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消息,一则展现日常对话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刷屏。视频中的女主播以夹子音般的温柔口吻撒娇道:“咱们家风扇坏啦,光在那儿转却没有风,你能不能帮忙把它修好呀?”这般独特的说话方式,使得这条视频热度飙升,引发众多网友竞相模仿,“风扇坏了”也由此成为网络热梗。有网友幽默调侃称,仿佛一夜之间,全网的风扇都“故障”了,大家模仿得不亦乐乎。
然而,随着风扇坏了夹子音的迅速走红,关于当事人摆拍、炒作、起号等质疑声也随之甚嚣尘上。针对这些质疑,当事人在直播中予以回应,坚称他们的情况是真实的,反问哪会有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剧本?男方还表示,妻子只是说话温柔,并非刻意为之。
![]()
倘若存在摆拍行为,无疑是不妥的。那些未加标注、鱼目混珠的虚假摆拍短视频,不论呈现为何种形式,都会引发人们的反感。即便是夫妻间的日常琐事,摆拍也是对真实的一种背离。在如今人们掌控短视频的时代,真实,几乎成了一种底线要求。
诚然,无论这个视频是真实的场景记录,还是精心的摆拍表演,有一点毋庸置疑——它已然在网络上催生出一种现象级效应。当你点开短视频平台,输入“风扇坏了”进行搜索,大量相关的模仿视频便如潮水般涌来。众多网友正兴致勃勃地投身于这场网络狂欢之中。
这着实耐人寻味。一场闺房中的闲聊,即便话语轻柔,仿若娇嗔之态,也仅仅是个人特质的一种体现罢了,究竟为何会演变成一种现象呢?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呢?
从客观层面来看,温柔的说话方式或许仅仅是个人的一种习惯。然而,一旦出现在镜头之中,这一习惯便受到众人的审视,进而被客体化,成为了一种被视作撒娇的符号。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撒娇本质上是一场博弈,属于情感表达与心理较量的策略性游戏。它借助柔性关系的搭建,传达出“你会满足我”这样的隐性指令。
然而,倘若对近年来的舆论生态稍加审视便不难发现,这种博弈模式已然稍显陈旧。在当下社会,女性主流的自我形象期许呈现出一种“强”的特质——独立坚毅、率性果敢、不依附于男性。回顾近段时间的综艺节目、影视作品等,此类叙事无疑更受大众青睐。
从这一视角审视“风扇坏了”夹子音视频,它实则被视作旧秩序下的沟通范式。在其中,潜藏着对传统分工模式的呼应——女性扮演求助者角色,男性承担出力者身份。当把它与当下常见的形象表达相对照,会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在如今大女主风潮盛行的背景下,它堪称颇为另类的存在,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另类,赋予了它独特的生命力。
网络上的跟风模仿或许并无太多恶意,然而调侃无疑占据主流。一群并非天性温柔的女性,刻意营造出温柔似水的模样。人们或许并非真正倾心于这种撒娇方式,而是借由模仿与夸张,对温柔依赖的叙事进行全新演绎。在复古的氛围中,他们觅得了一次轻松表达自我的契机。
这不禁令我忆起十余年前的一部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影片中,一位颇具“汉子”气质的女性,为了重新赢回真爱,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温柔似水的模样,研习撒娇之道。饶有趣味的是,导演的创作灵感源于一本书籍,该书专门传授女性如何凭借撒娇来把控命运。然而,时光荏苒,如今是否还有人对这套撒娇哲学深信不疑呢?在当时,撒娇或许被视为一种实用的技巧,可在当下,更多人是以调侃与戏仿的姿态对其进行重新“消费”。
上述分析是基于社会现象层面。若从个体视角出发,无论是温柔似水、娇俏撒娇,亦或是强势果敢、独立自主,皆属个人抉择,本就无可厚非。这些不过是由个人性格、成长历程等因素所塑造出的独特表达方式罢了。
应当明白,玩梗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网络趋势。不过,人们仍不妨保有几分理性,切莫将这种幽默异化为对某一个人甚至某一类人的标签化行为。尊重他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让玩笑止步于玩笑的界限,为彼此的真实人生留出余地,这才是一种更为从容、包容的姿态。
红星新闻特邀评论员 清波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的投稿邮箱为: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APP,参与报料赢取奖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