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再点右上角“…”设为★哦
前几天有人问说,大富你是毕业后就想做留学中介的吗?——这话说的,你当初考大学是为了去团子送外卖的吗?肯定不是啊。
话说我没出国之前理想老崇高了,觉得A股已经装不下我了,必须要去纽约伦敦这些金融大城市闯一闯,最差也要跑香港做投行。
记得刚到英国的那个周末,下了飞机安顿好就去伦敦金融街了,没记错的话那地铁站叫Bank Station,属于金融区的核心地带,汇聚着众多金融机构和历史建筑。
它有两个地标:一个是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央行;
另一个是皇家交易所(Royal Exchange),全欧洲最早的证券交易所,1571年开业的,那时大明朝的张居正老师才刚刚上线。
#皇家交易所原址已变餐厅#
这里也顺带提一嘴港交所,现在港漂们都说香港的地位是新加坡不能比的,光一个港交所坡岛都望尘莫及了。
殊不知香港的交易所是英国人一手搞起来,主要是方便跟伦敦做交易用的。
香港史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位于中环雪厂街的香港经纪协会,成立于1891年,那条街又叫做大鳄街,因为马路两边到处都是戴着礼帽的洋人股票经纪,站着聊天做交易。
1947年它更名香港证券交易所,2年后大陆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闭,想润的富商巨贾和失业了的股票经纪人们不得不远走香江。
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四大船王,以及众多上海滩洋行——会德丰、太古洋行、怡和洋行……
这些公司先后在香港上市,等于香港金融业既有英国后爸的扶持,又有大陆亲爹的输血,它怎么可能不强呢?这哪是一穷二白起家的鱼尾狮国所能比的呢。
:牛“腚”了
怀揣着金融梦想,我利用周末和假期跟那些在伦敦和香港做金融民工的宝宝们频繁聊天,这些人有的是朋友介绍,有的则本身就是我的读者,我们聊怎么面试,进去之后的岗位,以及不同族裔的办公室政治。
记得有一天很晚了我从一间餐厅出来,刚好赶上加完班的那波人回家,看着路上行色匆匆的那波人,衣着光鲜但面带疲惫,我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
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梦想中的吗?你到底是喜欢他们的光鲜,还是单纯的只想搞钱?
这些地方说白了就是洋人的主场,你在洋人的地盘上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奋斗很久才能成为最普通的一员。
如果我对光鲜和体面没有执念,只是想更快的搞钱而已,那为何不换一种思路,放弃金融街改闯唐人街呢?
因为模仿西方精英的成功路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能力是到了,但人家一看是亚裔脸,死活不给升迁,那怎么办呢?
而唐人街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中国人,你能闯荡成功的路线,说明就是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更容易模仿的。
假设在金融街要奋斗10年才有的成功,说不定唐人街盘个3年就实现了呢!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我就利用业余时间找了一份给华商报纸写稿的工作,那是一间名字起的很大,但地址就在唐人街小旮旯的不起眼报馆,伦敦和曼城都设了点,报纸在全欧洲的华人区都有发行。
编稿子对我这种公主号写了N年,每篇都要3000字的人来说一点也不累,约等于闭着眼睛编个蹲坑读物,so easy。
报社老板是个拿着香港和英国双重护照的广东人,据老员工讲,他早年还蛮歧视大陆人的,会用广东话骂他们,他对我还挺客气的,说你们浙江的都还蛮有钱的哦,我说:“啊?这样吗应该吧。”
还会夸我长得好看,说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姑娘,应该捯饬一下去参加华裔小姐的选美,他做提名人肯定能拿奖的,到时候就给报社做代言,一箭双雕。
我听完用非常惊恐的眼神看着他,心想我这样的就叫最漂亮,老板您见识也太少了吧。
慢慢的我就明白为啥了,因为比我好看的嫌他抠门不会来上班,没我好看又干不动那么多活。
我那时一个人的工作量顶上别人三个,到后来整张报纸上的所有文字的活都归我,其余人都被他叫去接商务拉广告了,这生产队的牛都没我好使跟听话,难怪老板客气啊。
除了这间报社,他还是各种协会商会的什么长,反正每天挺忙的,有一天他问愿不愿意接个私活,我说可以呀,说说看。
原来是帮一个大公司的老板校对族谱和写自传,我看了下那个自传要求不高,族谱也没要求必须要高大上,不大像公开出版的,更像是一个人发达了之后著书立说自嗨的。
他为啥会想到让我写呢,一方面是咱整活儿确实快,效率相当高,另一方面我在应聘时告诉他,自己写过很多公开发表的文章还出过书,是他能找到的中文功底最好的人。
别的都是大实话,就最后一句吹牛了,然后就被他记住了,我当时也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觉得在英国人的地盘上我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是英文最好的,但我努努力应该可以成为全唐人街中文最好的。
我思考2分钟不到就接下了这个活,约定周期3个月,结果一个月多几天就给写完了,倒不是说有多喜欢这个活,主要是后面紧接着就是交论文和准备申博的材料,一环扣一环的,前一个拖延了后面就得完蛋。
当我把一天3杯Costa咖啡肝出来的高强度心血交给他时,他很意外的说“这么快”,第二天很高兴地回复我,客户看了表示很满意,接着礼貌性的夸了我几句,说下午就转尾款给我。
那天我整整睡了20个小时,醒来看到银行卡里的金额没说话,而是让同学帮我从哈罗德带两根高丽参回来。
当天晚上我说想请老板吃饭,问他有没有时间,他还在兴头上呢,说当然可以啊。
我们是在报馆旁边的韩餐小隔间见的,我先是感谢他给介绍兼职,接着拿出装了1万英镑的信封和高丽参礼盒和茶叶,告诉他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他显然很惊讶,说太客气了不能要不能要,我说:“收着吧,这一路受到您不少关照呢。”其实那时候我就很想告诉他接下来可能不干了,但不知为啥就没说出口。
写自传的酬劳是1.8万英镑,我收集素材和下载相关的人文资料花了大几百,其余的再换成礼物和红包,约等于白干。
但我觉得没什么,因为人家给你介绍活了,甭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要表示就是要表示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礼尚往来之道,哪怕是去了国外也一样的。
记得那天他特别客气,临分别时还帮我叫了司机,嘱咐一定要把徐小姐送到公寓了才好,我也是呵呵了,因为之前有一回出差我火车票买贵了,惹得他一阵子念叨。
过了几天,我在学校图书馆赶论文赶得生无可恋时突然电话响了,是报馆老板打来的,他问我毕业后想不想留在伦敦工作,我说可以啊。
我这个人对所有送上门的机会从不主动说拒绝,什么都可以试试,因为只有试了你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如果试都没试直接说拒绝,你将来一定会把所有路都走死的。
他让我周六的上午跟他一起去拜访一位老板,说会有司机来接我,还嘱咐我穿好点,到了那边不用多说话,就配合他就行了。
接下来的一切说出来都跟做梦一样了,我们去的是英格兰南部一个很大的私宅,我至今都说不上来应该叫城堡还是宫殿。
真的好大好大,从进门口的镀金大门开到主体建筑的门口足足有40分钟,在杭州不堵车的话,都够从萧山开到余杭了。
当时度娘公司的李老板在英国也买了个私宅,号称是全英格兰最贵、最华丽的豪宅,光后院的森林就有280亩。
但我觉得我见到的那家比他的更大,据说是屋主从英国王室那里买来重新修葺的,而且谷歌上根本搜不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的豪宅,地图上是搜不出来的……
城堡的一角大概是这样的
在英伦城堡里,大富我见到了什么样的人,以及后续有何奇遇呢?受限于篇幅只能分2篇来写了,我只能说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包括下一篇里的心路历程也都是真的。
我是伢大富,一个平时嘴别人,今天终于嘴自己的新加坡留学机构小老板。
新的申请季又开始了,英美加澳港新的本硕申请,新加坡低龄留学申请有需要的随时找我们哦。
其实不光是今天,我以前也写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啦,不过因为你懂的原因,或多或少都被河蟹了,如果你想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可以购买我们之前的历史河蟹文汇总,目录是这样的: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扫码加好友备注:河蟹文,然后166元红包发我即可。
找到伢伢哦
文末依然是小零嘴走起: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伢伢复盘原创,
转载请联系伢伢复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