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开炮,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议会上的发言是个“惊天丑闻”。为啥?因为冯德莱恩在“盟情咨文”里明晃晃地说——“欧洲正处于战斗之中”,意思就是:欧盟和乌克兰站在一边,跟俄罗斯开干。欧尔班怒了:匈牙利可没授权你代表我们参战,也永远不会。这句话一甩,全场都听见了,等于把欧盟领导层架在火上烤。
9月10日,冯德莱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全会上,发表一年一度的“盟情咨文”。重点很清楚:继续对俄罗斯加码制裁,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支持。听上去,这就是过去两年欧盟的标准套路。但这回她说得更狠,直接把欧盟和俄罗斯的冲突说成是“我们正在作战”。这句话炸出了问题——欧盟到底什么时候从经济援助的“后勤供应商”,变成了直接参战的一方?谁给的授权?谁来负责?
欧尔班当场抓住了这点。他说,匈牙利是欧盟成员国,但没签过“参战条款”。更狠的一句是: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话里话外,就是在告诉冯德莱恩:你那一番“我们正在打仗”的高调,不仅是口误,而是严重越界。匈牙利不会替你埋单。与此同时,欧洲议会第三大党团“欧洲爱国者”也火速表态,对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提出不信任动议。意思很直白:你不是在代表欧盟,而是在代表你自己和少数亲战派。
冲突点就出在这里。冯德莱恩想要的是一个“政治表态”,把欧盟的立场和乌克兰彻底绑死,让外界觉得欧洲没有退路,必须和俄罗斯硬碰到底。但欧尔班看得很清楚,这其实是在给所有欧洲国家扣上“参战”的帽子。问题是,欧洲普通老百姓可不是这么想的。通货膨胀还没降下去,能源危机阴影还在,失业率在飙升,谁愿意替基辅和布鲁塞尔的政治豪赌牺牲?
这就是欧盟内部的最大裂痕。表面上看,冯德莱恩代表的是“统一的欧洲意志”,实际上,她代表的只是德国、法国以及东欧亲乌阵营的声音。而像匈牙利这样的小国,虽然被骂“亲俄”,但说出来的恰恰是许多欧洲人心里不敢讲的实话:战争不是我们的选择,更不是欧盟的法定义务。欧尔班的喊话戳穿了这一点,也难怪他要把冯德莱恩的发言定义为“丑闻”。
影响至少有三个层面。第一,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个坏消息。欧盟内部公开撕裂,说明“欧洲全力支持”这句话越来越站不住脚。乌克兰现在靠的不是口号,而是真金白银和武器。一旦欧盟内部有国家拒绝,基辅的筹码就会减少。第二,对欧盟本身,这是一次信任危机。如果一位欧盟委员会主席说的话,成员国可以公开驳斥,还要发起不信任动议,那欧盟的权威算是被当场打碎了。第三,对俄罗斯,这是意外的利好。欧盟分裂越大,莫斯科就越能利用这种裂痕,削弱制裁和援助的效果。
关键变量在于:欧洲议会会不会真的推动“不信任动议”。过去这种操作大多是象征意义,但这次情况不同。俄乌冲突打到第三年,欧洲内部的不满已经不是边缘噪音,而是越来越主流。民调显示,很多国家的选民不再支持“无条件援乌”,而是要求政府优先考虑本国经济。欧尔班敢在这个时候掀桌子,就是看准了这一股民意潮水。冯德莱恩如果撑不住,整个欧盟的对俄政策可能要出现拐点。
最讽刺的地方是什么?欧盟一边喊着“民主”,一边却在最核心的生死问题上——参不参战——没有任何公开授权。冯德莱恩一句“我们正在打仗”,就能替5亿欧洲人决定立场。这不是丑闻是什么?欧尔班这次的喊话,不只是政治分歧,而是揭穿了欧盟体制最致命的软肋:领导层常常自说自话,把政治赌注押在战争上,却不问成员国和民众到底要不要这场战争。
这场风波不会就此打住。欧盟已经陷入一个两难:要么承认口误,降低调门;要么硬扛下去,继续把“全欧参战”的框架往下推。可无论哪一步,都得付出代价。欧洲人不傻,通胀和高物价每天都在掐他们的脖子。布鲁塞尔要是还以为靠几句豪言壮语能糊弄过去,那真是“惊天丑闻”之外,再加一个“惊天笑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