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花7000万新台币交保的柯文哲,很可能又要被送回监狱了。9月12号,台湾高等法院否决台北地方法院柯文哲的交保裁定,台北地院将在15日重新开庭审理。台高院认为,北院大约一个月前还因为“有证人没问完,无法排除串供或毁灭证据的可能”为由决定继续关押柯文哲。
这才过了一个月,在还有很多重要证人没接受完法庭讯问的情况下,又突然说串供灭证的风险“大幅降低”了,这个决定前后矛盾,理由也不充分。检方也指出,柯文哲交保后似乎接触了本案的证人,这违反了交保规定。
黄国昌透露,柯文哲交保出来之后,两人私下聊过天儿。柯文哲感慨万千,觉得自己这一年多的牢狱之灾,根本就是赖清德和民进党里那个“新潮流派系”在背后搞鬼,目的就是政治打压他。柯文哲的意思很明确,他认为自己这桩“京华城案”的折腾,赖清德和“新潮流”脱不了干系,得负全责,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司法案件了,而是赤裸裸的政治炒作。
黄国昌自己也一直挺生气,他之前就多次批评,说台北地检署查了柯文哲一年,也没拿出什么像样的贪污受贿证据,但却搞得这么兴师动众,又是高额保金又是长时间关押。他觉得这完全就是赖清德当局在操控司法,打击在野党人士。
邱毅则是用“猫捉老鼠”来形容柯文哲的案子,邱毅觉得,赖清德那边其实挺矛盾的。一方面,柯文哲被关了一年多,国内外舆论压力都很大,尤其是柯文哲的那些年轻支持者“小草”们反应激烈,持续关押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反弹。
所以,暂时放柯文哲交保回家,某种程度上可以缓和一下紧张的舆论,挽回一点声量。但另一方面,赖清德和其派系似乎又并不想真正放过柯文哲,担心他完全恢复自由后会成为更强大的政治对手。
于是,台北地检署的“抗告”就成了实现这种“既放又抓”策略的工具。邱毅认为,接下来北检对柯文哲会盯得非常紧,柯文哲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比如跟特定人见面、说了什么话,都可能被检方拿来做文章,作为再次要求关押他的借口。这就好比猫捉到老鼠后,并不立刻吃掉,而是玩弄于股掌之间。
15日能有结果么?
台北地院已经定在9月15日上午10点重新开庭,专门来重新审这个事,理论上,法官有可能在当天开庭后就作出新的裁定。好的结果呢是法院可能还是决定让柯文哲交保,但保释金有可能会提高,要么就是附加更严格的限制条件。
坏的结果就是法院也可能采纳检方的意见,认为交保风险太大,裁定撤销交保,将柯文哲继续关押。但实际的情况走向可能是15号北院再次裁定交保,台北地检署再次提出“抗告”。这样做有个好处,一是避免了被人指责出尔反尔,才把柯文哲放出来又关回去会激起民愤。
但这样的来回拉扯,实际达到的效果跟继续关押柯文哲也没什么区别,还会让柯文哲更加的糟心,同时锅还甩得干干净净,程序也完全合法合规。所以,想要一个“最终且完全确定”的结果,可能还得等上一阵子,直到某一方不再抗告或者更高层级的法院做出了最终裁决。
民进党的心腹大患
赖清德是不可能真的“放虎归山”,让柯文哲就这样获得自由的。在台湾地区的立法机构中,民进党的席位并不占绝对优势,国民党有52席,民众党有8席,而无党籍席位中也有2席支持国民党。这意味着如果国民党和民众党联手,就能在立法机构中形成过半优势,从而有力制衡民进党。
事实上,这种合作已经让民进党在立法机构表决中遭遇了"16连败",使其非常被动和狼狈,因此,赖清德将民众党视为"心腹大患",打击柯文哲就是意在瓦解蓝白合作,让民进党重新掌控立法机构。
柯文哲和民众党在台湾年轻人中拥有相当高的支持度,赖清德认为柯文哲抢走了原本可能支持民进党的年轻选票。看到许多优秀的年轻人支持柯文哲,而民众党吸引年轻群体的能力,让赖清德和民进党感到不安和嫉妒。打击柯文哲,某种程度上也是想削弱其在年轻人心中的影响力,防止民众党进一步坐大。
柯文哲在两岸关系上的表述与赖清德的激进立场也有所不同,柯文哲曾表示"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外交关系,也不是国际关系,而是独有的两岸关系,两岸需要多加沟通,促成谅解"。这种相对务实的立场,吸引了一些反对赖清德激进"台独"路线的民众。
赖清德打击柯文哲,也有压制不同两岸政策声音的意图,维护其"台独"路线的"正确性"。柯文哲自己也明白他现在经历的就是政治迫害,想要真的获得自由,可能还得等赖清德下台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