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香港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
连续五年屈居第二的「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集群,登上榜首。美国「圣何塞—旧金山」集群上升三位,排名第三。
![]()
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主要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今年升级成为3大评核指标,既强调知识产权的产出与布局,又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与价值实现。
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2️⃣科学引文索引拓展版(SCIE)论文量
3️⃣风险资本交易量(新)
香港政府发言人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加上内地与香港管理的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在亚洲分别稳占第一、二位,使「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引导资金,支持创新意念转化为落地成果方面表现卓越。
这不就在新指标加入的情况下,瞅准时机一举超越「东京—横滨」夺魁!
![]()
不过从数据上看,在风险资本交易量这一块,欧美地区目前还是更有优势。「伦敦」就凭借在该指标中排名第3的优势,综合排名从全球第21位攀升至第8位。
风险资本交易量三甲:(占全球总量)
1️⃣圣何塞-三藩市:6.9%
2️⃣纽约:4.8%
3️⃣伦敦:4.4%
亚洲更多的是在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方面占据优势。
国际专利申请量三甲:(占全球总量)
1️⃣东京-横滨:10.3%
2️⃣深圳-香港-广州:9%
3️⃣首尔:5.4%
科学论文发表量三甲:(占全球总量)
1️⃣北京:4%
2️⃣上海-苏州:2.5%
3️⃣深圳-香港-广州:2.4%
![]()
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过去五年间三大指标密度如下:
1️⃣专利申请密度:每百万人2,292个
2️⃣科学论文发表密度:每百万人3,775篇
3️⃣风险资本交易量密度:每百万人135宗
据悉,全球百大创新集群涵盖33个经济体。除了霸榜第一,中国更是连续三年领先,拥有最多的集群跻身百强。随后才是美国和德国。
1️⃣中国:24个集群
2️⃣美国:22个集群
3️⃣德国:7个集群
![]()
关于「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登顶全球榜首的密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学与统计司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Fink指出,在于“三地互补”。
![]()
有香港媒体拆解“铁三角”的分工。
深圳,硬件制造实力杠杠的。就拿熟悉的华为来说,5G专利数量在全球都是稳稳的第一。有这样的企业带头,深圳能为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产品支撑。
香港,基础科研实力雄厚。是全球唯一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其中3间在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领域位列全球前20。同时设有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能为创新提供前沿的理论和科研成果。
广州,产业落地空间大。比如广汽的新能源车,产能占了全国的18%,能帮助创新落地,实实在在地变成能推向市场的产品。
除此之外,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表示,香港具有一国两制优势,能无缝对接且优先进入大湾区市场。
坚持法治精神,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资金、数据及人才能自由流动。
![]()
这种优势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顶尖企业集聚
香港已吸引超80家全球顶尖科技企业落户,总投资额约65亿美元,创造超2万个岗位。
顶尖人才涌入
2022年底至今,香港通过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批出33万宗签证,全球顶尖人才持续向大湾区汇聚。
![]()
有深圳创科企业代表也感慨,内地与香港提供不同的发展条件——内地走万众创新的政策,有很多孵化补贴,例如免租金场地等等,帮助初创企业节省成本。而香港则是很好的创业土壤,优秀的国际形象能帮助企业打开环球市场,站上世界舞台。
![]()
从连续五年屈居第二到携手登顶全球,「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突破,是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成果。
小荷才露尖尖角,粤港澳大湾区精彩的创新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