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用户投诉揭开商业应用上架黑幕,知名应用商店与软件开发者双双被告上法庭。
2023年初,A公司开发的“便捷生活”App在“星云市场”(应用商店化名)正式上架。短短两周内,用户发现其个人通讯录、地理位置信息被后台秘密读取,App内付费功能未经二次确认即自动扣费,更有多张盗用自XX平台的图片素材。
用户集体投诉后,A公司却以“已通过应用商店审核”为由推卸责任。某法院最终判决“星云市场”运营方与A公司构成共同侵权,连带赔偿用户损失。
裁判结果与理由
法院经审理认定:
应用商店未尽形式审核义务
“星云市场”未发现A公司提交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与实际金融功能不符,且对敏感权限声明缺失、付费机制无二次确认等明显违规问题未作拦截。法院指出:“应用商店应以国家权威数据库信息为基准核验开发者资质,对申请材料表面瑕疵负有注意义务”。开发者故意规避合规义务
A公司明知应用商店要求“敏感权限需逐条说明用途”“付费需经用户二次确认”,却在隐私政策中模糊处理权限说明,并设置隐蔽扣费按钮。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故意违反合同附随义务”,需承担主要侵权责任。双方法律责任划分
A公司赔偿用户经济损失的70%
“星云市场”因审核失职承担30%连带责任
判令下架涉案App并全面整改
法律分析:应用商店的“守门人”责任与开发者合规红线
一、应用商店审核义务的法定边界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提示,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8条,应用商店需履行三类核心审查:
功能合规审查
确保应用功能与声明一致,禁止隐藏功能(如后台捆绑下载)
付费项目必须明确标示类型及金额
个人信息保护审查
敏感信息(通讯录、定位等)收集需逐项说明必要性
数据传输必须加密,且不得强制收集非必要信息
用户权益保障审查
广告弹窗需提供一键关闭功能
付费必须经用户二次确认(购买与支付分步确认)
俞强律师指出:当前司法实践将应用商店的审核能力限定于“形式审查”,但若材料存在肉眼可辨的虚假(如伪造营业执照、权限声明缺失),平台仍需担责。
二、开发者的“明知故犯”风险升级
本案中A公司的两大典型违规行为,恰是当前高发的著作权合同纠纷诱因:
版权欺诈陷阱
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字体等素材,却向应用商店提交虚假版权声明
法律后果:不仅面临下架,更可能触发《著作权法》第54条惩罚性赔偿
隐私政策“阴阳版本”
向应用商店提交合规政策文本,实际运行中却通过“默认勾选”“捆绑授权”超范围收集信息
法律后果:构成《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6条定义的“情节严重违法”,最高可处5000万元罚款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特别提示: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实施后,开发者必须确保三项核心资质: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ICP备案号(且应用名称需与备案一致)
特定领域专项许可(如金融类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缺失任一资质均将导致上架申请被驳回,已上架应用也将被清退。
三、著作权律师实务建议:构建“双轨合规”机制
作为专注著作权领域的资深律师,俞强结合多年办案经验,建议开发者建立双重保护机制:
上架前“三查三验”
查权限:对照《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删除非必要权限申请
查素材:通过“反盗图溯源工具”筛查图片/字体/代码的版权风险
查协议:确保隐私政策包含SDK清单、数据加密方式、账号注销路径
上架后“动态监测”
每周扫描应用商店用户评论,针对“扣费陷阱”“强制下载”等高频投诉立即整改
版本更新时重新核验签名一致性,避免因密钥丢失导致下载量归零
典型案例证明:某电商App因在隐私政策中如实披露“与第三方共享数据时采用去标识化处理”,不仅通过华为应用商店48小时极速审核,用户信任度更提升37%。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案例与分析仅供参考,具体案件需结合证据细节及司法实践动态,具体案件需要咨询专业律师。
作者介绍:俞强律师
执业机构: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198号世纪汇广场一座12楼
教育背景:北京大学法律硕士
专业荣誉:
2024年“君澜专业领航奖”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实习导师
联系方式:通过君澜律所官网联系律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