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科越来越重要,但文科的研究似乎越来越不重要”

0
分享至

专业知识与公共关怀

——这个时代的文科精神

文 | 陈家建

来源 |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各位同学,非常荣幸能够在开学典礼上,作为社会学院的教师代表与大家分享交流。我今天想与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科学生,乃至文科学者应当如何定位自身,如何学习,如何开展研究?我的回答是,既要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培养深厚的公共精神。专业知识与公共精神,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如果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理解,可以说是社会变革与技术变革双重叠加的时代。社会变革方面,城市化、老龄化以及后全球化趋势,使我们面临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技术变革方面,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

从学术的历史角度来看,每当人类社会经历重大转型,文科的思考便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学这门学科正是源于对社会转型的深刻反思。马克思、孔德、韦伯、涂尔干、滕尼斯、齐美尔等社会学思想家的理论之所以产生,是源于解释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以及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因有了这些理论阐释,人类才得以理解现代社会的特征,理解现代人究竟生活在怎样的时代。由此可见,当新的社会大转型再次到来之时,文科理应像经典时代那样,发挥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然而,如今的文科却面临着一种独特的尴尬局面,可以将其概括为“文科越来越重要,但文科的研究似乎越来越不重要”。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何认为文科越来越重要?实际上,重要性并非源于主观认知,而是客观的社会形态决定的。以社会学为例,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便会发现社会学的知识已经成为理解当代社会的基本工具。诸如社会分层、阶层固化等概念,均出自社会学研究。社会治理、社会共同体更是直接进入国家政策话语体系。甚至内卷这样的流行语,也与社会学息息相关。社会学帮助我们理解所生活的世界、所处的社会结构和时代特征,亦清晰地认识属于自我的人生。设想一下,若没有社会学的贡献,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将是何等混乱而乏味。当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或无意间学习和应用着大量社会学知识。我近日在一个短视频中看到,一位网约车司机感叹就业困难,原因是缺乏社会资本,这正是布迪厄提出的经典概念。社会学早已成为一种日用而不觉的学问,深深浸润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与此同时,许多现实中的公共议题,也与社会学息息相关。如何缩小职业收入差距,涉及社会分层的研究;如何提升生育率,属于人口社会学的范畴;如何有效应对养老问题,需要家庭社会学的视角;如何建设和发展社区,则与组织社会学密切相关。这些问题,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核心议题。技术进步固然重要,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所关心的并非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社会性问题。社会性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当代社会,社会学越来越重要。我们日常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几乎都与社会学相关。也正因如此,我之前提出的第一个判断“文科在当代社会愈发重要”并非主观感受,而是对社会形态的客观分析。随着社会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文科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各位同学不妨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想一想,是否的确如此?

然而,专业的文科研究和文科教育却似乎越来越不重要。这一点无需过多论证,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会。许多文科专业缩减招生规模,在选择专业时,不少家长也常常对文科心存疑虑。这种观念已逐渐演变为社会上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清楚理工科具体学习什么、能够解决哪些问题,但他们很少对理工科产生质疑,但却习惯性地对文科持有不信任态度。这种客观上文科越来越重要,主观上却不被信任的悖论,值得我们深思。我想,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社会对文科的期待;其二,文科学科自身的能力。

首先,社会大众对文科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待,但文科教育与研究往往未能完全回应和满足。二者之间的差距,造成了普遍的不满,而这种不满逐渐演化为质疑与不信任。相比之下,人们对大多数理工科的期待并不算高。举例来说,普通公众并不会强烈期待物理学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事实上,过去数十年物理学的进展有限),因为这门学科与日常生活的直接关联较少。而文科则不同,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这种紧密联系,文科的重要性越高,社会的期待也就越大,而当期待与现实之间出现落差时,便容易引发批评,甚至导致不信任。

其次,问题也出在我们文科教育与研究自身。学科本身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未能彰显其价值,那么问题必然出在我们自身。这种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研究议题选择的不当,以及思考问题方式的局限。首先是研究议题的偏差。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本应当具有公共精神,应当聚焦社会层面的重大公共问题。北宋范仲淹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儒家精神的典范,也应当成为文科学人的精神气质。所谓“先天下之忧”,即意味着超越个体功利的公共关怀。我们或许难以完全达到范仲淹的境界,但这种精神导向却应当成为文科研究的价值基础。唯有思考具有公共价值的问题,文科研究的议题才能真正体现其意义。然而,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公共精神有所式微。一些研究并非立足于社会的公共性议题,而是局限于学术圈内部的自我循环,仅仅为了发表论文而进行写作。这类研究缺乏公共关怀,自然难以回应社会对文科的期待,更无法凸显文科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另一类问题则出在研究方式上。文科学者常容易陷入的一种弊端,是流于空泛的议论。诚然,这些议论有时或许包含一定的洞见,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大众早已拥有广泛的学习与表达渠道,单纯停留于抽象笼统的评论,便显得过于廉价。若研究仅停留在个人意见的层面,而缺乏严谨的论证与实证支撑,文科研究就显得缺乏专业性。一旦我们所提出的现象解释与观点,与社会大众的日常表达并无实质差异,那么文科研究的价值便难以彰显。这正是研究方式存在的问题,即缺乏专业化与系统性的探究,最终只能得出粗浅、笼统的结论,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文科专业真正体现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科应当秉持怎样的精神?答案就在于对研究议题和研究方式的思考。在研究议题方面,文科应当怀有公共关怀,把社会的公共性问题作为学术探究的重要来源。我们需要通过扎实的调查与研究,去发现这些公共议题,并将其转化为学术思考的对象。学习文科,尤其是社会学,就意味着必须深入社会,才能真切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迫切性。尽管我们身处大学校园,但心灵不应局限于校园之内,而应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去理解并关怀那些具有公共性的重大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下时代有大量问题亟需社会学的积极参与,养老保障、社区治理、就业压力、婚姻家庭、乡村振兴等。这些议题的重要性不仅日益凸显,同时也正是社会学最为擅长、最具学科优势的研究领域。

在研究方式层面,我们必须以专业的文科知识为依托,分析公共性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与学者,我们对社会的认知理应体现专业性,这与社会大众的认知不同。这种专业性并不是因为我们更聪明,而是我们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研究,获得对社会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以城市化为例,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社区中,社区治理自然成为广泛争议与讨论的热点。每个人都可能基于自身经验提出观点,但社会学的价值,正是在于超越个体化的一孔之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具解释力和建设性的意见。若我们能够对全国社区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结合深入的个案调查,并以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加以思考,就能形成更为系统性的认识,可以回答一个社区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少工作人员、多少财政支持、多少空间设施,以及如何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唯有通过这种专业而系统的研究,我们才能超越笼统甚至偏颇的见解,真正发挥文科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因此,在这个时代,要真正发挥文科的价值,就必须在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上同时把握,缺一不可。若只有精致的方法,却聚焦于缺乏公共价值的议题,文科研究就会沦为圈子内的智力游戏;若仅关心公共问题,却缺乏专业而系统的研究,则只能停留于粗浅随意的观点表达。唯有兼具专业知识与公共关怀,才能塑造当代文科应有的精神气质。



各位同学,你们进入社会学院,选择文科作为自己的专业,这首先是一种幸运。因为在这个时代,文科的重要性客观上正不断提升,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的深刻变迁,使得人们对文科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依托专业知识来理解与把握社会。

与此同时,社会转型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公共问题与治理挑战,公共政策的形成更是离不开学科研究的支撑。然而,选择文科同样意味着接受挑战。社会对文科的期待已大幅提升,而传统的学习和研究方式已难以完全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唯有同时具备专业素养与公共关怀,才能真正讨论具有社会价值的议题,运用学科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专业性的发现与判断,从而展现文科的独特价值与不可替代的意义。

同学们,感谢你们选择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你们的到来,为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科焕发生机。一个学科需要传统的积淀,更需要时代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实现离不开新一代学者的加入。文科,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在当下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科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寄托于你们身上。你们发现新的研究议题,带来新的思维方法,你们的成长,亦是学科的成长。

因此,我希望大家对我们的专业怀有自信。这种自信并非源于盲目的热情,而应来自冷静的思考,来自对时代需求与文科价值之间紧密关联的深刻理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认识文科的重要性。对学科有了自信,就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展系统的研究,同时超越个体局限,怀抱对社会公共问题的真切关怀。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文科人应当具备的公共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帅展昭”离世,享年58岁!

“最帅展昭”离世,享年58岁!

黎兜兜
2025-11-08 21:22:56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热点菌本君
2025-11-02 15:26:23
全运会男足:上海U20 3-2新疆U20,刘诚宇、蒯纪闻破门,李新翔绝杀

全运会男足:上海U20 3-2新疆U20,刘诚宇、蒯纪闻破门,李新翔绝杀

懂球帝
2025-11-08 22:25:03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娱乐领航家
2025-10-28 22:00:07
鹿晗和格格打起来的瓜

鹿晗和格格打起来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07 19:22:37
绝了!C罗 希尔顿酒店大瓜,十年后被曝恋爱快过冲刺

绝了!C罗 希尔顿酒店大瓜,十年后被曝恋爱快过冲刺

罗氏八卦
2025-11-08 11:01:50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6 11:21:30
福建渔民捞到3斤巨型海螺,螺中现15.6克龙珠!曾拍2200万天价!

福建渔民捞到3斤巨型海螺,螺中现15.6克龙珠!曾拍2200万天价!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09-23 10:20:10
资产移交美国,岛内爆发逃兵潮,国台办给出警告,赖清德审判将至

资产移交美国,岛内爆发逃兵潮,国台办给出警告,赖清德审判将至

博览历史
2025-11-07 18:03:15
A股:刚刚,国办、财政部发布,释放两个信号,下周一将迎新拐点

A股:刚刚,国办、财政部发布,释放两个信号,下周一将迎新拐点

云鹏叙事
2025-11-08 00:00:05
神剧情:第91分钟落后,第96分钟绝平,曼联创造英超奇迹

神剧情:第91分钟落后,第96分钟绝平,曼联创造英超奇迹

足球狗说
2025-11-08 22:27:27
Wifi电话要来了,不用手机信号就能接打电话,号码显示你的手机号!

Wifi电话要来了,不用手机信号就能接打电话,号码显示你的手机号!

通信老柳
2025-11-07 17:00:03
曼联上次击败热刺还是2022年10月,当时B费破门、C罗提前退场

曼联上次击败热刺还是2022年10月,当时B费破门、C罗提前退场

懂球帝
2025-11-08 22:41:15
悲剧!一名27岁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

悲剧!一名27岁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

超级数学建模
2025-11-07 23:07:28
现实爽文!Meta裁掉的AI蛋白质团队,被扎克伯格高价买回,目标消灭所有疾病!

现实爽文!Meta裁掉的AI蛋白质团队,被扎克伯格高价买回,目标消灭所有疾病!

智药局
2025-11-08 18:08:30
艳冠群芳!北京这一夜,珠光宝气的杨幂和白鹿,全败给了42岁蒋欣

艳冠群芳!北京这一夜,珠光宝气的杨幂和白鹿,全败给了42岁蒋欣

温柔娱公子
2025-11-07 20:45:03
基耶利尼:全球对意甲联赛的兴趣正在急速下降

基耶利尼:全球对意甲联赛的兴趣正在急速下降

懂球帝
2025-11-08 11:30:48
突发特讯!中方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中方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8 19:31:11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6种好处!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6种好处!

游者走天下
2025-11-07 14:29:11
“谁娶我女儿谁倒霉!”母亲吐槽女儿房间太乱,网友:啥妈啥闺女

“谁娶我女儿谁倒霉!”母亲吐槽女儿房间太乱,网友:啥妈啥闺女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8 13:43:12
2025-11-08 23:16: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8000文章数 121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数字新闻业与“视觉行动主义”?常江老师的新论文来啦!!

头条要闻

美财长:美25年来制造首块稀土磁铁 结束中国"卡脖子"

头条要闻

美财长:美25年来制造首块稀土磁铁 结束中国"卡脖子"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江西师范大学2026届保研539人,汉语言文学29人

亲子要闻

“宝宝像狗”刷爆全网!准妈妈看完B超当场笑疯:一模一样!

旅游要闻

如果说玩转玉龙雪山得花300元,那么这个人工瀑布起码值50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