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白龙鱼服
常见误解:白色的龙穿着鱼的衣服(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比喻帝王或贵人微服出行,隐藏身份(含风险意味)。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例句:董事长这次~,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到了许多真实情况。
92. 不稂不莠
常见误解:不是狼不是莠(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原指耕作精细,没有什么杂草。后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都是形似禾苗的杂草)。
出处:《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例句:父母辛辛苦苦培养他,他却成了个~之人,令人叹息。
93. 城狐社鼠
常见误解:城里的狐狸庙里的老鼠(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含贬义)。
出处:《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例句:这些贪官污吏如同~,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才能根除。
94. 得鱼忘筌
常见误解:得到鱼就忘了筌(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比喻成功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筌”是捕鱼用的竹器)。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例句:做人不能~,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95. 断烂朝报
常见误解:断裂腐烂的朝廷报纸(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含贬义)。
出处:《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例句:这些史料杂乱无章,真伪难辨,近乎~。
96. 伐性之斧
常见误解:砍伐性命的斧头(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多指色欲、享乐等)。
出处:《吕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例句:沉迷于声色犬马,无异于手持~。
97. 甘棠遗爱
常见误解:甘棠树下遗留的爱(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指对离去的有德政的官吏的怀念(“甘棠”即棠梨树)。
出处:《诗经·召南·甘棠》记载百姓怀念召伯德政,爱护其曾休息其下的甘棠树。
例句:这位县长离任多年,当地百姓仍感念其~。
98. 汗牛充栋
常见误解:牛出汗,充满栋梁(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形容书籍极多(搬运时使牛累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例句:这位老先生的藏书真是~,堪称一个小型图书馆。
99. 吉光片羽
常见误解:吉光的片片羽毛(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或艺术珍品(“吉光”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例句:这幅古画虽是~,但价值连城。
100. 空谷足音
常见误解:空山谷里的脚步声(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的音信、言论或来访。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例句:在学术困境中,您的这篇论文真如~,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101. 李代桃僵
常见误解:李子代替桃子僵硬(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例句:他这是~,替弟弟承担了责任。
102. 暮云春树
常见误解:傍晚的云春天的树(字面写景)。
正确含义: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出处: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例句:望着天边的晚霞,不禁生出~之思,怀念起远方的故人。
103. 牛衣对泣
常见误解:对着牛衣哭泣(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形容夫妻共守贫困(“牛衣”是为牛御寒的覆盖物,用草或麻编成)。
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例句:回想当年~的艰难岁月,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04. 人言啧啧
常见误解:人们啧啧称赞(褒义)。
正确含义:指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啧啧”是形容议论的声音)。
例句:他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不当,导致~。
105. 三豕涉河
常见误解:三头猪过河(字面意思)。
正确含义: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出处:《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例句:这本书校勘不精,~之处甚多。
希望这份持续的清单能帮助您更深入地领略汉语成语的博大精深,并在使用中更加精准得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