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石油石化港口区的火灾风险与防护重要性
石油石化港口区作为能源运输与储存的关键节点,具有极高的火灾危险性复杂多样的火灾类型。这些区域通常集中了大量油罐、输油管道、化工生产装置和码头装卸设施,存在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多种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包括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因此,设计高效可靠的自动灭火系统对于保障石油石化港口区的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代石油石化港口区的火灾防护已从传统的"人防"为主转变为以技术防控为核心的全链条防护体系。自动灭火系统作为这一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在火灾发生初期迅速识别并扑灭火源,有效防止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争取宝贵时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石化港口区的自动灭火系统正朝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环保化方向演进,形成了多种技术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2 自动灭火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工作原理
石油石化港口区的火灾类型多样,需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系统。目前主流应用的自动灭火系统主要包括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和消防炮灭火系统等。
2.1 水喷雾灭火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通过高压水雾冷却火源并稀释氧气浓度来实现灭火效果。这种系统特别适用于储罐区、反应釜等大空间场景,具有成本低环保响应速度快的优势。水喷雾系统需密集布置喷头(间距通常不超过3米),水压需维持在0.7MPa以上,水源储备量不小于1000L/min,以确保足够的覆盖范围和灭火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水喷雾系统常与其他灭火剂联用,形成复合灭火方案。例如,在油类火灾中,水喷雾系统与泡沫系统联用可以显著提高灭火效率,泡沫负责覆盖液面隔绝氧气,水雾则负责冷却周围设备和环境。
2.2 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采用惰性气体化学抑制剂中断燃烧链式反应,适用于封闭空间或电气火灾。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包括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HFC-227ea)系统和混合气体(IG541)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浓度需≥34%,但需注意其在高浓度下的窒息风险;七氟丙烷系统环保无残留,灭火浓度8%-10%,适用于机房、控制室等封闭空间;混合气体系统(IG541)无毒、不导电,适用于精密设备保护。气体灭火系统通常通过感温、感烟探测器联动控制,当同一室内任意两个报警装置被激活后,系统会自动触发灭火机制。
2.3 干粉灭火系统
干粉灭火系统以氮气为动力,推动干粉灭火剂通过管路输送到干粉炮、干粉枪或固定喷嘴喷出,扑救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火灾。这类系统具有灭火效率高绝缘性好适用于寒冷地区干粉久贮不变质等特点。
ZFP型自动干粉灭火系统是典型代表,其工作压力为1.6MPa,剩粉率≤15%。当干粉罐上的压力标值达1.5-1.6MPa时,阀门打开(或定压爆破膜片自动爆破),压力能转化为速度能,高速的气粉流从喷嘴喷出,射向火源,切割火焰,破坏燃烧链。
2.4 消防炮灭火系统
远程柔性控制消防炮灭火系统主要由远控消防炮喷射系统消防泵供水系统泡沫比例混合系统探测与控制系统等组成,具有远程柔性控制大流量远射程高效能智能化等特点。这种系统适用于港口、船舶、油(气)罐区、石化装置等多种室内外重点保护场所的重特大、恶性立体火灾的扑救。
3 设计要点与关键技术
石油石化港口区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特点、火灾风险、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3.1 系统布局设计
自动灭火系统的布局应根据保护对象的特性火灾危险性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储罐区,需按罐体直径配置喷头,高危区域每100㎡布置8个喷头,喷雾覆盖半径不小于6米。生产装置区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结合工艺流程设置分区控制,避免火势蔓延。
在码头区域,消防系统设计需考虑业务运行对消防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高要求,采用消防工业冗余环网以及一键启动控制技术手段将码头消防炮设备、消防泵站设备和泡沫站设备进行组网,实现码头消防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管可控的要求。
3.2 设备选型与配置
设备选型是自动灭火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水泵与喷头应选择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流量需匹配火灾负荷(如储罐区需≥50L/s)。探测器应采用多源感知技术(感温、烟雾、火焰探测器组合),将误报率控制在0.1%以下。
对于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应选用具备高灵敏度、防爆、防腐蚀特性的设备,采用专用智能传感器技术和零点温度补偿技术,灵敏度针对甲烷和乙烷可达0.00001,响应时间小于2秒。这类探测器应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的干扰,主体材料选用316L不锈钢,防护等级达到IP66/IP67,适应石油、化工等环境复杂、要求严苛的工业场所。
3.3 水源与供电设计
水源供应是灭火系统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石油石化港口区应设置独立水源,优先采用消防水池或高压管网,确保30分钟持续供水能力。供电系统需采用冗余设计:双路供电+备用发电机,保障系统在断电时仍可正常运行。
不间断电源(UPS)在消防控制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任何电力中断都可能使火灾报警、灭火和通风等关键系统失效,导致无法预测的危险后果。UPS不仅提供断电时的短暂电源,还能滤除电网中可能损害消防设备的电压波动和电磁干扰,确保设备得到清洁、稳定的电源。
3.4 联动与控制技术
现代自动灭火系统强调多系统协同智能联动控制。联动控制是指各个系统间根据火源情况和危险程度自动协同工作的过程。例如,当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检测到异常时,可以自动触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启动,并同时通过应急广播系统发布警报和疏散指令。
连锁控制是一种更严格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在特定情况下,关键操作必须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条件进行。例如,当检测到可燃气体泄露时,必须先启动灭火系统,再关闭相关的电气设备,最后通知现场人员疏散。
4 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实践
石油石化港口区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火灾特点和防护需求,需要针对性地设计和应用自动灭火系统。
4.1 储罐区防护
储罐区是石油石化港口区火灾风险最高的区域之一,通常采用多种灭火系统联合防护的方案。某石化储罐区采用烟雾自动灭火系统泡沫系统联用,实现初期火灾扑灭时间≤30秒,有效减少了油品污染。技术在罐顶安装感温探头,罐壁布置喷头,灭火剂选用抗低温型(-40℃~55℃),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储罐区消防系统通常由消防火灾控制盘控制,控制盘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包括消防水罐、消防泵(电动泵、柴油泵)、水/泡沫混合器及输送到消火栓、油罐、分离器、设备的管道。油罐顶部安装有感温电缆和点型定温式探测器等检测元件,防火区装有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现场设有火灾声光报警器,确认火情后引导现场人员立即撤离。
4.2 生产装置区
生产装置区具有设备密集、工艺流程复杂的特点,火灾风险主要来自于反应釜、输送管道和电气设备。某反应釜区配置气体灭火系统,联动关闭进料阀与排风系统,有效避免了连锁反应。设计中,七氟丙烷气体储罐压力维持在15-25MPa,防护区泄压口高度不低于净高的2/3。
生产装置区的消防系统采用有效的检测手段采集现场仪表(感温探测器、感温电缆、手动火灾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等)数据,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输出安全报警信息及现场设备状态信息。配合直观的上位组态画面进行现场设备状态及报警信息的实时画面显示。
4.3 码头装卸区
码头装卸区是液体化工品输送的关键环节,具有火灾荷载大、设备价值高的特点。油气化工码头消防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改进通过整合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实现消防设备的高度自动化联动。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引入不间断电源(UPS),为油气化工码头提供一个更稳定、高效、灵活且易于管理的消防控制系统,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4.4 特种车辆与流动机械
在港口高强度作业场景中,流动机械及车辆设备火灾因油路泄漏、电气短路、液压故障等诱因频发,且具有突发性强、蔓延迅速的特点。某油田压裂车采用全氟己酮自动灭火装置,灭火剂耐高温(200℃以上),3秒内覆盖火源。水基灭火剂抗腐蚀,适用于柴油机、液压系统等复杂环境。
港口流机自动灭火系统通过集成分布式感温探测智能自启动控制环保型全氟己酮灭火剂定制化防护设计,构建了覆盖火情早期识别、秒级响应、无损灭火及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的立体防护体系。系统采用的分布式感温探测器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精准布防,如在发动机舱等高危区域,当局部温度迅速上升达到设定阈值时,探测器会立即发出警报信号。
5 未来发展趋势
石油石化港口区自动灭火系统正经历着深刻的技术变革,智能化、环保化和多系统协同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