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特朗普对普京失去耐心,推动欧盟和G7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征收高关税,以切断俄资金来源逼停战争。但有些专家认为欧盟恐难支持,因惧中国反击。英国同期宣布百项对俄制裁,包括中资企业,释放支持信号。回顾英国在俄乌战争中率先援乌的历史,诸多“不可能”事件成真。遇事不决看英国屡被验证,切不可轻视西方对华征收俄石油惩罚性关税。
一、对普京失去耐心的特朗普,正在合纵连横,说服欧盟和G7采取协同行动,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
随着普京一而再、再而三地升级对乌克兰的空袭,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与普京会面时就心生不满、将会面时间压缩过半并取消美俄代表聚餐的特朗普,终于对普京彻底失去了耐心。
8月下旬宣布对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加征25%的进口俄罗斯石油惩罚性关税之后,9月9日又施压欧盟,要求与美国同步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的商品加征50%~100%的惩罚性关税;9月12日,在加拿大召开的G7国家财政部长会议上,又要求G7国家也同步对中印加征俄罗斯石油惩罚性关税,加快讨论使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乌克兰的国防提供资金,以施压普京停止乌克兰战争。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若欧盟和G7国家同步实施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高关税,将在俄罗斯经济疲态尽显、财政收入大幅下滑的时候,快速切断俄罗斯获得石油收入及规避制裁的渠道,让普京无钱打仗,以迫使俄罗斯重返俄乌谈判桌尽快停止战争。俄罗斯正张罗在我国发行熊猫债借钱就是其国库空虚到极点的信号。
二、有专家认为,欧盟或G7国家面对特朗普的要求,看到中国零容忍的脸色,也不敢支持。
但有不少人认为,美国的如意算盘,可能得不到欧洲盟友的支持,征收俄石油惩罚性关税将难落实。
比如网名“国学观天下”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某教授说:“如果欧盟或北约国家听特朗普的话,他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反击意志和力度,更不用说中国越来越采取主动,刚刚宣布的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就是在警告美国及其盟友,谁想要遏制中国的科技进步,谁就必须付出代价”。
国学观天下还说:“还有受气包墨西哥,面对美国单边霸凌采取了绥靖与妥协,居然也要对中国提高关税,中国希望慎之又慎,三思后行,并警告说,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方利益,足见中国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行为都是零容忍,墨西哥虽然在外交上与中国还算友好,但中国也不会为其破例,更何况是欧洲和北约国家”。
《观察者网》也在“好家伙!美国又逼G7:对华加税,最高100%
”一文中表示,美国步步紧逼,盟友们眉头紧锁。欧盟官员清楚,考虑到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可能遭遇的中方报复,对印中这两个重要贸易伙伴征收如此高额的关税难度极大。况且,目前欧盟正寻求与印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有望在数周内与印度敲定一项贸易协议。
《观察者网》还推测,欧盟可能会说服美国,通过其他措施也能达到类似的施压效果,例如加强对俄罗斯能源生产商的制裁,以及将欧盟成员国停止购买俄罗斯油气的最后期限从原定的2027年提前。
三、9月12日G7财长加拿大会议当天,英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百项制裁,释放了什么信号?
那边厢特朗普要求G7国家跟进对俄石油购买国征收惩罚性关税,这边厢,唐宁街就宣布对俄实施100项新制裁。是恰好撞了档期,还是英美早有沟通和安排?
9月12日,英国称将针对运载俄罗斯石油的船只,以及供应用于制造俄罗斯武器的电子产品、化学品和炸药的公司和个人实施制裁,制裁公告的制裁项目密密麻麻100项。
制裁包括向俄罗斯提供电子产品、化学品和爆炸物等关键设备的 30 个实体和个人,这些设备用于制造导弹和其他武器系统。
制裁中包括中资企业,原因是提供了用于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和 Kh-101 导弹和无人机的电子产品。
英国称,这些措施是为了回应最近俄罗斯鲁莽的空袭,袭击基辅内阁大楼并入侵北约组织成员波兰的空域。这些最新的制裁行动旨在切断维持普京战争努力的资金和供应,而普京的战争努力因前所未有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而加剧。
最近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的伊薇特·库珀表示:“英国不会袖手旁观,因为普京继续野蛮入侵乌克兰。本周,他鲁莽地将无人机送入北约领空,表明了他对主权的完全无视。北约和乌克兰的安全对英国的安全至关重要,这是首相变革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行动至关重要,以增加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并切断他迫切需要为这场非法战争支付的关键现金流。这些制裁形成英国在加大经济压力的领导努力的下一阶段”。
此举是在库珀女士上任仅一周后抵达基辅以表达对乌克兰的声援之际宣布的。库珀女士还表示,英国政府将向乌克兰提供 142 亿英镑的新援助,其中 100 亿英镑将为人道主义援助提供重要支持。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苏浩教授在“贝森特当面威胁,最高对华加税500%!俄罗斯石油,真的不能买了?”一文中披露,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与我方会谈时特别提及,根据美国商务部追踪数据,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156亿美元军民两用商品,这些包含半导体、导航系统的物资,被指控用于乌克兰战场。欧盟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对俄出口了67类敏感商品,同比增长210%。
就在今年5月,英国已经宣布了 100 项新的制裁措施。当时的制裁针对数十个“支持俄罗斯军事机器、能源出口和信息战的机构,以及帮助资助普京入侵乌克兰的金融机构”。4个月内两次100项制裁措施,充分表达了英国对俄乌战争的最新态度。
四、遇事不决看英国,不仅是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忠告,也是屡被验证的判断国际局势变化趋势的风向标。
2022年2月24日,面对拜登提醒欧洲各国“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百般抵赖了一周多的俄罗斯,悍然发动了大规模入侵乌克兰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百公里铁甲涌向基辅,一时间俄军一周拿下基辅、绍伊古一战封神之类的热文霸占了中文媒体热点。
在泽连斯基向多个国家领导人求助时,许多大国包括一些西方国家,面对军事力量数倍于乌克兰的俄军气贯长虹的凌厉攻势,都建议他撤往利沃夫,组织流亡政府。然而,英国首相约翰逊却坚定地告诉他:“挺住,援助马上就到!”
在乌克兰最需要支持的时刻,英国总是挺身而出,给予最坚定的支持。比如从2022年2月底开始,冻结俄央行资产,主导欧盟和G7对俄实施多轮制裁,推动全球金融孤立俄罗斯;自2022年5月起,通过“Operation Interflex”项目培训超过3万乌克兰士兵,成为最早直接培训乌克兰军队的国家; 2023年1月最先打破西方不愿提供重型武器的禁忌,向乌克兰提供14辆Challenger 2坦克;在2023年5月最先向乌克兰提供Storm Shadow巡航导弹,帮助乌克兰打击俄后方目标,引领西方提升武器援助级别;2024年1月,英国首相苏纳克访问基辅,最先与乌克兰签订10年安全合作协议,并附带提供25亿英镑援助,树立欧洲援乌模板。
英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表现,无疑证明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决断力。
回顾历史,英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后,迅速崛起为全球性大国。其对时局的把握、敌人的认定以及博弈力度的把控,都显得收放自如。英国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间,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成果。这种灵巧务实的大局观,让英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
所以,睿智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在临终前给后辈们的忠告是:“如果未来在全球事务中不决,记得一定要站在英国佬那边,他们擅长做选择题” 。
凯末尔的忠告,不仅是对英国历史智慧的认可,也是对英国把握国际趋势准确预判能力的肯定。在三年多的俄乌战争中,也继续得到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验证。
也因为如此,遇事不决看英国,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外交圭臬,成为普通人判断国际局势变化趋势的风向标。
五、从俄乌战争前俄罗斯不可能入侵乌克兰,到战争中更多不可能被证伪,西方不可能对购买俄油的我们征收惩罚性关税会如何?
实际上,三郎观察到,特朗普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是早已备好的一旦与普京和谈不成的凌厉后手。现在祭出来,是因为特朗普的工作计划中,对等关税的优先级更高。
在与欧盟、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后,美国接下来主要精力就会集中对付我们。果不其然,这次第三轮中美会谈,双方就谈得不怎么样。美国人甚至在会谈的时候,就嚣张的提出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要求,并发出了如果继续购买,将征收高额关税的“警告”。
而在欧盟,如何赢得俄乌战争,彻底清除俄罗斯对欧洲的潜在威胁,已成其集体第一件大事。
我们仔细揣摩、推敲,我们从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可能、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乌克兰能够守住不可能、西方断开俄罗斯的国际支付系统SWIFT将导致美元崩溃所以不可能、欧洲离开俄罗斯能源将冻死所以制裁俄罗斯能源不可能、欧美向乌克兰提供导弹将引发俄罗斯的核报复所以不可能,到特朗普想牺牲乌克兰停止俄乌战争所以乌克兰不可能继续得到美国的支持……这么多的不可能,最后为什么都成为可能?
【作者:徐三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