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郭文斌解读弟子规》学什么?郭先生讲得很清楚,学好《弟子规》精神。此精神会带来什么?人生价值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若能把“《弟子规》精神”落小、落细、落实,本人的和谐康宁;父母的长寿善终;家庭的兴旺富贵;儿女的孝悌忠信。会给社会带来安泰康乐;给祖国带来复兴富强,给天下带来命运一体、天下大同……
言语是否夸张虚妄?您打开“学习强国”,遍及全国的寻找安详小课堂,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5:30一6:30的读书声,每周六早上同时间全国各地学友的分享;若您有幸能在网上抢到宁夏银川“寻找安详小课堂”一个报名资格,参加发源地的洗礼,见到蓄谋已久的期盼一一郭文斌老师小课堂上的亲授,那就是万分荣幸。
学习扎实用心。俗话说,有同行没同利,有同本没同益。效果的差异: 一是心态,二是方法,三是动力(渴望,如饥如渴)。
首先,是心态;学习·践行·反思·感悟能否全在“现场感”。为啥学?为谁学?有心、用心、专心,这三心是学好的根因。大家都在学,跟风学习,人在心不在,很难学得进去;领导让学,这是形式上学习;急于求成,很难深入学习,可能会浅尝辄止;课上学习,是师傅领进门,课下束之高阁,或抛之脑后,前学后忘,或记住几句术语,与现实对接不上……总之,我要学,跟我学,让我学,以我心为师,这四种心态,谈何效果,更何谈造诣,相差甚远。
学习不仅仅是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把心扎入文字背后,明白写作背景,文后的深意,深邃的文旨;以文心对照己心,品出共鸣,心领神会;对照自己,分析心结,改正提升;警示暗示,心智跨越……方是用心在学,且能丰富自己,强大自己,提升心性。此乃为学之道。
方法要科学。如课上学习,耳听视频,眼盯书上,执笔圈点,突出重点。分享环节时,掩书回味,内涵要点,脑频过电,珍珠成串;加深了理解,一线贯穿于胸;回归本性,检视内心,感触启发,正是分享之要。课后如何实践,扬长避短,亮出“家底”,方有分享的含金量。
学习不断线,坚持要永恒 ,有人说,再难的事能做一万遍,也终究会成功的。
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能量,能量来自于学习本身的意义与价值。成效的差异,与能力相关,在同等能量下,能力越大,成效也越大;若同等能力,能量与效果成正比。若同等能量,能力与效果也成正比。能量与精神境界相关,能力与智商训练相关。能量是学习所得,通过学习先进思想与科学之道,有了新的认识与觉悟,积极主动的状态,觉悟越高能量越大。
把握好能量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学习的动力是足足有余的。
功夫多在课下。目前,《郭文斌解读弟子规》本部与地方学习内容是一致的,但组织形式各异。本部的学习是全封闭、集训式学习;地方形式各异。
地方组织形式,全国遍地开花,团体众多,水平迥异。多数采用分散型学习模式,一一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此为一条长线,联接着学习的主体,起着主导性作用。
两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从成效上看,分散型学习形式有着天然性不足。缺少像集训式学习那样,脱离了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况且学习、活动与生活整齐划一,一心清静,从形式到内容给学员立体式浑然天成的综合性养成教育,其效果如革心洗面,心、行全包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而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可能会出现“听时感动,分享激动,回去不动。”学习效果出现“冷热症”。还会产生“厌倦症”。多数都能在修身方面有很多的积极行为。不过,能达到心性提升的预期目标,很难靠每周一学就立竿见影。
不过,事在人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认为: 功夫都在课下。一是引领,一是自觉。
问题目标清晰。有人夭折,有人疾终;有人痛苦,有人幸福;有成功人生,有懊悔终身;有人游刃有余,有人举步维艰;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寄人篱下……一言以蔽之,人生成长问题是人人都有比比皆是。
常人都有这样的“智慧”,事先有目标,事中有觉察,事后有反思。有人说,一生不能让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此为学习中获得了智慧的“贤达”。
人生处于纷繁复杂的世上,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纷至沓来。不学习的人,事事不顺心,焦头烂额,终生在痛苦中而终结;会学习的人,获得条条通衢,智者事事满意;忠孝之人芝麻开花节节高,叛逆缺德者暗无天日下“地狱”。
学习好与学无效天壤之别,就在于学习是否找到问题与紧扣目标。
带着问题、确立目标,就可脱胎换骨。持之以恒,守好现场感,学习永远在道上,就可五福临门、福禄康寿了。
创造创新发展。读书学习,学有道。就好比教师教学一样。教科书是底本,就是教材。教材如何教?就与我们的小课堂一样,教学如何组织?小课堂也是用教材,就是《郭文斌解读弟子规》。体制内教师讲课依据早期是《大纲》,后来是《课程说明》,现在是《新课程指导目标》。
我们“小课堂”上课,也要有科学依据,比如每集都有上、中、下三个“主持语”,这也就是阅读理解之“纲”,清晰的教学目标,也要有课程设计,还要有落实“目标”的教学方法。
另外,全国各个片区也有成功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
这近三年来,我们走过教学之路,确实也都是有效教学,学员的收获也是很明显的。当然,与时俱进,如何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让学员进得来留得住,本人和谐成长,家庭的和谐氛围构建,社会和谐影响力的更大效应,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与课下的继续学习、践行、反思、改进、体悟有机融合,落实到心性提升的幸福目标上来。
依据学员的文化层次,个人心性特点,家庭状况,目下的思想水平,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工作与社会关系等等问题,加入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及心性提升的方略。
个人成长的目标设计与学习、践行计划等。
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学习追踪性交流探讨;建立课外学习小组,交流互学互帮互进。特别是促进现场感的坚持,良好习性的养成。
宗旨: 课上,团体总汇指导,课下是学习、成长主阵地。
综上所述,借鉴全国各地先进学习经验,依据本团体学习现状的调研分析报告,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创造性转化,创新式发展,是我们行之有效的、独特且有实效的学习模式。
还是那句老话,有同行无同利,同一本教科书,有老师能活用教材人材辈出,也有人死板教条少慢差费;一棵树上吊死愚笨顽固不开化,一门心思激活大脑花香别样红。
咬定青山,边学边走边改进,用心用脑用真情;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鹦鹉学舌丢失了自我少慢差费;知人知己知进退,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学之有效新学法新活法。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高歌猛进,永往直前。(河南安阳 王瑞喜)
2025年9月14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