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自带饭盒就不给打饭?”
湖南小学生在校连饿3天,
只要自带饭盒就不给打饭!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
事情曝光后校方依旧在“踢皮球”,
后来校长的回应才更加让人生气!
一、自愿选择
9月1日允山中心小学开学第一天,校长站在主席台上,迎着微微刺眼的阳光,对着全校学生讲话,当时谈到吃饭问题时,他语气十分温和地说:
“这学期开始,食堂会为大家准备统一的餐具,不过孩子们也可以自己带,大家自愿选择!”
这句话听起来倒是挺开明,孩子们可以选择用学校的,也可以拎着自己的饭盒去打饭,可问题是在这之前,家长群里静悄悄的,班主任也没发纸质通知,谁都不知道餐具这回事突然就“变”了!
后来四年级的小宇放学回家,一边放下书包一边跟爸妈随口提起:
“校长说餐具可以自己选,用学校的也行,用自己的也行......”
他爸爸黄先生一听,心里直接咯噔一下:
“这么大的事情,学校怎么一声不吭?”
毕竟这个“自愿”听起来好听,可仔细想好像哪里不太对劲,黄先生觉得学校是不是怕家长有意见,就提前说了句“自愿”,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到时也好推个干净?说穿了校长的那句“自愿”就是一张“免责条”,压根没站在家长和孩子的实际需要考虑!
黄先生一家让孩子自带餐具,根本不是想要省下那一点钱,因为说到底自家买的饭盒,平时家长洗得干净、孩子用得放心,这根本就不是那几块钱的事情,他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健康!
学校虽然嘴上说“让孩子自己洗碗,锻炼独立能力”,可是小孩子哪洗得干净那些油乎乎的餐盘?要是洗不干净,残留的菜渣油渍闷一天,细菌胡乱滋生怎么办?学校有没有安排二次消毒?有没有人监督?可是这些最关键的问题,学校一个字都没交代......
没有公开的消毒计划,也没有人承诺会检查卫生,那个所谓的“自愿选择”,在黄先生看来,简直像一张空头支票,说得十分漂亮但却兑不了现,所以事关孩子的健康,黄先生不敢大意,他便跟小宇再三嘱咐:
“咱们就用自己家的饭盒,别用学校的!”
之后三天小宇照常上学、放学,回家也没再提餐具的事,黄先生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孩子听话,学校也没有再强调,一切都是那么风平浪静,可没想到孩子接下来在学校的遭遇,才真正让黄先生感到懵逼与气愤!
二、连饿三天
黄先生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儿子小宇一到晚上放学回家,吃饭就像“饿狼”一样特别猛,平时一碗饭的量,现在恨不得扒上两碗半,菜也是吃得干干净净,起初黄先生没太在意,心想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饭量见长也很正常。
可接连几天都如此,尤其9月4号那天,小宇一进门就直奔厨房,那样子不像刚刚放学,倒像是饿了一整天,他一直把头埋在饭里狼吞虎咽,甚至连一句话都顾不上说,他回想暑假的时候,小宇整天跑跑跳跳,体力消耗也不小,但吃饭时也没慌成这样......
晚饭后黄先生耐心地坐到儿子身边,轻声问他:“最近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中午都吃得饱吗?”小宇一开始还在躲闪,后来才低声说出实话:原来这三天,他在学校食堂根本没吃到午饭!
原来从开学第二天,也就是9月2号起,他中午在食堂就没打到饭,而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黄先生让他自带饭盒,校长也说学校允许,可等到每次排队到他,食堂的工作人员一看他拿着自家饭盒,就摇头说:
“不行,要用学校的统一餐具!”
小宇试过解释,说校长说过可以自带,但打饭的阿姨根本不听,只是摆手让他走开,别耽误后面同学,所以一连三天他中午都没能吃上饭,幸好有几个关系好的同学,这个分他一口饭、那个给他舀一勺菜,他才能勉强撑过下午。
但每个人自己的饭也就刚刚够吃,而且大家也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每个人能分出来的实在有限,所以小玉下午半天课下来早就饿得发昏,回到家自然见到饭菜就跟“小饿狼”一样!
黄先生听完心里又气又心疼,他终于明白孩子晚上为什么饿成那样,他立刻打电话联系班主任,老师听后却是非常意外,表示之前完全不知情,并答应会向学校反馈,很快班主任回电说,学校已经通知食堂:明天起自带餐具也可以正常打饭。
事情虽然解决了,可黄先生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他记得开学那天校长还特别强调“餐具自愿”,为什么执行起来却完全走样?一件明明说得好好的“可以选择”的事,怎么到了实际操作中就变成“必须统一”?
但黄先生心里还是有个疙瘩,他一直在想明明是一件小事,为什么非要等到家长投诉才能解决?如果孩子不敢说、家长没发现,是不是就得一直饿下去?所谓的“自愿”,到底是真的选择自由,还是其实只是嘴上说说?
他甚至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早一点发现孩子的异常?在这件事里大人的规定和方便,是不是不知不觉就压过了孩子的感受和权利?黄先生最后想到的还有,那些看起来很小的“统一管理”,是否恰恰悄悄抹掉了孩子应有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三、校长回应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就在去年湖南株洲某学校也出过一桩类似的,只因为家长中午来送了饭,学校就不允许学生进食堂吃,结果孩子们只能蹲在操场边、马路旁解决午餐。
连续发生两起事件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有些学校太注重“表面功夫”,却早就已经忘了教育的根本?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现在连孩子吃饭这么基本的事,都要设下重重限制!
黄先生并不是故意找学校的茬,学校鼓励学生饭后自己清洗餐具,这个初衷可能是比较好的,确实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可问题在于孩子们毕竟都还小,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和足够的清洗条件,洗碗就很可能变成他们“应付了事”的任务。
很多孩子水一冲、手一抹,餐具看上去干净了,但油渍、洗涤剂残留其实都没彻底处理,更让人担心的是,洗完的餐具被统一叠放在一起,如果没有经过高温消毒,会不会滋生细菌?下一餐再用时,卫生问题到底有没有保障?
直到黄先生联系了媒体,记者前去采访学校的校长时,校方的态度才是更加令人失望,记者首先问:“统一餐具是谁提出的?”校长避而不答,言辞闪烁,记者又追问:“为什么不给自带餐具的孩子打饭?”
校长随后沉默片刻,竟答非所问地说:
“我们欢迎记者来调查,学校一向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就餐服务!”
这种“打太极”的回应方式,丝毫不见校方的一点真诚与反思。
当记者继续追问食堂招标和管理细节时,校长又搬出“正在调查,很快有结果”的套话,关键问题一句不提,应对舆论倒是熟练,事到如今校方还是这样的态度,让人怎么相信他们真能把学生放在心上?
新闻曝光后学校很快回应说“今后不会再不给学生打饭”!可这种被舆论逼着才做出的“改正”,却是显得十分廉价,也更难挽回大家的信任,甚至还会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孩子的基本权利,总要等到闹上新闻才能被重视?
那些定规矩的人有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想过?他们知不知道饿肚子有多难受?尤其是正在发育的孩子,饿一顿都受不了,更何况连续三天!食堂阿姨看着孩子没饭吃,怎么忍心抬手拒绝?难道所谓的“规定”比孩子的健康还重要?
值得欣慰的是在舆论的关注下,小宇终于能用自家的碗吃上午饭了,但我们还是不禁想问:那饿了三天的经历,会不会在他心里留下阴影?那些制定规则的人,在吹着空调开会时,有没有想过有一个孩子,曾因为他们的一句话,在食堂门口徘徊无助、饥肠辘辘?
说到底学校是教育的地方,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吃饭、健康成长,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要被僵化的制度卡住,那么再高的教学质量、再好的办学理念,也都会成了空谈!
孩子的事从来都没有一件小事!
每一条校规、每一句口号,都该多想一步:
它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了学生好?
希望这件事能给所有学校提个醒:
别让孩子饿着肚子读书,
更别让形式主义,寒了孩子们的心!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交流!
信息来源:
1.澎湃新闻:湖南江永一小学被指拒为自带餐具学生打餐,校长回复答非所问
2.搜狐网:湖南学生自带餐具打饭被拒:连饿3天,官方介入,校长回应惹众怒
3.央广网:学生自带饭被要求到教室外吃!网友:让孩子安安生生吃顿饭难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