组扮演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完整仲裁流程,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未来,虹口区将持续以临时仲裁实践为抓手,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让北外滩不仅成为海事仲裁案件的“审理地”,更成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育地”,为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法治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